书城成功励志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10546500000031

第31章 峰回路转篇--海到无边天作岸(9)

得知一周后的人才招聘会上将有众多知名公司招聘,陈才忙碌开了。他先是四处搜集消息,看有哪些公司将出现在现场招聘会上,他们会聘些什么人,接着去了一家招牌制作店,花高价印了三件自己设计的长袖文化衫;招聘会那天,各大高校的学生将会场塞得满满的。陈才跟其他同学一样,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背着一个包,包里放着自己的个人简历和各类证书的复印件。陈才一到会场就直奔LG公司的招聘台,那是他的首要目标。等陈才终于排到LG公司的招聘台前的队伍里时,他已脱下身上的西装,套上文化衫。文化衫上正印着LG的变形字母,既醒目又美观。学生们逐一向招聘人员递交简历。等陈才走到招聘人员面前时,他们忽然一怔,很快疲惫的脸上露出微笑。招聘负责人站起来握住陈才的手,亲自接过他递上的资料,当场翻阅,并与他进行了详细的交谈。最后,招聘负责人拿出合同:“公司允许我每天有一个名额可以当场拍板聘用。今天,你最幸运,签合同吧。”

回到学校后,好多同学都跑来向他取经,陈才淡淡一笑:“没什么绝招,我只是有自知之明。我虽是优等生,但我的文凭和各项技能与其他优等生相比,并没有突出之处,由此我缺少脱颖而出的把握。所以,我必须在软件上别出心裁,穿一身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衣服便是我的一个计谋。别小看这一件小小的印上公司名字的文化衫,它能够百分之百地引起该公司人员的注意,使我成为众多求职者中的亮点……”

陈才掏出包里另两件分别印着“联想”和“TCL”的文化衫。他想,这两件文化衫我已经用不着了,我得卖掉它们。第二天,这两件文化衫很轻易地就卖掉了,其价格是原来的三倍……

懂得寻找出不同,懂得创新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而这寻找的过程恰恰是进取过程中的一个点,没有这许许多多的点,就不会连成前进的线!

上帝的计算器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种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音乐演奏到极致的人。

他是一位苦难者。四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昏厥症,险些使他丧命。七岁险些死于猩红热,十三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四十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手中拐杖。五十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但帕格尼尼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旋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十至十二个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十三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他也是一位天才。三岁学琴,十二岁就举办首场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马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人们不禁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

这问题一时难以说清。但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西方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或许,这正是上帝用他的搭配论早已计算搭配好了的。

屡遭磨难的人生不一定就是黑暗的。苦难催人奋进,经历苦难的过程中也是在铸造另一个辉煌的人生。

小鱼奔大海

旱季来了,河床就要干涸了。

这是在非洲,曾经湍急的河流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洼,烈日下,龟裂的河床在急速扩展,远处,却隐隐传来了大江的涛声,鱼儿们从一个水洼跳到另一个水洼,奔涛声而去。

“还有多远呢?”一个不大的水洼里,一条大鱼喘着粗气,问躺着歇息的一尾小鱼。

“选着呢!别费劲了,到不了大江的。”小鱼悠然地在水洼里游了一圈说,“做什么大江的梦啊,现实点,就在这儿待着吧!”

“可用不了多久,这水洼里的水就会干的。”

“那又怎样?长路漫漫,你又能走多远?离大江五十步和离大江一百步有什么区别?结局都是一样的,要看结局,懂吗?”

“即便真的到不了大江,只要我已经尽力了,也不后悔。”

“你已经遍体鳞伤了,老兄!”小鱼自如地扭动着自己保养得很好的身体,嘲弄着在小水洼里已经转不开身的大鱼:“像你这样笨重的身材,不老老实实在原处待着,还奔什么大江啊?你以为自己还年轻啊?就算真的有鱼能到达大江,也轮不到你!”

小鱼戳到了大鱼的痛处,它望着小鱼说:“真的很羡慕你们有如此娇小的身材,在越来越浅的水洼里,只有你们才能自如地呼吸,可是,再苦再难,我们大鱼也得朝前奔啊,我们也得把握自己的命运。”大鱼说完,一个纵身,跳人了下一个水洼,它听见了小鱼抑制不住的笑声。它知道,自己的动作很笨拙,它看见自己的鱼鳞又脱落了几片,而肚皮已渗出斑斑血迹,但它对自己说:此时此刻,除了向前,它已别无选择。

水洼的面积越来越小,大鱼知道,前面的路将越发艰难,它已很难再喝到水了,偶尔滋润干唇的是自己的泪。沿途,它看见大片大片的鱼变成了鱼干,其中,有许多是比它灵活得多的小鱼。

每一个水洼里都躺着懒得再动的伙伴,它们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对大鱼说:“别跳了,省点力气吧!没用的。”而大鱼却分明听见了越来越近的涛声。“坚持,”它对自己说,“唯有坚持,才有希望。”

不知跳了多久,大鱼终于看见了大江的波涛,可是,它的体力已经在长途跋涉中消耗殆尽,通向大江的路上,最后的一个水洼也干涸了,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可大鱼想,它是到不了大江了。就在这时,它听见了水声,接着,便看见一股小小的水流缓缓流来,这是行将干涸的河床在这个夏季最后的一股水流吧?!大鱼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水流的帮助下,一鼓作气奔向大江。而那些留在水洼里的鱼儿,却只是让这股水流稍稍往前带出了一步,一小步而已,大江离它们依旧遥不可及。而干旱却以无法阻挡的步伐占领了这片土地。

面对已经干涸的河床,只有跳人大江的鱼儿知道:机遇,曾经来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不断进取,坚持不懈,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遇。

为自己准备明天的早餐

公司因一桩业务吃了官司,派我到南方专程处理此事。我是代表公司坐上被告席的,开庭那天我遇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故交。

他叫陈哲,是我初中时最好的朋友。那天,他是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出庭的。在千里迢迢的南方,而且是多年未见,喜悦自不待言,最让我惊异不已的是,十年不见,他竟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律师!怎能不让人深感“意外”?

陈哲跟我住邻村,初中三年,我们一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过自己的理想,我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他说他想成为一名律师,站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年轻的我们都为自己的梦想而激动,仿佛未来已经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似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临近中考时,品学兼优的陈哲在放学路上被一辆汽车撞伤了腿,住进了医院,使他最终与高中无缘,又回到农村。而我高中毕业后考进了东北一所享有盛名的师范学院,开始了自己阳光般灿烂的大学生涯。

毕业后我留在长春享受着优越的城市生活,而他据说开了一家家电修理铺维持生计。生活和思想上的差距让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失去联系。时隔十余年,没想到我们会在这个地点,以这种方式碰面。

官司上的事由于权责分明,很快就解决了,但我并没有很快返回长春,而是去了他供职的律师事务所。两人见面,唏嘘不已。与他促膝长谈中,我才知道他这些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原来,他当年的那个梦想一直没有在心中泯灭过,虽然残酷的现实曾经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所有的亲友都希望他能安分守己,好好养家糊口过日子,但大家都错了,他在做家电修理之余,用三年时间自修完了法律专科学历,紧接着又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法律专业的自考本科全部课程。

那时候,他已经到了婚配年龄,事实上我的孩子已经出生。但他硬是跟家人闹翻,坚持拿到全国律师执业资格证书再谈婚姻问题。据说那时候他跟家里人闹得很僵,在那个思想相对落后的农村,他的行为被村人当做“躬类”。好在他终于挺过来了,终于拿到了律师执业资格证,实现了他当年的梦想。紧接着,他用卖掉了那个家电修理铺的钱作为路费,只身闯荡南方圆他的律师梦。

去年9月,他刚刚与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同事结为伉俪,而同月我的孩子也到了入学年龄。我一直以为他的那个梦想早已破灭了,可他用自己多年的坚持和奋斗对我的这个想法作了有力的还击。十多年前,我也像他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痴狂,但后来我不停地按照处境变换着自己的目标,到现在,我的梦想只剩下养家糊口了。我不明白岁月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剥夺一个人的创造力。我问他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他笑笑说,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你应当时刻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并且学会为自己准备明天的早餐。

是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人生也充满了变数,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的话,很容易把自己的梦想搞丢了;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机遇,你若不好好磨炼自己,为明天的竞争积累力量,你可能要让自己饿着肚子去疲于奔命。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有些麻木有些习惯有些放纵地躺在床上准备进人甜甜的梦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否为自己准备好了明天的早餐?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迷失奋斗的方向,只有坚定目标、持之以恒的人,才能攀上理想的高峰。

白痴画家的启示

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没有人能教育他,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于是,父母把他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像警车鸣叫一样的声音,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然后他的手不断地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他的手。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

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支笔,他像平常一样不停地玩着这支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没有人能阻止他这么干。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

但是,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这些线条,她惊呼:“天哪,他竞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但是一个白痴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轮廓也足以让人惊讶了。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让他在地上画,或者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然后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他除了睡觉之外,他都在不停地画,没有人指导他,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和水笔。

10年后,他画的画被人拿到了展卖会,结果,意外地卖出去了,他得到了16英镑,而且被许多资深画家看好。

他就这样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苏格兰人,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作品,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现在许多人在感叹一个白痴竟然可以成为画家,但谁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还握着它,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

一个白痴画家,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执著的巨大力量。

如果我们也能为了一件事废寝忘食地努力,一定能成就一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5英里

在非洲的一个原始丛林里,有一个著名的土著部落,他们拒绝汽车,拒绝电,拒绝服饰,拒绝一切现代文明,他们狩猎、刀耕火种,住草棚和山洞,依旧过着古朴原始的生活。

今年来,许多世界各地的游览者都慕名来到距那个部落不远的一个小城里,渴望能到那个部落去耳闻目睹一下那里的风光和生活,但从这个小城到那个部落,没有公路,不通汽车,要去,只有靠两条腿去一步一步丈量着跋涉。

在那个小城的启程点上,每一个旅行者问起小城距那个部落有多远时,人们便会友好地告诉他说:“哦,不远,只有5英里。”5英里不论对哪一位旅行者来说,都不是太远的路程,于是人们便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他们沿着一条草径穿过一片一片的丛林,在他们走得又累又渴时,便会看见第一个用树皮搭建的路边小店,于是,便会有人走上去问店主说:“请问,这里距那个部落还有多远?”

“哦,不太远了,可能还有不到4英里远。”店主笑笑回答说。于是旅行者们便又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但他们走啊走啊,又走得人困马乏时,还是没有看到那个部落的影子。于是,在他们濒临失望的时候,又马上会看到一个路边小店,有人便会又问店主说:“请问,这里距离那个部落还有多远呢?”

店主笑眯眯地说:“已经不远了,再坚持走一会儿你们就可以走到了。”于是,旅行者立刻又高高兴兴地往前赶去。

在经过几个这样的丛林路边小店后,旅行者们最终赶到了那个部落里,但很多来此旅行的人都很疑惑,不是说只有5英里的路吗,怎么走起来竟需要大半天?

其实,他们走的已远不是5英里,那个部落距离小城,最起码有50英里远。直到返程时,路边小店的人才会真实地微笑着告诉他们说:“其实,你们最少已走了50英里远。”

旅行者们立刻大吃一惊:50英里?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觉得根本没有那么远,50英里,想想都叫人发怵。平常,很多人连10英里都走不了,怎么又能够跋涉50英里远呢?所以,他们宁肯相信:小城距那个部落的路程,最多只有5英里。

其实,小城和那个部落的距离最少有50英里长。如果你诚实地告诉每一个旅行者:“这里距那个部落至少有50英里远。”那么,或许有很多旅行者会立刻却步的;但你告诉他们只有短短的5英里时,他们肯定是没有一个望而却步的,毕竟5英里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并不是一段望而生畏的距离。

一个70多岁的法国旅行者在得知自己确实一步一步走了50英里时,他对自己的双腿顿时大为惊讶,他说:“要不说只有5英里和路边小店里那些距离越来越近的回答,我是不可能走完50英里的,50英里,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也许是的,平淡和奇迹的道路也许是同一条路,奇迹者成功的最大秘密是:在崎岖而漫长的道路上,他幸运地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鼓励。

鼓励,是平淡的废铁成为韧钢的好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