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哲学家谈幸福
10863000000035

第35章

1.放下心理负担,轻松上路

老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永远不会幸福。

——塞拉斯(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曾出版过《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著作。)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常常使我们自以为是资本而忘了选择和放弃!过去只是人生的经历,而不是一种负担, 放下负担,奔向新生命。生活中有些事不要想,因为想不清。有些事不能想,因为想也枉然。有些事不该想,因为本就不存在。有些事不好想,因为想了就伤心。所以,让自己轻松一点吧,没什么过不去的,更没什么值得伤脑筋的。

凡事都有度,一旦超过了度,便走向了其反面。不管昨天拥有晴朗,还是阴霾,学会放弃,你将从自己的明天获得更新的一轮太阳,获得任你驰骋的更大的一片蓝天!当我们对某一件事满怀十分的希望去努力,而结果却给了你十二分的打击,那么你的情绪怎么去疏散,你的心情怎么去调整呢?此时能将心中的委屈和低落的情绪发泄给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吗?当然不能!相反,要赶紧将眼眶里即将涌出的泪水给憋回去,把心中的负担合理消解掉,有效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只有不断地随着事物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适应它,我们才能在过程中寻求到更多的自身价值。

如果一个人心中时常背负着担子,无论路途多远,积存的时间越久,自己的内心就会越重。其实,任何人都难免会有不良情绪,当愤懑、埋怨、低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手中的玻璃杯休息一下呢!人生的快乐不是因为个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放下心中的负担,人生会活得更轻松更精彩!万事如意,是许多人都得到过的良好祝愿。生活中不如意、不顺利的时候很多,失败、挫折随时都会发生。不过,心理健康的人,有能力化解这些烦恼而生活潇洒自在。而有些人则每每被烦恼所累,生活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甚至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像这种正常人由于生活所累或不良刺激而导致语言、思维、行为发生反常的现象,人们一般称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不仅有害机体健康,而且足以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重视心理素质的修养,学会调适异常情绪,善于解除心理矛盾,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人生就如一次长途的旅行,背负得太多会很累,只有适时地卸下行囊,才能轻松地赶路。

这是一个波斯的神秘主义故事:

一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跋涉。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缠在他身上,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旧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链上拴着大铁球,头上还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流浪汉一步一挪,乏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抱怨自己的命运如此艰难,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正当流浪汉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扔掉了托着的石头,觉得舒服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农夫。农夫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流浪汉答道:“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没意识到自己在做蠢事。”他解开脚腕上的铁链子,又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继续往前走,他还是感到了步履的艰难。又有一位农夫走来,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带了一根大水管,好像要去穿越卡维尔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沙子倒进一个洞里。他站在路上,看着落日沉思。落日的余晖映照着他。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挂着的磨盘,意识到正是这东西使他不能直起腰来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盘,把它远远地扔进河里。流浪汉最终卸掉了所有负担,徘徊在傍晚凉爽的微风中,寻找住宿之处。

《六祖坛经》一开始就指出,人要“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其意思要人要洗涤自己的心灵世界,展现心中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觉得压力大,烦恼多,不愉快,这正表明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背负着许多不必要的“灰尘”,使人对生活和工作备觉辛劳无趣。当这种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时,我们一定要记得清醒心灵、净化自己、缓解压力。人如果能让自己的心情像风平浪静的水面,让自己的思想像碧空万里的蓝天,依靠精神的信仰,就一定能净化自己,使自己正确地面对各种挑战,获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

生活中,很多人疲于奔波,被昨日的负担和对明日的恐惧压得透不过气来。其实,只要他们懂得清理自己的心灵,适当地放松自己,就可以生活得更加有活力,更加有朝气,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不再如最初那么刻骨铭心,调整好心态,生命短暂,青春有限,你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去追忆去痛苦。以平常心面对一切,你将会有更多的精力面对自己的未来!

2.别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你曾因为别人的鄙薄而垂头丧气吗?你曾因为别人的嘲笑而黯然神伤吗?你曾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懊恼吗?或许这些只是自己的短处,不必太放在心上。每个人有自己的短处,也就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你的生活马上就会不一样!

有些人由于学业和工作上成绩平平,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就过低地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对整个自我的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其实,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有时甚至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这种自卑心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生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做事瞻前顾后等,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生活中,我们既不要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也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有这样一个故事: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显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失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许多年代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土堆,发现了那只陶罐。“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挖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影无踪了。

陶罐有陶罐的优点,铁罐有铁罐的优点。在陶罐面前,铁罐没必要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别人比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说白了就是一种妒忌心理。妒忌是一种不良心理,往往损人害己。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会妒忌;当看到别人的工资比自己高,也会妒忌;当看到别人的生活比自己幸福,还会妒忌。除此之外,还常见到这样一些人,见到别人挣了钱,自己却没钱,就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同样是做某事,别人成功了,自己却没能成功,就嫉妒那位成功的人。其实,一个人的成功虽然包含着很多因素,但也不应该把心思放在羡慕和妒忌别人的成功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可以成功,自己却不能,差距在哪里?你想到过别人在成功之前,经受过多少挫折和艰难。别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是经过不断努力得到的。当然有些成功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但是大多数成功都来自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妒忌心理。因为妒忌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大碍,如何克服妒忌心理呢?有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妒忌心理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心理学家告诫,别人拥有再多也与自己无关。他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名额”减少了,因此不能说明你就成功不了。

第二,保持“比下有余”的心态。总有人拥有的比你多,也总有人不如你。妒忌心起时,不妨看看周围那些不如你的人,那么你肯定能够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第三,把握已有的。不要因为尚未得到的东西妒火中烧。想想自己有些什么,比如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等。将视线转移到“我拥有”,而不是“我想要”,就会找到“富足感”。

第四,用祝福的心态看待他人。“眼红”的时候,试着马上改变思路,将妒忌心转换成对他人的美好祝愿。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努力、运气和奋斗,真心祝贺他们,用他们的成功激励自己。

第五,相信自己。每个人的能力可能会表现在不同方面,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人生目标,不要因为别人早早取得成功而心灰意懒,甚至轻易改变方向,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3.相信真诚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真诚信得过的人,讨厌说谎不老实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就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在事业上定能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他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但如果你心存猜忌,那么最后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尝。

虽然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回想起来,安娜的内心深处还在隐隐作痛,还在自责。

那是一个夏季的黄昏,安娜发现了一个遇到阵雨,在她家房檐下避雨的报童。天空降着瓢泼大雨,为了不使报纸淋湿,报童弯着身子,抱着报纸。这个报童身着一件旧衬衫和一条薄裤子,看起来他生长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为了补助家计而拼命地干活。安娜想把家中的伞借给他,但心里又出现了一种不安。把伞借给这个穷孩了,他还能还给我吗?这么一想,拿着雨伞快走到门口的安娜又折回屋中,拿了一把破旧的油伞借给了他。

翌日清晨,那报童来到安娜家,“阿姨,昨天谢谢了。”然后对着安娜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转身离开了。可等到安娜把伞打开时,她却愣住了,原来伞的破漏之处被修补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成了一把好伞……泪水一下溢满了安娜的眼眶。

我们经常在自己心中堆起一堵高墙,以期达到抵制别人进犯的目的。却不知,避免伤害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筑起高墙,而是在于一个诚字,只要真诚的桥搭到彼此的心里,那么,妒忌、猜忌、钩心斗角,还会有容身之处吗?如果相互依赖,互相信任,那么无疑你会从中得到充分的自由,创造和享受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只是弹指一挥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能有多少年?不就是几十年,所以,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在这样一个短暂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珍惜。我们要多看看别人的好处,对别人要宽容点,善意理解一点,要求少一点,在你耍心眼的时候,别人也不傻,只是不说或不揭穿你罢了,要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有数的。 不说耍心眼的话,说明有涵养;不做耍心眼的事,说明有品位、有道德,千万别把人家看成傻子、没心眼,那样你就会越来越不得人心,遇事总是想算计别人的人,你自己也会活得很累,不是吗? 所以,人和人相处,都要以一个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因为你每天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与他(她)们相处,就应该在和睦相处的同时,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感恩,家庭是这样,邻里是这样,朋友也是这样。只有这样,你就能快乐的生活,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伟大的人因心胸的谦卑、善行和真诚而让出自己的所有时间,那一刻,他就是传递爱心的天使。他的心中自会拥有超然物外、物我同春的感觉。生活之善在于给予,你我只要学会给予,也就是学会了取舍之道。因为付出的同时也就是收获。也许我们这一刻还看不见手中已经得到的东西,然而他一定是已经在你的手里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呢?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首先,要做到真诚,不能只在外表上下工夫。说话表情虽好,而你的内心不诚,至多只是“巧言令色”罢了。对方如不是糊涂之辈,定会看出你的虚伪,因为内心不诚,凭你巧言令色,终有若干破绽给对方看出,岂不成为心劳术拙吗?相反,内心真诚,即使拙于辞令,拙于表情,也能体现出你的朴实。诚且朴实,效力更大,你的真诚,必能感人。

其次,最忌的是平时好用欺骗手段,欺骗也许能得一时之利,却少能维持长久。如果你的欺骗被人察出,即使你真的有诚意,仍会被认为是另一种姿态的虚伪。因此,一生不可有任何欺骗行为。也许你曾遇到过这种人,你以真诚相待,他却以诡诈回报你,于是,你便对于诚的效产发生了怀疑。其实,真诚的力量是绝对的。发生例外,是由于你的真诚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心。对一切你要“反求诸己”,不必“求诸人”,这是用真诚打动别人的唯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