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竞岗
10747700000005

第5章 葫芦村寻求支持,两挚友闪烁其辞

到了葫芦茶馆,师玉洁、诸葛大爷站起身,互相客气了一番,三人落座后,诸葛大爷给倪布然沏了杯茶,就边喝茶边寒暄起来。话题也自然扯到倪布然工作调动的事儿上。

“我一猜就知道是这事儿,怎么样,心里七上八下的了吧?”师玉洁问。

倪布然点点头说:“嗯,要不这会儿就不到你这里来了。”

“寻求支持来了?”师玉洁揶揄道。

“有这么点儿意思。”倪布然话峰一转,埋怨道,“说实话,我这心里本来很平静的,这事儿传出去以后,给我打电话的、找我谈心的,有人劝我,有人骂我,有人甚至说我要再不改弦易辙就不认我这个朋友了。这几天来,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人言可畏,什么叫习惯势力了!”

师玉洁笑笑:“这也难怪。”接着他问,“你听说过没有,除了我,还有哪个给市委书记当过秘书的人主动要求去学校教书的?”

倪布然瞅他一眼,带点调侃的意味说道:“要说第一,你当之无愧,我是有样学样,算是步你后尘。”

师玉洁自嘲似地笑笑:“我和你的情况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嘛。”

倪布然点点头,表示认同。当初,因宦海淳要装点门面,把有点名气的师玉洁招到他的门下,当起了他的秘书。后因师玉洁不愿依附权贵,不愿从一个学者“蜕变”为一个官僚,其个人秉性与那个圈子格格不入,才离开市委的。与倪布然现在的情形相比,确实不太一样。而且听他的口气,他对当时做出的决定多少有点后悔的味道了。于是他心里一紧,发问道:“难道你也会反对我?”

师玉洁收敛了笑容,他呷了口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地说:“你是知道的,我在葫芦村小学没呆多长时间,就决定竞选村支书,亲友们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能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绝对不是可以忽略的因素。这,你也感觉到了,不然也就不会到我这儿‘取暖’来了。”

倪布然听着听着,心都有点凉了,他原来以为,除了齐思民以外,师玉洁和诸葛大爷可能就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了。如今,师玉洁没说支持,也没说反对,但从他的语气中,他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倾向性。因此他有点失望地说:“这么说,我只好屈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悬崖勒马’了?”

师玉洁眨了眨眼,问他:“你有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倪布然说:“我去过学院了,当面答应了艾妮和庄院长了。”

“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答应人家了,就不能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再说,这毕竟是你自己的事,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你觉得学术研究适合于你,就要当机立断,自作主张。”说到这里,他把目光投向诸葛大爷,“你说呢,诸葛大爷?”

诸葛大爷看一眼师玉洁,然后把目光移向倪布然,慢慢地说:“这些事我也不懂,说不出个啥来。玉洁当初弃官从教,别人都说他年轻气盛,不谙世故,呈一时之快,赌气出了官场。也有人说他犯了什么错误,被人家贬到学校来了。”说到这里,他看着倪布然,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出来,知道的,说你是为了学问弃官从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犯了什么错误呢!”

“可能还有人以为,你给宦海淳当过秘书,让人家把你扫地出门了呢。”师玉洁紧跟着接了一句。

倪布然望着他俩,有点茫然,不知道他俩是支持他呢,还是反对他呢?他不自然地笑笑,自言自语道:“古人说,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善之善者也。我还是认为,我做学问比较合适。”

“谁也没有否认这点。”师玉洁说。

诸葛大爷接着说:“当初玉洁辞了宦海淳的秘书,大家都认为他生性孤傲率直,生来就不是做官的料。后来竞选成村支书,能不能干好,连他自己也心中无数。可后来呢?做了这么多的事,成绩有目共睹,现在谁说他不是做官的料——村官也是官嘛!”

倪布然轻轻地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看来诸葛大爷也认为,还是当官好呀!”

诸葛大爷笑眯眯地说:“常言道,人各有志,你喜欢当老师,老汉也不便说三道四的。只是听说你要转行,心里觉得怪可惜的。到底留还是走,终究还是要自己拿主意的。”

倪布然也尴尬地笑笑,说:“我原本是来讨主意的,转了一圈子,这个球最终还是给你俩踢回来了。”

师玉洁笑笑:“你执意要去,就先去吧,哪天学问做不下去了,再想办法往回调。人生的路本来就不平直,哪有一帆风顺的呀,你说是吧?”

“行了,我明白了。”倪布然不耐烦地说,“说来说去,还是舍不得让我离开官场。我就想不明白,这官场怎么就像黑洞一样,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靠近它,就被它无情地吞噬掉。是这官场本身的魅力,还是某些特殊的人群独特的心理现象?”

“好了,不说它了。”师玉洁说,“你就把它当作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课题,留给你的研究室,去探个究竟好了。现在陪你到村里转转,散散心,怎么样?”

“好吧,就依你的意思,走一步看一步吧!”倪布然言不由衷地说。

他们出了茶馆,穿过村子,来到村西头的那片葫芦地的地头,眼下正是开花季节,放眼望去,一片翠绿与金黄。倪布然知道,这是一种草本植物,有的地方也叫番瓜、南瓜,而乌酉人普遍把它叫作葫芦,有没有什么典故,不得而知。只知道它是乌酉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葫芦村更是以此物而得名。

倪布然望着眼前的景象,睹物思人。他曾经服务过的前任市委书记宦海淳的形象,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看过《上天难欺》的朋友都知道,宦海淳为了建他的政绩工程,不惜侵犯农民利益,企图改变葫芦村人种植葫芦的传统,而把葫芦村的村民逼上梁山,在乌酉市上演了一场围攻市委的悲剧。最终使他原形毕露,受到法律的严惩。由此可见,葫芦对于葫芦村人的生活是何等的重要。齐思民当选市长以后,不仅保住了葫芦村的这一传统产业,而且因地制宜,把葫芦种到村民的院落里,成为葫芦村的又一景观。

想起这些,倪布然不觉感叹一声,对师玉洁和诸葛大爷说:“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呀!”

“谁说不是呢,”师玉洁一边说,一边引着倪布然和诸葛大爷上了一条地埂,沿着地埂走进葫芦地。他弯腰掐下一个刚结出来的葫芦,拿到倪布然的眼前,边走边说,“别看这不起眼的葫芦,这葫芦村就全靠它发家致富了。”

“是吗,”倪布然望着他,若有所思地说:“看样子,你又要拿这葫芦做文章了,是吧?”

“正是,”师玉洁说,“自从人们发现这东西有防病治病与保健的功效以后,它的需求量大增,我看了一些资料,和有关的专家学者探讨过,葫芦产业的开发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倪布然问,“是准备上葫芦加工项目了?”

“对,”师玉洁肯定地说,“这东西可加工成葫芦粉、葫芦汁、葫芦晶、葫芦酱或者罐头,也可以榨取果胶或制作成葫芦茶,直接食用。”

“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倪布然问。

“刚刚和外地的一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资金也到了一部分,你看,”师玉洁指着远处的一片沙滩说,“厂址就选在那里,过几天就开工建设。”

倪布然望着师玉洁夸赞道:“看来你把葫芦这步棋走活了,非把它做大做强不成。”

“还不止这些,”一直没有说话的诸葛大爷插话道,“这小子脑瓜子里的点子多着呢!”

“噢?”倪布然说,“有什么宏伟设想,不妨说出来让我们分享分享。”

师玉洁说:“尚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不好卖弄。”

“什么叫卖弄,多难听呀!”倪布然嗔怪道。

“初步有个设想,在我的任期内,计划做这么一些事,一是以葫芦加工厂为中心,建一个科技经济园区,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办企业,壮大村社经济;二是扩建广场,组建民俗文艺演出队,发挥葫芦村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建立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我们的村民也享受国有职工的各种福利待遇。”

“嗯,想得很好,”倪布然说,“要在两三年之内付诸实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呀!”

“要是那么轻而易举,村民们选我干什么呢?”师玉洁说。

“但愿梦想成真。”

“谢谢,我想会的。”

这样聊着,他们突然发现,他们在横七竖八的田间地埂上转得晕头转向,就像走进了八卦阵,不知何处是个头。于是说了一些玩笑话,就摸着石头过河,七拐八拐地,费了一阵功夫才走出葫芦地。倪布然要叫出租车回去,师玉洁和诸葛大爷挽留他,师玉洁说:“今晚给你做个葫芦全席,让你见识一下葫芦的妙处。”

倪布然想一想,答应道:“好吧。”

他们回到村里,进了一家葫芦餐馆。这是葫芦村民俗一条街上专门以葫芦为主菜的特色餐馆。到了这里,当然以吃葫芦为主。他们要了几瓶啤酒,坐在靠窗户的一个小方桌上,边喝边聊,不一会儿,葫芦菜陆续端了上来,蒸的煮的炸的,腌的泡的炒的,小小的葫芦,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精制小菜,摆了一桌子。他们品尝着这美味佳肴,就把倪布然的那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