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10655000000007

第7章 不与同事和谐相处,倒霉的肯定是你自己(1)

同事的心思宛若万花筒,你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你会被错综复杂的同事关系弄得眼花缭乱、焦头烂额,甚至不知所措。这时候的你就像是站在悬崖旁边,一招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粉身碎骨的下场。所以,要想和同事和睦相处,您不仅不要轻易地把他们当成朋友,与他们走得太近,而且不要吝啬举手之劳、推卸责任、过分在意“职场代沟”、把场面话当真,更不要多管闲事、抢占功劳、不重视领导的“心腹”、涉足办公室恋情。

吝啬举手之劳

许向前是一家超市的老员工,他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而且很少主动向有困难的同事伸出援助之手。比如,新来的同事瞿颖和他分在同一个柜组,组长让许向前多带带瞿颖,培养新人。虽然许向前表面上答应了,但在工作中却很少询问瞿颖有什么困难,有时即使瞿颖向他咨询一些业务上的问题,他也总是爱答不理的。

许向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带新人并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更没有义务为一个新人的无知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许向前的人缘越来越差,不仅同事们谁也不拿他当朋友看,平时见面连个招呼都不跟他打,而且闲暇的时候有什么热点话题,大家一起讨论,也把他搁到一边。于是,许向前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局外人。

前段时间,许向前上班的时候要出去办点事,想借一下瞿颖的电动车用,谁知道他才一张口,就被瞿颖以“等会我自己要用”为借口而拒绝了。其实,一直到下班的时候,瞿颖都没有离开过超市半步。事后,瞿颖在与其他同事谈到这件事时,嘴角一撇,不屑地说:“曾经有几次,我诚心向他请教,对他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他都不肯多说一句。所以,我宁可让电动车闲着,也不愿意借给他。”

看着身边同事之间的关系都那么融洽,而自己却被大家完全孤立了,许向前的心中自然非常着急。他也想改变这种局面,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陷阱解读】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东西并非是你自己将要失去的东西,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你自己往往也有所收获。如果你热情地帮助别人,你也会因此而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且你对别人的帮助越多,你自己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所以,对于同事,你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举手之劳。

但是,很多职场人士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同事就是冤家,就应该互相争斗、排挤,彼此钩心斗角,而不是互相帮助。

实际上,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处的时间少则三五载,多则几十年,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从来都是一帆风顺,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因此,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你今天帮助了别人,明天别人会回过头来帮助你。

帮助同事未必需要作出多大的牺牲,通常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比如,平时为同事端上一杯开水,中午休息的时候帮同事买一份盒饭,都是对同事的关心和照顾。当然,如果同事偶然遭遇了不幸的事,你也要主动地给予亲切的慰问,让同事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帮助,帮助其化解心中的悲痛。

一相情愿

周洪成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因为他性格比较随和,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也肯主动帮助别人,因此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与同事们相处得也比较融洽。但是,有一次,他因为给一个同事帮忙时一时疏忽,不仅好心办成了坏事,还差点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次,公司派他的同事唐文为一家公司安装电脑软件,因为唐文有事,耽搁了一天,那家公司打电话过来催促。周洪成也没有征求外出办事的唐文的意见,便抱着给他帮忙的心态去了那家公司。结果,因为他对这种软件不是太熟悉,安装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仅害得唐文又多干了两天活,而且影响了那家公司的工作,险些给公司带来损失。

侯英刚来这家电子公司财务部工作的时候,对财务部的工作还不熟悉,同事武梅非常热情,主动帮助侯英,给了她很多有益的建议。当侯英忙不过来的时候,武梅还常常分担她的工作,侯英心里非常感激武梅。但半年时间过去了,侯英在业务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武梅还经常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替侯英做这做那的,这让侯英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因为侯英希望其他同事认可自己的能力,但武梅的做法却让她在其他同事的眼里始终是个需要帮助的弱者,侯英当然心中不悦。

此外,武梅已经将侯英当成了自己的好友,对她几乎是无话不谈,常常找她倾诉心中的不快,即便是在上班时间,武梅也会不停地跟侯英说上一两个小时。可侯英却觉得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没到这个份上,但又不忍心拒绝武梅,常常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有苦难言。

【陷阱解读】

帮助同事时,你千万不要一相情愿。在工作中,当你想帮助同事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同事的意愿,并按照同事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忙他们。周洪成的做法就属于一相情愿,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好心反而办成了坏事。实际上,在办公室里帮助同事,你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帮助同事时,你应该在同事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地给予帮助,而不是让同事片面地依赖你的帮助,或者一相情愿地给予同事并不需要的帮助,甚至让同事感到不满,伤害了同事的自尊。武梅是一个热心帮助同事的人,但她在帮助同事的时候没有换位思考,而是以一种同事不愿意接受的方式来提供帮助。

帮助同事是与同事建立友谊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能借帮助同事来换取友谊。友谊最重要的是双方互相接受对方,彼此信任,而这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合作以及深入的交往才能逐步实现的。在帮助同事的时候,你切忌带有利益交换的庸俗念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引起同事的反感。而一旦同事没有做出你自己期望的那种回应,你就不仅会失望,还会觉得同事忘恩负义,导致自己的心态失衡,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酿成矛盾和冲突。

推卸责任

王强和张军新到一家速递公司任职,被安排为工作搭档。两个人工作一直都很努力,领导对他们也比较满意,然而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王强和张军负责把一包邮件送到码头。这包邮件非常贵重,里面装着一件昂贵的古董,领导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携带。到了码头,王强把这包邮件递给张军的时候,张军却一不留神没接住,这包邮件掉在了地上,里面的古董摔坏了。

领导对他们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评。“领导,这不是我的错,是王强不小心弄坏的。”张军趁着王强不在,偷偷跑到领导的办公室,把责任推给王强。领导听后,平静地说:“谢谢你,张军,我知道了。”

随后,领导把王强叫进了办公室,并问:“王强,这到底怎么回事?”王强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领导,最后王强说:“这件事情是我们工作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王强和张军一直等待着处理的结果。下班前,领导把王强和张军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们俩递接古董的场面,他告诉了我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不同反应。我决定,王强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赔付客户的损失。张军,明天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陷阱解读】

在办公室里,很多职场人士往往对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承担责任怀有一种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所以,他们都愿意对那些比较圆满的事情负责,而不愿意对那些出了

纰漏的事情负责。于是,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和事故时,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把责任推给同事。在工作的过程中,你难免会有失职和犯错误的时候,与其为自己的失职和错误寻找借口,你还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领导会因为你敢于承担责任而不为难你,同事也会谅解和支持你。相反,敷衍塞责,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不但不会得到同事的谅解,而且会引起同事对你的反感。所以,身为职场人士,你千万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自己的过失,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同事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害怕欺生型同事

王燕跳槽到一家物流公司的财务部任职。刚到财务部上班时,相貌英俊的会计陈潜就对财务部的所有同事们说:“从今天起,我们财务部的勤杂工作就由王燕负责了。”新来乍到,做些勤杂工作也是应该的,可王燕没有料到,陈潜经常借一些小事来欺负她。

有一次,陈潜拿了份报纸,以十分诚恳的口气,要她把其中一篇短文给大家念一遍。王燕一字一句地念完后,同事们开始哄堂大笑,原来那是一则隐晦的黄段子,王燕上当了。以后的日子里,这则隐晦的黄段子便成了同事们取笑她的话柄。

王燕从此再也不和陈潜说话了,即使是因为工作需要,也不过是互相发个言简意赅的电子邮件而已。陈潜觉得她太傲气,更是有意找她的碴子。过了3个月,王燕就辞职不干了。

【陷阱解读】

欺生型同事的包容性很差,不懂得尊重新来的同事,凡是新来的同事,他们都要设法排挤一下,以显示自己在办公室里的主导地位。这种同事的深层心理需要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如果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就选择通过对新来的同事的“打压”来获得心理的平衡。等新来的同事完全融入了这个圈子之后,他们就会转移自己的目标,去挤兑其他新来的同事。

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办法来化解与欺生型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一,给欺生型同事一段时间,让他们习惯你的脾气和言行特性。如果他们的言行不是太过火,你大可不必理睬;如果他们欺软怕硬,你可以适当地反击一下,必要时也可以就事论事地跟他们解释一下,但千万不要借题发挥,激怒了他们,否则他们可能真的就成了你的敌人。第二,对欺生型同事,关键是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否影响你的工作,是否对你造成伤害,如果都没有的话,你最好能宽容一点,因为宽容可以赢得他们对你的尊重。如果你能找到与他们相近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提高彼此的亲密度。

过分在意“职场代沟”

自打第一天上班起,高信诚就特别注意消除与自己同事之间的“职场代沟”。对比自己年长的同事,高信诚都把他们当做师长一样看待,从来都是言听计从。聊天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他们,反过来,碰到同事们向他诉说心事,他也耐心地倾听。于是,没过多久,高信诚就赢得了“懂事”、“听话”的好评价。

可高信诚这种消除“职场代沟”的努力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高信诚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要一碰到比自己年长的同事,他就会感觉到压力,年长的同事似乎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尊重了。而且,高信诚在公司里的言谈举止也变得缩手缩脚,他生怕自己的言行稍有闪失,就会让“职场代沟”变成“职场鸿沟”,影响自己与同事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到他工作能力的发挥。

有一次,一位被高信诚视为“大哥”的同事想跳槽的事在公司里传开,由于他刚向高信诚透漏过这个消息,于是认定是高信诚传出去的,无论高信诚怎么解释,他都不信,对高信诚产生了很深的误会。从此,这位“大哥”与高信诚形同陌路,关系非常紧张,高信诚的心理压力更大了。

不久,公司里就传出高信诚工作偷懒、迟到早退的谣言,高信诚不知道该怎么去澄清,内心非常痛苦。无奈之下,高信诚选择了跳槽,换了一家新公司。

到新公司后,高信诚汲取了先前的教训。他认为,自己在原来的公司之所以会遭遇挫折,就是因为自己过分在意“职场代沟”,“职场代沟”成为了自己沉重的负担,自己在工作和与同事们相处的过程中过于谨小慎微,无形之中掉进了“沟底”。于是,高信诚开始注意与同事们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在新公司里他只与同事们谈工作,不谈生活。高信诚觉察到,只有心中“无沟”,才能不经意地淡化“职场代沟”。他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工作归工作,如果与同事们因为“职场代沟”产生了分歧,他也坚持就事论事,不再为了消除“职场代沟”而放弃自己的主张。由于高信诚跨越了“职场代沟”,再加上工作能力很强,几个月后,他这个新人不但为同事们所接纳,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陷阱解读】

很多时候,刻意去消除“职场代沟”,反而会起到强化“职场代沟”的副作用。如果你想跨越“职场代沟”,就必须做到心中无“沟”,既尊重年长的同事、爱护年轻的同事,又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不为消除“职场代沟”而委曲求全,刻意逢迎,放弃自己应有的立场。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职场代沟”就会消弥于无形之中。而如果你想做到心中无“沟”,就要勇于与自己有“职场代沟”的同事平等地交流、探讨,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来赢得他们的尊重和认可。

不会倾听

王亮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小伙子。在办公室里,不论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他能帮得上忙,他都不会坐视不理,因此,他和周围的同事们相处得还算可以。但是,同事们都不太愿意和王亮说话,他们一致认为:跟王亮聊天,挺没劲的。原因是:只要王亮张了口,同事们就没了说话的机会。

原来,与同事们聊天时,王亮总是一个人喋喋不休,无论哪个同事想插话说两句,马上就会被他打断——“对,是这样的”,“没错,这种事我遇到过”……然后他就接过话头继续自己的独白。被王亮打断的同事们个个都觉得自己像傻瓜一样,得不到他的尊重,被他当成了听众。于是,久而久之,就没有同事愿意和王亮说话了。这不,一天同事们正在一块儿聊天,王亮插了句嘴,他们就悻悻然地结束了谈话,把王亮一个人撂在了那里。

【陷阱解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在谈话时被他人当成两只“听话”的耳朵,而不是有阅历、有想法并且希望得到关注和理解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一个只顾自己说,根本不想听同事说,甚至抢话说的人,没有人愿意做他满足表演欲望、获得语言快感的工具。这就是王亮的失败之处。

如今,紧张的工作节奏、激烈的职场竞争和由此带来的精神压力,已经使很多职场人士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耐心倾听同事讲话的从容心态,他们更喜欢自我表白,把同事当做是宣泄情绪的对象,而不是彼此理解、相互沟通的伙伴。因此,对话就常常成为他们的独白,他们在无形中剥夺了同事参与对话,从对话中获得满足、理解、肯定的权利,也失去了通过倾听了解同事、释放善意、建立友谊的机会。

与同事走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