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10656400000005

第5章 吟咏梦萦情初生(3)

侯方域方才踏入李香君的房间之时,大致观察了一下香君的屋内格局,器物摆设,亦是这青楼头牌的房间内的摆设大出自己意料,并非自己事先想象的充满胭脂香粉之气息,也非寻常妓女闺房中那么俗乱不堪。香君的厢房器物摆放得甚是大气,大气中亦是十分美观,淡雅脱俗,足见主人胸怀匠心,难得的是墙角书桌上堆放着几摞书籍,很难想到这厢房主人竟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楼花魁。

此时屋中二人相对而坐,侯方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又打量了屋中摆设一番,见屋中正面墙上挂着一幅画,刚进来时侯方域就注视着这幅画,当时刚刚坐定,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此时两人片刻无语,甚是尴尬,侯方域心中一动,便要以这幅画为突破,与香君打开整个话局。

李香君此时亦是有些着慌,平时不管什么客人,她都是应答得体,攀谈自如,哪知今日浑没有了往日侃侃而谈淡然自若的样子,有道是关心则乱,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侯方域细细打量这幅画,这幅画画的是一泓清泠的寒江之上,雾气漫漫,一叶孤舟漂荡在江上,孤峰秃树,天水两茫茫,意向颇为深远,画中之意却颇有些寂寥孤独。画中还有一首诗: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侯方域甚为细心,见此画四角并无乱款名签,心中已知出自李香君之手,却不说破,故意想询李香君此画出自何人之手。

李香君哪里晓得侯方域心中如此细腻心思,但也知侯方域出身名门世家,遍阅名家画作,自己一番好强之心顿生,不答侯方域问话,反问侯方域此画如何。

侯方域哪里不知道李香君的意思,加之本身就对这幅画很是欣赏,细思一番,小心作答,答曰此画意境深远,布局远阔,方寸之间,甚有意味,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李香君听闻侯方域的答话,心中亦是颇为得意,她平日里最是擅长画桃花,其他画作虽然也有涉猎但是所作不多,此时挂在墙上的寒江晓泛图更不是她画作中最佳的尚品,她知道后询问侯方域此画如何,实是心中想知道自己的画技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她知道侯方域一介才子,本不会说谎骗人,他对自己的这幅画如此夸赞,那定是此画已颇入名家法眼,心中自是得意。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填纱。香君正是有此傲人之姿,此时心情舒畅,嘴角轻轻一笑,那神情娇媚得仿佛要化在这满屋的春情里,侯方域见了,更是心中暗暗仰慕,自忖香君不枉了香扇坠之称呼,果然倾国倾城。

桃花多娇,摘者多情,一个才子,自幼安定富足,家境殷实,饱读诗书,早已见惯了这天下百态;一个美女,从小凄惨多难,受尽颠簸,益发坚韧,尝遍了这世间冷暖,两个人都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阅历与见识,尽管初次相见却宛若早已相识,这使得二人一时间都感慨良多,皎月当头,香烛正浓,良人一晤,自是百般多情。

桃花一绽

春宵花月休成谎,良缘到手难推让。不知不觉,香君与侯方域已是聊至甚晚,李香君是一个清倌艺人,尚未破瓜,自是不能留侯方域在房中夜宿,侯方域抬头望去,见窗外明月初收,月光稍霁,天色似有蒙蒙亮之意,才惊觉原来已在李香君房中停留得甚晚了。

这一夜二人谈诗论画,吟词品酒,相聊甚欢,侯方域是当世才子,才学自不必说,又因从小家教良好,此时对香君又是十分仰慕,对香君的一言一行当然是一万个吹捧赞叹,倒是让颇为自傲的李香君有些不好意思,常常聊着聊着就害羞地红了脸,媚然天成的娇媚劲让侯方域更是魂不守舍。而李香君从小历经坎坷,善于辨人眼色更是她为了生存而磨炼出的特殊本领,此时既然相欢于侯方域,对他自是更加的曲意逢迎,她胸中才学不浅,对于侯方域的一言一语每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地一捧一赞,使得侯方域谈兴更浓。

侯方域此番来南京赶考,孑然一身,父亲远在京城,亲朋尚在家乡,他虽然有杨龙友等人陪伴左右,但少年气盛,身边无一红颜知己作陪如何能排解这平日里的寂寞,听闻李香君艳名,今日得见,心中已经存了不枉了香扇坠之香名的念头,与李香君相谈半宿,更加觉得李香君为人落落大方,人品才识更是寻常女子所不及,让本来就寂寞孤独的侯方域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芙蓉不敌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红烛堪堪已经燃了许久,映照着李香君别样的柔情,侯方域再难抑制住心中怒张的灵感,要来笔墨,相征于李香君同意后,在那幅寒江晓泛图上题了一首诗: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李香君在旁侍立左右,见侯方域一首小诗将她的琼琼之姿写得如此传神,虽非作画,但是自己的那副女儿家的娇羞模样娇然跃于笔上。她对侯方域本来就十分倾心,此时见他在题的诗里对自己如此夸赞,知他对自己也很是仰慕,脸上虽然仍是娇羞依旧,心中却也不由得十分得意。

侯方域深知做事不可过于操切,应该保留一线留待将来,此番前来与佳人一晤,已经是难得的机缘,更应当知分惜福,故题诗过后,便言时候不早,便此告辞。

香君虽然不舍,但是她毕竟是清倌艺人,是不留客夜宿的,所以也不好相留,于是便万福做礼,与侯方域依依作别。

侯方域又向李贞丽作了别,便径自回到客栈之中。

李香君这边却又是一番光景,侯方域走后,虽然已是快到拂晓时分,可媚香楼中与李香君平时相好的姐妹们都没有睡,纷纷来至香君房中,想要问问香君她的养母李贞丽为这位媚香楼第一头牌物色的这位侯方域侯才子到底是如何人物。

李香君本就不是什么忸怩女子,平日本就十分大方爽落,又与众位姐妹同在勾栏之中,本来就有一份落难相惜之情,平日里相互扶将,此时自己得遇良人,如何能不与这些姐妹们一起分享?

笑颜如花,玉音婉转,李香君本就十分美丽,此时春情濡染,美艳不可方物。姐妹们本就认真听着李香君讲侯方域人品才学如何如何,此时见李香君说至情浓处更是娇媚如春,不由得自惭形秽,心中也知也唯有李香君能配得上如此郎君,对李香君自是衷心祝福。

李香君心情也十分佳畅,虽然才与侯方域见了一面,但是心中已然认定了侯方域就是可以托付终身,附以依靠,所以也期盼着能与侯方域快快有所发展,直到有一天侯方域能为自己赎身,能得脱这个凄惨的苦海。

深明事理的李香君,也是一个爱幻想的女人,被即将到来的美好的情爱冲昏了头脑,早已忘了自己曾经的顾虑。忘了侯方域显贵世家,家规森严,侯门之中,如何又不是苦海。

暖翠楼前,粉黛浓香;六朝风致,犹说平康。踏青归去,春意犹浅,明日重来,桃花满床。

次日天色刚刚落晚,侯方域便来再次拜访李香君了,此次他并非一人前来,连并着杨龙友在内的一干友人一齐前来。对此李贞丽自是早有准备。

李贞丽知道今日筵席事及干女儿后半生幸福,自然不会允许有丝毫马虎,她知道这位侯公子,家道才名,俱是第一,所以今日才选了这个吉日,大排筵席,广列笙歌,媚香楼内清倌亦俱是为香君这个姐妹悉数出场,只为这个好姐妹一壮声色。

园桃红绣,玉樽清酒;金瓯香兽,谁堪消受?侯方域广见市面,却也未曾来过这秦淮河畔烟柳纷繁之地,哪见过这许多莺莺燕燕,心中暗道自古江南,富饶豪奢,今日场面,足以不枉此名。

才堪堪入夜,自是不能奉酒,诸人刚刚落座,李贞丽就让下人奉上虎丘新茶,让与众人品茗,众人低头品茶,一时都无什么言语。

杨龙友知侯方域心意,知他早已情倾香扇坠,今日携众人前来就是为了做一个见证,与香君定下好事,此事他多有参与,此时更要他主动来破开闷局。

想罢他便咳嗽一声,开口对李贞丽言道,今日煮茗看花,可称雅集矣,如此雅集,又怎能无酒,便让今日的正主香扇坠出来与大家相见,奉酒作陪如何。

李贞丽暗想这杨龙友真真是一个妙人,自己方才还在想如何唤下李香君,他便开口相邀,十分及时,可真是深谙场面中事,也来不及在心中暗暗夸赞,便轻唤李香君。

李香君也早知侯方域今日前来,在楼上听闻下面动静,半天无人唤自己,想着侯公子丰神俊貌,在楼上已经等得有些急不可耐,此时听见李贞丽唤自己下楼,整理下清状,这便下楼。

众人如何不知这李香君便是今日正主,也早知李香君乃是媚香楼头牌,可是除了杨龙友有幸得见,谁也不曾见过,今日见李香君从楼上缓缓下楼,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柔情绰态,光容玉颜,难得的是一双含春媚眼,只见其媚却不显其腰,嘴角微微上翘,似嗔似喜,婉转多情,众人纷纷恍然,原来这便是香扇坠的由来。

香君艺色双全,侍奉众人,为大家唱曲弹琴,自是十分周到,对侯方域更是加倍逢迎,那眼眸里的柔情,顾盼生辉,撩人心怀,任是谁都看出李香君心里对侯方域也是十分倾心。

此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重。

侯方域又非草木,此情此景,又让他如何不知道李香君对自己也并非看作等闲旁人,今日前来,正是为了探知李香君心底心意,此时香君对他如此不同,那自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侯方域心中狂喜,虽然不至于忘形失色,但也欣然接受香君向他抛去的凤枝,攀枝而上,两人既然知道了对方心中所想,自不怕唐突,吟诗作对,别有一番融融之乐。

南国佳人,北国才子,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乱世里终于互相找到了可以倾诉衷肠之人。香扇坠这枝媚骨天成的桃花,也终于在此时,找到了似乎可以依靠的那个良人,绽放了最明媚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