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机遇的把握
10712900000012

第12章 机遇的发现(1)

以奋斗来创造良机

常听人说:“我没有机遇”。好像他们之所以没取得成功,完全是老天有意安排的。

可是有意志的人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遇,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奋斗努力去创造机遇。他们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遇。

一个人不应该受制于他的命运。世界上有许多贫穷的孩子,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却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比如富尔顿发明了一个小小的推进机,结果成了美国著名的大工程师;法拉第仅仅凭借药房里几瓶药品,成了英国有名的化学家;惠德尼靠着小店里的几件工具,竟然成了纺织机的发明者。此外,还有豪靠几只缝针和梭子,发明了缝纫机;贝尔竟然用最简单的器械发明了对人类文明有很大贡献的电话。

在美国历史上,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便是个人通过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奇迹,很多男男女女们确立了伟大的目标,尽管在前进的途中遇到种种非常艰难的阻碍,但他们依然忍耐着,以坚韧来面对艰难,最后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获得了成功。更有许多人本来处于十分平庸的地位,依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奋斗的精神,结果竟跻身于社会名人领袖之列。

亚历山大在某一次战斗胜利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遇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竟大发雷霆,他说:“机遇?机遇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机遇,便是亚历山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因此,惟有去创造机遇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等待机遇,那是极危险的。一切努力和热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那机遇最终也不可得。

有人认为,机遇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旦有了机遇,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是有了机遇,也需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在社会生活中,到处有着大批失业的人群,好像是社会对劳力的需求不足。但事实上,却同时有许多空缺的职位保留着。在每种职业的门口,都有“诚聘员工”的广告。当然,企业界所招聘的是那些受过更好训练的男子和女子,是那些更为出色的经理和领袖,企业界要求人格更完善的人才。

人们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业,看得过于高远。其实最伟大的事业,只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便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青年们如果看了林肯的传记,了解了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他后来的成就,会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所极其粗陋的茅舍里,既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仿佛生活在荒郊野外,距离学校非常遥远,既没有报纸书籍可以阅读,更缺乏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简陋不堪的学校里去上课;为了自己的进修,要奔跑一二百里路,去借几册书籍,而晚上又靠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阅读。林肯只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处于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竟能努力奋斗,一跃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伟大的成功和业绩,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遇的人们。应该牢记,良好的机遇完全在于自己的创造。如果以为个人发展的机遇在别的地方,在别人身上,那么一定会遭到失败。机遇其实包含在每个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

“我没有机遇”,这位生长在穷乡僻壤茅舍里的孩子,怎会进了白宫,怎会成了美国总统?而同一时代那些生长在有图书馆和学校的环境中的孩子,其成就反不如茅舍里的苦孩子,这又如何解释呢?再看那些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们,有的不是做了议员吗?有的不是做了大银行家、大金融家、大商人了吗?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厂,有许多不就是由那些“没有机遇”的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而创立的吗?

因此,“我没有机遇”,只是失败者的推诿之辞。

机遇要以感情进行投资

感情投资会对个人带来成功的机遇,但感情投资本身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也与机遇有关。一般来说,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机遇都是差不多的,关键要看你善不善于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因为机遇总是只偏向有准备的人。

人们常常感叹到:“我和熟人谈得来感情也很好,但和陌生人在一起怎么也没法子,大概我这人太害羞了。”其实,不善于对陌生人进行感情投资的人除了由于害羞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抓住机遇。

首先我们谈谈如何通过谈话抓住对陌生人进行感情投资的机遇。旅行中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上的乘客萍水相逢结成百年之好情况很多,他们都比较善于通过谈话来抓住感情投资的机遇。有一次,小李出差开会去武汉后回北京,列车在京广铁路上飞奔着。对面一位男士一直沉默不语,望着窗外崇山峻岭出神。大家一句话都不说,都脸朝外看着。忽然,那位男士说:“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住在茅屋里,这对我后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太大了”。跟着,他叙述了那种生活的美丽与对人的磨练。他的话,很自然的吸引了小李,也吸引了大家,小李小时候经历与他差不多,所以他俩越谈越投机。一路上,这位男士不但向小李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工作以及成长道路和曲折经历,而且把自己的家庭、个人爱好、性格特点、成绩错误也都对小李和盘托出,他俩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小李未带食品上车,他拿出了自备食品两人分享。到站时,二人互留姓名和通讯地址,相约再会。此后,他们果然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那位男士还在小李的帮助下解决了妻子的城市户口问题。

一次简单的旅行,他俩结成了至交好友。这要归功于那位男子善于认识并抓住感情机遇的机会,他的切入方式就是谈话。

如何通过实实在在的帮助把握感情投资的机遇。当陌生人需要帮助而旁边又没有熟人的时候,也是进行感情投资的好机遇。这一点是那些有很多朋友的人的共同心得。

王经理的钱包被人偷了,钱包、信用卡、证件等都在里面,王经理现在身无分文。他想打个电话,找朋友或下属相助,又苦于连两角钱都找不出来。不得已,他只好向旁边的人借。可巧的是,王经理工作忙,不太注重穿衣打扮,旁边的人见他要借钱,都不理他。这时,一位青年给了他两元钱,他连声道谢,马上打了电话,等着朋友来接他,便和这个青年聊了起来。当他得知青年就要从学校毕业,正在找工作时,他主动邀请青年去自己的公司试一试。王经理觉得,这位青年能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一定是一个可以依赖的人。第二天,青年就去公司上班了,并得到了其他同事以及领导的一致肯定。

这位青年因为两元钱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看上去不太可能,其实这也很正常,很多人都遇到了向王经理进行感情投资机遇,但他们都没有抓住它,因为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不是没有准备好两元钱,而是没有准备好一颗帮助人的心。

有心人才能发现机遇

日本人重松富生从前曾在东京一家广告公司供职。有一年,他去台湾旅游。在那里,他听到一位台湾朋友提到番石榴和它的嫩叶对治疗糖尿病和减肥有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兴奋的重松一下子逮住了这个信息。

重松从台湾回来后即将番石榴和它的嫩叶带回日本,专门请了医生分析试验。试验的结果,证实了台湾朋友所言的效果。

重松借来二百万日元,在东京开设了“糖尿者及减肥食品公司”;公司在台湾等地大量收购番石榴和它的嫩叶,经过干燥处理,将其加工成如同茶叶一般,可用泡开水喝,而且味道清香爽口,别有风味。产品刚投放市场就受到欢迎,人们对这种既能治病又能减肥的产品格外青睐,尤其那些一心想保持苗条身材的妇女竞相购买,一下子兴起了饮用热潮。重松由此大发,第一月销售为五百万日元,以后与日俱增,每月高达二千多万日元。

香港有“假发业之父”称号的刘文汉,则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话抓住机遇的。

1958年,不满足于经营汽车零件的小商人刘文汉到美国旅行、考察经商业务。有一天,他到克利夫兰市的一家餐馆同两个美国人共进午餐,美国人一边吃,一边叽哩哇啦谈着生意经,其中一个美国人说了一句只有两个字的话:“假发”。刘文汉眼睛一亮,脱口问道:“假发?”美国商人又一次说道,“假发!”说着,拿出一个长的黑色假发表示说,他想购买13种不同颜色的假发。

像这样餐桌上的交谈,在当时来说,只不过是商场上普通的谈话,一句只有两个字的话,按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文汉凭着他那敏捷的头脑,很快就作出判断:假发可以大做一番招财进宝的文章。这顿午餐,竟成了刘文汉发迹的起点。

他经过一番悉心的调查了解发现,一个戴假发的热潮,正在美国兴起,在刘文汉面前,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他一回到香港,就马不停蹄,开始了制造假发的原料来源的调查。他发现,从印度和印尼输入香港的人发(真发)制成各种发型的发笠(假发笠),成本相当低廉,最贵的每个不超过100港元,而售价却高达500港元。刘文汉喜出望外,算盘珠一拨,立即做出决定:在香港创办工厂,制造假发出售。

但是,制造假发的专家到哪里去找?刘文汉又陷入了苦恼和焦虑。一天,一位朋友来访,闲谈中提到一个专门为粤剧演员制造假须假发的师傅。刘文汉又不辞辛苦地追踪开了,终于找到了他。可是,这位高手制造一个假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样怎么能做生意?怎么办?刘文汉的思路没有就此停住,他在头脑中飞快地将手工操作与机器操作联系起来,终于想出了办法。把这位独一无二的假发“专家”请来,再招来一批女工。素通机械之道的刘文汉又改造了几架机器,他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由老师傅把质量关,发明与生产同步进行,世界第一个假发工厂就这样建成了。

各种颜色的假发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消息不翼而飞,数千张订货单雪片般飞来,刘文汉兜里的钞票也与日俱增。到了1970年,他的假发外销额突破10亿港元,并当选为香港假发制造商会的主席。

从社会问题中发现机遇

琴纳生于1949年,原来是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对民间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当时,英国的一些地方发生了天花病,夺走了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当时还没有治天花的特效药。琴纳亲眼看到许多活泼可爱的儿童染上天花,不治而亡,他心里十分痛苦,自己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眼睁睁看着这些染病的儿童死去,他也因而深感内疚,心里萌生了要制服天花的强烈愿望,时刻留心寻找对付天花的办法。

有一次,琴纳到了一个奶牛场,发现有一位挤奶女工因为从牛那儿传染过牛痘病以后就从来没有得过天花,她护理天花病人,也没有受到传染。琴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他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感染过牛痘疮浆的人,对天花具有免疫力。琴纳思索到此,不禁连声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感染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得天花?牛痘和天花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他进一步大胆设想:“如果我用人工种牛痘的方法,能不能预防天花?”他隐约感觉到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了。

沿着这条思路,琴纳开始了大胆的试验。他先在一些动物身上进行种牛痘的试验,效果十分理想,这些动物身上没有不良反应。接下来,就要在人身上进行试验,在人身上接种牛痘,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谁也不敢保证不出问题,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那么,到底选谁来做第一个试验呢?琴纳在这关键时刻表现出可贵的牺牲精神,做试验的人必须是儿童,琴纳自己不合要求了,便要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充当第一个试验者,他为了让那成千上万的儿童不再受天花之灾,顶住一切压力,在当时还只有一岁半的儿子身上接种了牛痘。接种过后,儿子反应正常,但是,为了要证明小孩是否已经产生了免疫力,还要再给孩子接种天花疫苗。如果孩子身上还没有产生免疫力,那么琴纳亲生的小儿子也许就会被天花夺去生命!但是,为了世上千千万万儿童健康成长,琴纳把一切都豁出去了。两个月后,他又把天花病人的脓浆天花疫苗,接种到儿子身上。幸好孩子仍然安然无恙,没有感染上天花。它说明:孩子接种牛痘后,对天花具有免疫力,试验终于成功了。从此以后,接种牛痘防治天花之风从英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肆虐的天花遇到了克星,到1979年,天花病就在地球上绝迹了,琴纳——这位普通平凡的乡村医生的发明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18世纪末,在法国巴黎,无限感激他的人们为他立了塑像,上面雕刻了人们发自内心的颂词:“向母亲,孩子,人民的恩人致敬!”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闻名全国的“打假英雄”王海,他的成功就在于善于去发现假冒伪劣商品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问题,才造就了王海这样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正是“打假英雄”成功的机遇。

的确,很多人的成功源于专门去发现问题。对这种人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机遇;发现了问题,就创造了机遇。日本一家制药公司找问题的方法,可以给我们以启示:“点滴液”是给衰弱病人的血管补充营养的药液,以前点滴液都是封在大大的玻璃瓶中,就像一支大号的安培瓶。一旦病人需要输液,就由医护人员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将一根橡皮管插进去,进行输液。每次都要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口子,非常不容易,使用起来要花半天时间来对付这个玻璃瓶。但是“点滴液”是要输到病人的血管里去的,卫生程度要求非常高,千万不能为图方便而让细菌混到里面去了。有没有一种办法,既保证了“点滴液”的卫生和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快捷地使用呢?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的社长瞄准了这个“不便之处”,他想:如果能够在点滴瓶上动点脑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社长向全体员工发出命令:“必需造出更便利的点滴瓶。”不久,有位年轻的职员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能否在玻璃瓶的瓶口上加一个橡皮塞,要输液的时候,只要把针头从橡皮塞插进去,滴液就会从瓶中流出来,”公司对他的建议非常感兴趣,马上就把他的这项提议申报了专利,然后又制出成品,向外大量推广。这项小发明如今已被全世界所有国家所采用,在任何医院都是用这种“可无菌使用的,且使用极其方便”的新式点滴瓶来“挂盐水”、“挂葡萄糖”的,由于这项简单的专利适应面非常之广,产品销量也就非常之大,“大家医药公司”因此所获得的专利收入也非常可观,在“一夜之间”,由一个乡村的小作坊,发展成日本数一数二的大制药公司,扬名世界。

以良好的素质迎待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