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机遇的把握
10712900000011

第11章 机遇的创造(3)

运用“匡救一篑”之计的关键,是要把握别人的失败中有无“一篑”可取。倘无“一篑”之隐,而又盲目为之,势必会重蹈覆辙,徒劳无益。错误和失败都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从中“匡救一篑”,首先就要对他人的失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筛选,找寻“一篑”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失败中所孕育着的“一篑”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人对某事已有探索,因无效果而停止,此事仍处在无结论之中;二是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继续深入进行,只好就此罢手;三是超过预定的目标和常规的可能,无法深入进行;四是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错误的结果。

因此,对于企业家来说,成功是需要的,也允许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从这种意义上说,失败与成功同样有价值。而善于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更是智者之智。“功亏一篑”往往出自毅力不足,心理承受力超过限度,思维角度偏移,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或者因外部环境的急剧恶化等。只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他人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施之科学的“一篑”,事半功倍的“九仞”之效就一定会幸运地降临。

没有机遇,创造机遇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人士,不约而同,都是创造机遇、利用机遇的高手。当其他人在原地踏步时,他们早已顺着机遇的急流而下,“轻舟已过万重山”,建立自己的事业王国。

常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我等一个机遇!”一个“等”字,可圈可点,多少岁月都在等待中消逝。人生有几个十年呢?李嘉诚用了五个十年,创造了庞大的事业帝国。我们呢?我们要虚度几个十年,才懂得后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感喟又在我们耳际回荡。

朋友,抛开顾虑,创造你的机遇吧!跨出第一步,闯进机遇的网络之中,任由机遇把你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不要怕,因为机遇往往在不怕的人面前出现。

紫微斗数有句术语:“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某年的一个机遇,就足以改变你一生。问题是,你有没有好好捕获这个机遇。请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势变化,争取做第一个捕获并善用机遇的人。

对待机遇,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遇,二是创造机遇。等待机遇又分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两种。不过,不管哪种等待,始终是被动的。读者应该主动去制造有利条件,让机遇更快降临在你身上,这是创造机遇。

创造机遇,首先要克服种种障碍。错误的思想、不正确的态度、不良的心理习惯,是创机的主观障碍。克服不了主观障碍,就会出现拖着自己后腿,被自己打败的情况。

创机者有一定的形象,建立了创机者形象,就好比曝光在聚光灯之下,受到各种机遇所注目,就更容易获得机遇的青睐。

弱者等候机遇,而强者创造机遇。

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遇来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遇!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第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遇。这些机遇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遇。

没有谁,在他的一生中,运气一次也不降临。但是,当运气发现他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从门口进从窗口出了。

年轻的医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他碰到了第一次复杂的手术。主治大夫不在,时间又非常紧迫,病人处在生死关头。他能否经得起考验,他能否代替主治大夫的位置和他的工作?机遇和他面面相对。他是否能够否定自己的无能和怯懦,走上幸运和荣誉的道路?这就要他自己做出回答。

对重大的时机你做过准备吗?

除非你做好准备,否则,机遇只会使你显得可笑。

“从这条路走过去可能吗?”拿破仑问那些被派去探测伯纳称之为死亡之路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许吧。”回答是不敢肯定的,“它在可能的边缘上。”“那么,前进!”小个子不理会工程人员讲的困难,下了决心。

出发前,所有的士兵和装备都经过严格细心的检查。破的鞋、穿洞的衣服、坏了的武器,都马上修补或更换。一切就绪,然后部队才前进。统帅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

战士皮带的闪光,出现在阿尔卑斯山高高的陡壁上,出现在高山的云雾中。每当军队遇到特殊困难的时候,雄壮的冲锋号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这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致使队伍延长到30公里,但是他们一点不乱,也没有一个人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上了。

当这“不可能”的事情完成以后,其他人才看到,这件事其实是早就可以做到的。许多统帅都具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强壮的士兵,但是他们缺少毅力和决心,而拿破仑不怕困难,在前进中精明地抓住了自己的时机。

天上不会掉馅饼

天下永远不会掉下馅饼,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创造、去争取。别老想着在你周围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遇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做工,晚上到大学的舞台艺术系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遇,而是走出去寻找机遇。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求职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了。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遇,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分歧点就是: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遇,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累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忿忿不平地说:“人家如何如何凭运气。”“赶上了好光景、好地方。”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做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失败者认为成功者的命运是一帆风顺,而自己的命运则全是倒霉。所以,既然幸运女神不肯照顾,他们除了怨天尤人外,还能做什么呢?

这些人年复一年地按照他们那种失败者的生活模式过日子,却不知道他们自己的遭遇恰恰是他们自己自暴自弃造成的。他们看不到自己在失败当中应负的责任,于是便责怪自己的配偶,责任一起做生意的伙伴,责怪运气不好,责怪经济不景气……。他们成天谈论所有的人如何“虐待了他们”。

成功者耽误不起这些时间。他们忙于解决问题,忙于勤奋工作,忙于把事情做好,忙于如何生气勃勃和乐观地对待一切,记得前面的那个故事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向最有机遇的地方进军

创造机遇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简单来说,创造机遇是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掘或制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制造利益。

我们试以一名创业人士为例。创业者永不会呆在办公室里等待顾客来临,他需要留在办公室时,会不停地拨电话、发传真、接触所有可能成为客户的对象。如不必留在办公室时,他会提着皮包,跑遍大街小巷,向他的目标客户,推销再推销。他为了扩大关系网,建立并扩大客源、货源等,一天工作16小时,不辞劳苦,永不言倦。一天365天,天天如是。他每天都在创造机遇,他劳心、劳力、付出血汗,机遇也往往在他心力积极燃烧时降临。

上述创业人士先确立事业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全力拼搏苦干,力求实现目标。创业人士清楚认识自己,又研究清楚社会变化,市场需求,根据这些讯息,确定创业目标,这样做,已是在创造机遇。他勇往直前,向着最有机遇的地方进军。当然,拼搏苦干也不可少。总之,机会常常拼搏苦干的报酬。在苦干的过程中,注意形势的变化,也是创造机遇的重要环节。政治、经济、社会、政府、政策、市场等各种因素时刻在变动着,创业人士要根据形势变化,决定进退去留。若能在变动刚露出端倪时,即已看清形势,比别人捷足先登,这是创造机遇的理想情况。

在行动中创造机遇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留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以后,工作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皇皇十二卷的巨作。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地努力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减为一页,减为一段,最后则变成一句。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话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要当一个成功者,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到成功。

要记住这句老话:“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者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当成功者开始集中力量行动时,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什么云山雾雨的成功机遇,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渺渺茫茫的事业。

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顺利不起来。

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只是空谈家。“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

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曲,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去争取胜利。

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对于成功者来说,勤奋工作就是好运气的同义词。只要专心一致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遇”就会来到。

有这样潜能,便需进行开发、生产、销售,为市场带来方便,为自己创造利益。这种发现、发明或组合,才算得上创造机遇的一种方式。如果把发现、发明或组合的成果搁置,不管它能否创造价值,能否带来利益,这跟没有发明、没有发现、没有组合,在效果上,并无区别。创造机遇并非为兴趣而创造,而是为了增加价值和利益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