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何,为什么。[2]心为形役:心为形体役使,即迫于生活而不得不出仕为官。[3]奚:为何。[4]遥遥:即”摇摇“,船在水中晃动的样子。肠(yáng):荡漾,船缓行貌。[5]征夫:行人。[6]熹微:晓色微露。熹,晨光。[7]衡宇: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此指陶渊明的旧居。[8]载:又,且。欣:高兴。[9]樽:盛酒器皿。[10]觞:酒杯。[B11]眄(mian):斜视,闲看。庭柯:庭院中的树木。怡颜:脸露喜色。[B12]寄傲:寄托傲世的情志。[B13]审:领悟。[B14]涉:涉足,漫步。成趣:自然形成乐趣。[B15]策:拄。扶老:手杖。流憩:流连休息。[B16]矫首:抬头。遐观:远望。[B17]无心:无意间。岫(xiù):山坳。[B18]景:日光。翳(yì)翳:昏暗不明的样子。[B19]盘桓:逗留,徘徊。[B20]息交:停止与世交往。绝游:不再外出走动。[B21]驾言:指驾车出游。言,语助词。[B22]事:指农事。畴(chóu):田地。[B23]巾车:有布蓬的车子。[B24]棹:船桨,此用作动词,犹划。[B25]窈窕(yǎotiǎo):曲折幽深的样子。寻:攀援。[B26]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B27]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荣:繁茂。[B28]羡:倾慕。[B29]行休:将要结柬。行,将要。[B30]寓形:寄身。宇内:指世上。[B31]曷:何。委心:随心如意。去留:既指隐仕,亦指生死。[B32]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之:往,至。[B33]帝乡:指仙境。[B34]”植杖“句:语本《论语·微子》言荷蔡丈人”植其杖而耘“。植:同”置“,放置之意。植杖:把手杖放在地上。耘:除草。耔(zǐ):壅苗。[B35]皋: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撮口发出响亮的长声。[B36]聊:姑且。乘化:随着自然的变化。归尽:走向人生的终点。[B37]乐夫天命:乐观地安于命运。
【译文】
归去了吧,田园就要荒了为什么还不回去!既然自己让心来为形体驱使,为什么还要胸怀惆怅独自悲伤?我已深知过去的不可追回,而未来的还可以及时弥补,其实步入迷途并不很远,更感到现在正确而以往错误。船儿在水中轻轻地飘荡前行,风儿微微吹动着我的衣衫。向行人探询前去的道路,只恨晨光刚露还不明亮。一望见我那简陋的家门,又是兴奋又是奔跑。家中的僮仆笑脸相迎,年幼的孩子等在门道。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往日的松菊犹存旧貌。搀着幼儿走进室内,尚有陈酒盛满樽瓢。取来壶杯自饮自酌,看着院树露出微笑。身倚南窗寄托傲岸的情怀,愈觉容膝之地易于安身。每天在园内散步自有佳趣,虽设院门却长关不开。拄着手杖四处走走停停,不时抬头远望云天。空中的浮云悠闲地飘出山坳,飞倦的鸟儿知道自己回来。日光渐渐昏暗将要隐没,手抚着孤松久久逗留徘徊。
归去了吧,让我断绝与世俗的往来交游。混浊的世道既然与我的本性相违,再驾车外出又有什么可求?开心地听听亲戚真情的话语,快乐地弹琴读书可以消除忧愁。农人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地的农事要预先筹谋。有时乘上有篷的小车,有时划着孤单的小舟,既攀援曲折幽深的山沟,也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只见草木生机勃勃十分茂盛,泉水开始潺潺不息日夜涌流。真羡慕自然界的万物正得其时,感叹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
还是算了吧,人寄身在天地间又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为什么整天匆忙不安想去哪儿呢?荣华富贵不是我的意愿,仙境缥缈也不可期盼。遇上好时光就一人独自前往,或者把手杖放在一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面的高冈放声长啸,来到清澈的水边赋诗留连。姑且顺应自然走向归宿,乐天安命又有什么疑虑抱怨?
桃花源记陶渊明
【导读】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原题《桃花源诗并序》,大约作于宋武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即永初二年(421)。
作品以引人入胜的手法,将人们引进武陵地区一个以桃花林为标志、与世隔绝的山中小村,那里风景优美如画,居民怡然自乐,丝毫没有人世的喧嚣,充满了朴实淳厚的风气,但又令人历而不可复得。其中”先世避秦时乱“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点睛之笔,妙在寄托含而不露。原文本作为《桃花源诗》前的小序,本附属于诗,却因结构完整、形式完美而被人独立成篇,广为传诵,可见其魅力所存,已非诗能比。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5],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6],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7],来此绝境[8],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9],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10],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B11],处处志之[B12]。及郡下[B13],诣太守说如此[B1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B15],高尚士也[B16]。闻之,欣然规往[B17],未果[B18],寻病终[B19]。后遂无问津者[B20]。
【注释】
[1]太元: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2]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3]落英:落花。缤纷:繁多错杂的样子。[4]俨然:整齐分明的样子。[5]阡陌:田间小路,南北称阡,东西叫陌。[6]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是古代小孩的发式。[7]邑人:同县人。[8]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9]乃:竟然。[10]延:邀请。[B11]扶:遵循。向路:来时的路。[B12]志:作标记。[B13]郡下:指武陵郡。[B14]诣:到,去。太守:州郡长官。[B15]南阳:今属河南。刘子骥:即刘麟之,字子骥,好游山泽。[B16]高尚士:指不入俗流的读书人。[B17]规:规划,打算。[B18]未果:没能实现。[B19]寻:不久。[B20]问津者:问路人。津,渡口,此指道路。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架舟沿山间小溪前行,一时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处桃花林,夹岸而生,数百步之内没有一棵杂树,林下长着鲜嫩的芳草,上面铺满了美丽的落花。渔人见了非常惊奇,又往前行,想穿过这片桃林。林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那里有一座小山,山闻有一个小口,小口内好像有亮光。于是他就弃舟上岸,步入洞口。起初洞很狭窄,只能通过一人;又向前走了数十步,里面豁然开朗。只见那里土地平整广阔,房屋村舍排列整齐,有肥沃的良田、美丽的池水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道纵横交错,鸡呜狗叫彼此相闻。其中人们来来往往忙于耕种,男男女女的服装好像完全是世外之人似的;老人和幼童都安适决乐。他们见了渔人,都十分惊讶,纷纷询问他从哪来,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里作客,端上酒杀了鸡来款待。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来,都来向他打听消息。他们自称先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儿和乡亲,一齐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外出,于是就和外面的人隔绝往来。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就更不用说是魏和晋了。渔人就向他们一一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听了都感到惊叹惋惜。其他的人又各自把他请到家中,都拿酒饭招待他。渔人在那里停留了几天,告辞而去。这里的人对他说:”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了洞,找到了他的船,于是就沿着来路而回,所经过的地方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所,就去对太守说了这一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起前去,寻找以前留下的记号,然而却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那条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脱俗的读书人。他听了这件事,就高兴地准备前往,还没有成行,不久就得病去世了。以后便没有人再去探寻桃花源了。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导读】
本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名而作的一篇自况文章。文中以简练之笔塑造了一个率直旷达、不贪慕富贵名利、安贫乐道的士人形象。因此,后人也常以”五柳先生“称陶渊明。
大凡立传皆须署名,本文却以”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导入,风致潇洒;又以读书不求甚解、嗜酒辄醉、安贫却以文章自娱三者见其性情,可谓脱略形迹,胸怀超然;末赞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更见志趣不凡,有如上古先民。前人称此为”一片神行之文“,不谓无见。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1],期在必醉[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3]。环堵萧然[4],不蔽风日;短褐穿结[5],箪瓢屡空[6];晏如也[7]。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0]!衔觞赋诗[B11],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1]造:至,到达。辄、总。[2]饵:希望。[3]吝情:留意,挂念。[4]环堵:四面墙壁,此指居室。萧然:空寂的样子。[5]褐:粗毛或粗麻织的衣服,为穷苦人所穿。穿结:形容衣服破烂,到处是洞,补丁连结。[6]箪:竹制盛器,多用以盛饭。[7]晏如:平静安稳的样子。[8]黔娄:春秋时鲁国人,以清贫自守,不愿出仕。[9]戚戚:悲伤忧怨的样子。汲汲:迫切忙碌的样子。[10]俦:同类。[B11]衔觞:犹”把酒“,手持酒杯。
【译文】
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人,也说不清他的姓和字,他的屋边有五棵柳树,就用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他为人闲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虚名浮利。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探求更深的了解,每有心得体会,便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偏爱喝酒,但家境贫困,不能经常有酒。亲戚和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备好酒请他去喝。他到后总把酒喝完,以求每次必醉。喝醉后就自己回去,从来不把是否挽留之情放在心上。他家中四面墙壁空荡荡的,不能遮蔽风吹日晒;身上粗劣的短布衣服除了空洞就是补丁;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常常是空的,他却毫不在意安闲如故。平时常写些文章来自我娱乐,很能以此表示一己的情志,忘掉世俗的利弊得失,就这样默默地过完了一生。
赞语道:黔娄的妻子曾说过:”对于贫困低贱不忧戚悲伤,对于荣华富贵不迫切追求。“她的话说的就是这一类人吧!手把酒杯吟咏诗篇,以此来愉乐自己的情志,他该是无怀氏时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的人?
北山移文孔稚珪
【导读】
”移“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性质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公告,用来颁布命令、晓谕民众。”北山“在此是指钟山,因在齐都建康(今南京)之北而名。本篇旨在讽刺假隐士贪图官禄的虚伪情态。全篇假设山灵口吻,揭示出周颐隐居时道貌岸然,得到征召时则志变神动、得意非凡的虚假面目。文章用拟人手法描写山中景物蒙耻发愤的心情,刻画生动,语言华美精炼,富有抒情意味。
孔稚珪(447—501)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史称其”风韵清疏,好文咏“,虽为官却不乐世务,此文足见其才华性情。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1],驰烟驿路[2],勒移山庭[3]。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4],萧洒出尘之想[5],度白雪以方洁[6],干青云而直上[7],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8],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9],屣万乘其如脱[10],闻风吹于洛浦[B11],值薪歌于延濑[B12],固亦有焉。岂期终始参差[B13],苍黄反覆[B14],泪翟子之悲[B15],恸朱公之哭[B16],乍回迹以心染[B17],或先贞而后黩[B18],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B19],仲氏既往[B20],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B21],俊俗之士[B22],既文既博[B23],亦玄亦史[B24]。然而学遁东鲁[B25],习隐南郭[B26],窃吹草堂[B27],滥巾北岳[B28],诱我松桂,欺我云壑[B29]。虽假容于江皋[B30],乃缨情于好爵[B31]。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B32],拉许由[3],傲百氏[B34],蔑王侯。风情张日[B35],霜气横秋[B36]。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B37]。谈空空子释部[B38],核玄玄于道流[B39]。务光何足比[B40],涓子不能俦[B41]。
及其鸣驺入谷[B42],鹤书赴陇[B43],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B44],袂耸筵上[B45],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B46]。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B47],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B48]。
至其纽金章[B49],绾墨绶[B50],跨属城之雄[B51],冠百里之首[B52],张英风于海甸[B53],驰妙誉于浙右。道帙长殡[B54],法筵久埋[B55]。敲扑喧嚣犯其虑[B56],牒诉倥偬装其怀[B57]。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B58],每纷纶于折狱[B59]。笼张、赵于往图[B60],架卓、鲁于前篆[B61],希踪三辅豪[B62],驰声九州牧[B63]。
使其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B64],石径荒凉徒延伫[B65]。至于还飙入幕[B66],写雾出楹[B67],蕙帐空兮夜鹄怨[B68],山人去兮晓猿惊[B69]。昔闻投簪逸海岸[B70],今见解兰缚尘缨[B71]。于是南岳献嘲,北垄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B72]。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B73]。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遗风,春萝罢月[B74],骋西山之逸议[B75],驰东皋之素谒[B76]。
今又促装下邑[7],浪栧上京[B78]。虽情投于魏阙[B79],或假步于山扃[B80]。岂可使芳杜厚颜[B81],薛荔无耻[B82],碧岭再辱,丹崖重滓[B83],尘游躅于蕙路[B84],污渌池以洗耳[B85]。宜扃岫幌[B86],掩云关[B87],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B88],杜妄辔于郊端[B89]。于是丛条瞋胆[B90],叠颖怒魄[B91],或飞柯以折轮[B92],乍低枝而扫迹[B93]。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B94]!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