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调个人同组织的明确关系。要求对每一个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信息联系的明确的正式渠道,即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有一个上级并向其报告工作,每一个人必须同组织有明确的正式关系。
(3)建立直接、简捷的信息交流路线。建立的正式信息交流的线路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便捷,减少层次,以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并减少由于多渠道传递而造成的错误。
(4)利用完整的信息交流路线的每一个层次进行信息传递。这是因为,如果在传递过程中跳过某些层次,就可能产生互相冲突的信息;同时,也不利于维护每一层次的权威和职责。
(5)保障各级管理人员的称职。作为信息联系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相关技术、人事和非正式组织方面的能力,了解辅助机构的性质和状况,掌握同目标有关的行动原则,对环境因素做出解释,以及区别信息是否具有权威性。
(6)保障信息交流路线的畅通。当组织在执行职能时,信息交流的路线不能中断。许多组织在任职者不能行使职权或缺勤时,都规定自动的临时代理职务的办法。
(7)确立每一个信息的权威性地位。每一个信息都必须具有权威性,即从事信息交流的人必须是公认的实际上占据着有关“权力位置”的人;这个位置发出在其权限范围之内的信息;这个信息是由更上一层机构授权才发出的。在这方面,职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大家都知道谁担任了什么职务以及这个职务包含一些什么职权,必须采取诸如授权仪式、就职典礼、宣誓就职、任职命令、到任、介绍等形式,以造成一种“组织感”。
对正式组织中这三项基本要素的确定,导致巴纳德去探求非正式组织的普遍原则。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一部分,且不与它管辖的个人以及有关的人们、集团接触和相互作用。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的结构,而且常常不能明确认识到共同的目的。它的习惯、规范和情感因素,是通过同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巴纳德认为,虽然非正式组织有弊,但也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信息交流;第二,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第三,维护个人品德和个人的自尊心。非正式组织常常为正式组织创造条件,成为正式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活动能使正式组织更有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要素——个人对组织的贡献意愿和信息交流,巴纳德对权威做了这样的论述: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按此定义,权威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方面即个人方面,把命令作为有权威的来接受;客体方面,命令被接受的性质。
如果一个命令下达给了命令的接受者,而他不服从这个命令,则意味着他否认这个命令对他有权威。而要使权威对一个人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他能够而且的确理解命令。(2)在他作决定时,他认为这个命令同组织目的是没有矛盾的。(3)在他作决定时,他认为这个命令同他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4)他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能够执行这个命令。
作者的观点同前人的权威概念都是对立的,为了保障一个组织在这种独特的权威概念下进行工作,他引入了一个“无差别区”的概念。在这个“无差别区”中,每个人不允许提出有关权威的问题而必须接受命令。即如果一个下属认为这个命令同他的个人道德规范相抵触,他就必须在不违背个人价值系统的意愿和继续留在这个组织内之间做出权衡。这个“无差别区”的大小,取决于组织对个人提供的诱因超过个人为组织做出牺牲的程度。领导者个人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影响“无差别区”的范围。当领导者由于个人能力而造成的权威和由于地位本身形成的权威结合起来时,“无差别区”的范围就比较宽广。但巴纳德更多强调的还是“权威由作为下级的个人来决定”,因为对于各种命令,个人总是可以有所选择的,或者接受,或者不接受,因而,接受理论总是有效的。
巴纳德指出,从被接受的组织命令自身方面来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被人们接受,从而具有权威。
第一,确定管理者的职位权限。发布命令者首先必须具备职位权限,使接受命令者相信该命令发自信息中心即占据管理职位的人。职位权限是由管理者所处的职位决定的,与他的个人条件无关。
第二,发布命令者必须具备领导权限。领导权限是由管理者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决定的,与他的职位无关。必须使管理者的职位权限同他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他的命令才能使人相信和接受,从而才能有权威。
第三,管理者必须从组织目的出发进行决策。处于管理职位的人既可能为实现组织目的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又可能为实现个人目的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只有在前一种情况下,客观的权威才属于管理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客观的权威就不属于管理者了。
发挥管理者的职能作用,在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作者的目的就是要给管理者指明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这说明管理理论是他全部理论的落脚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纳德所讲的经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对应于组织的各要素的,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2)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3)提出和制定目的。由于组织的各项要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也是这样。下面对此职能分别进行说明。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为此,经理人员必须规定组织的任务,并考虑信息联络的正式手段和非正式手段。非正式手段的信息交流可以提出和讨论问题,而不必做出决定和加重经理人员的工作,所以有利于维持组织运转。
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主要包括选拔能做出贡献并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以及采用巴纳德称为“维持”的各种手段,如维持士气、维持监督、控制、检查、教育、训练等因素,以此来维护协作系统的生命力。
规定组织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可使组织成员知道怎样能为所追求的目标更好地做出贡献。分析并寻找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战略因素,综合可认识到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各个要素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巴纳德认为,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和谐地综合起来。
影响及评价
巴纳德是一个典型的企业人,作为一名实践工作者,他在漫长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他深入分析了现代管理的特点,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此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是其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书中的语言显示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思想非常全面,一直得到那些发现该书的现代思想家的赞扬。它十分精确地触动了现代管理学思想的心弦,被誉为管理思想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