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110490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卷·隋唐时期(5)

安禄山率军南下,所过州县,望风而逃,守城的县令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就弃城四散逃去,还有的被杀。很快,安禄山率领的叛军就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兵锋直逼洛阳。唐玄宗采取相对应的政策,他派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立即赶赴洛阳招募士兵。封常清很快就召集了六万多人,以加强洛阳的守备。同时,唐玄宗又任命自己的第六子李琬为征讨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在京师招募了兵士11万,准备东征。

安禄山从许昌(今河南卫辉东)渡过黄河,攻克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继而挥师攻下荥阳(今河南荥阳)。封常清虽然有6万大军,但都是临时招募的,都没有经过训练,所以在虎牢一战中被叛军打得四处溃散,封常清溃败后退回洛阳,在洛阳又遭败北。高仙芝在十二月的时候,率军抵达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眼见叛兵来势汹汹,只好退守渔关。安禄山占据洛阳后,打算称帝,于是暂缓了向西进兵,唐玄宗才得以喘息片刻。这时,唐玄宗本来应该整顿军备,以加强潼关的防守力量,可是他采取的措施却恰恰相反。

车兵行(局部),再现了安史之乱的真实情景,反映了人们所遭苦难的痛苦心情。

封常清从洛阳退守潼关,高仙芝也从陕州退守潼关。这是两支临时凑起来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差。而监军的宦官边令诚却认为,封常清已经被叛军的声势动摇了军心,高仙芝不仅放弃潼关以东数百里的土地,还贪污了官兵的军饷。唐玄宗相信了边令诚的汇报,下诏将封常清与高仙芝杀了,另派患病在家的哥舒翰统兵20万去镇守潼关。此时,安禄山已经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他派兵围攻潼关,企图攻破潼关,紧逼关中,继而夺得长安。可是,让安禄山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后方已经危机重重了。平原太守颜真卿在平原举兵抗击叛军,常山太守颜杲卿在常山举兵,又威胁了叛军的右方。同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奉命东征,消灭了近7000叛军,继而又挥师云中、马邑,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

这时,颜真卿联合颜杲卿,切断了安禄山的退路,颜杲卿还声称,朔方军将要进驻河北,河北各郡官员听到安禄山大局不稳,便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24个郡,有17个郡又站到了唐军一边来。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地纷纷投降,后方根基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自率领1万人马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因起兵仓促,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还没有营建好,兵力又单薄,如何打得过两路叛军。叛军攻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救,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史思明叛军将常山团团围住,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4天,兵尽粮绝。常山最后又陷落于叛军之手,颜杲卿被俘,死在洛阳。

公元756年二月,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率军1万攻下常山,已经离去的史思明随后又卷土重来,企图夺回常山。双方相持了一个半月,未分胜负。唐军大将郭子仪率军援助李光弼,在九门(今河北正定东)大败史思明,叛军四处溃逃。郭子仪建议进攻范阳,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是没有得到玄宗的同意。

同年六月,唐玄宗忙着要大败叛军,收复洛阳,下令哥舒翰出关东进。不料,哥舒翰却中了叛军的埋伏,兵败被俘。叛军夺关西进,长安告急。唐玄宗无可奈何,只好离京逃命。

贵妃之死

贵妃杨玉环

公元756年六月十三日黎明时分,唐玄宗和杨贵妃、杨国忠一干人等在3000禁军的保卫下逃出长安城。

逃亡的队伍从延秋门出宫,沿途经过县城。由于县令早就跑了,所以没人招待,皇帝、妃子们只好饿着肚子。直到中午,唐玄宗还没吃上一口东西。于是,杨国忠就买了些饼拿给皇帝。在这个时候,老百姓比县令靠得住,他们马上献上了很多粮食。见到可以吃的东西,那些皇子皇孙们赶紧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很快就吃光了。看着这样悲凉的情景,很多人都哭了,唐玄宗也掩面而泣。

郭从谨对唐玄宗说:“安禄山居心不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曾经有人到京城告发他,但陛下您却把告密的人给杀了。所以安禄山才有机可乘,这才害得陛下流亡。还记得宋璟当宰相的时候,常常向陛下进忠言,天下才得以太平。可是如今,大臣大多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这样一来,陛下对宫廷以外的事所知甚少。而那些身在宫外的臣子,也许很早就预料到今天这个结果,可谁敢说呢?也只是到了现在,臣也才敢说出心里话。”

唐玄宗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是朕的不聪明,后悔也来不及了。”然后,他便命军士分散到各个村落中寻找食物,约定未时的时候回到原地。

半夜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金城县。可是,县令也早就跑了,百姓也所剩无几。大家只好进入百姓的家,自己生火做饭,吃完就睡,驿站里也没有烛火,大家都相互枕着身体睡觉。

六月十四日,逃亡的队伍抵达马嵬驿,此地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处。连日的奔波劳顿,使得又累又饿的将士们怨声载道。就在这人心动荡的时候,杨国忠骑着马从马嵬驿出来,被一帮吐蕃使者拦住去路,说他们要返回吐蕃,但是没有食物。正在此时,禁军中有人喊道:“杨国忠伙同胡虏谋反。”杨国忠心里惊慌,一时说不清,只好骑上马就跑。没跑多远,一支冷箭飞来,杨国忠中箭落马倒在地上,一群士兵冲过来,将他乱刀砍死。随后,他的儿子和韩国夫人也被士兵们杀死。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陈玄礼马上向唐玄宗上奏:杨国忠既然已被诛杀,杨贵妃也不能留下,愿陛下割恩正法!陈玄礼此言正是说出了禁军们心中所想,如果杨贵妃留在皇帝身边,那诛杀杨国忠的将士们心中必会不安,军心也会更加涣散。

唐玄宗缄默不语,在他心中,即便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也是无辜的。但此时的情况是,如果不杀杨贵妃,军心乱了,那不仅是丢掉江山的事,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保。

高力士此时也禀告唐玄宗:贵妃确实无罪,但宰相已死,贵妃就必须死。陛下应审时度势,方可保住平安。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好命高力士传谕,赐死了杨贵妃。

平定叛乱

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继续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则率部逃到灵武。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玄宗则在成都做了太上皇。这时候,叛军安禄山已经率兵攻入长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唐肃宗命大将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率军平定叛乱。九月,郭子仪亲率大军15万逼近长安,与叛军10万人相持于长安西香积寺北沣水之东。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最终叛军全线溃败,唐军遂收复了长安。此时,安禄山在洛阳的叛军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将安禄山杀死,他的儿子安庆绪继位做了皇帝。随着唐军继续东进,安庆绪放弃了洛阳,北走邺郡(今河南安阳)。不久之后,唐军又收复了洛阳。

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调集9个节度使,共数十万的兵力讨伐安庆绪。在这些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等战功卓著,威信最高。肃宗不想将兵权交付他们,所以没有设立主帅,只是让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

9个节度使的大军围攻邺郡,引漳水入城,安庆绪军不仅身遭水灾,而且城中粮食奇缺,连老鼠都成了桌上之食,一只老鼠能卖到4000钱,这无疑成为了一个破城良机。可是唐军因为没有主帅,不能统一指挥,致使叛军大将史思明从魏州(今河北大名)率部援助邺郡。史思明劫持了唐军运粮的舟车,断了唐军的粮源。同时,又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不断地骚扰唐军,以至于唐军疲于应战。

公元759年三月,唐军和史思明军展开了激战。正当激战之际,狂风大作,昏天暗地,近在咫尺也分不清敌我。一场混战,双方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叛军与唐军只好各自退回。之后,郭子仪被任命为东征元帅,在东京留守。后来,宦官鱼朝恩把邺郡之战的失败责任全部推给了郭子仪,肃宗便将郭子仪召回京师,让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镇守东京。

同年九月,史思明再度南下,攻占洛阳。十二月,史思明又派大将李归仁攻打陕州,但被唐军击败。从此之后,叛军内部矛盾激化加重,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利用很多将领对史思明的不满情绪,发动兵变,将史思明杀死,自己继位称帝。同时,史朝义又派兵到范阳杀了与他争夺帝位的弟弟史朝清,还杀了很多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这种自相残杀引发了大规模的内讧,致使数月之内,范阳有数千人为此事而死。

公元762年十月,唐肃宗病逝,其子李豫即位,即唐代宗。即位不久,唐代宗便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继续平定叛军。唐军很快攻下洛阳,随后又在昌乐打败史朝义,收复大片失地。次年正月,史朝义领军到了范阳,但手下纷纷叛逃,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自缢身亡。

至此,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才最终被平定。叛乱虽然结束了,但长达8年的动乱严重破坏了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盛世唐朝也由此迅速走向了衰落。

牛李党争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日渐衰落。虽然德宗、宪宗年间都曾致力于变法中兴,但唐王朝的政治环境已经江河日下,不仅外部藩镇割据严重,而且朝中也面临着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混乱局面。

宦官专权的时候,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的,大都会遭到打击。而这些依附于宦官的朝官,又分别属于牛党、李党两个不同的派别。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唐宪宗时期,两党政争开始,穆宗时朋党正式形成,历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交替掌权,一党掌权,就积极地去排挤另一党,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两派官员相互攻击,争吵不休,一直持续了40多年,历史上把这次争斗称为“朋党之争”。

这场争斗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科举考试,选拔敢于直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员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当时的时政。考官看完卷子以后,认为这两个人非常符合选拔的条件,便向唐宪宗推荐了他们。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李吉甫出生于士族,他原本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令他感到十分生气。于是他便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被举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官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倚仗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廷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的事情,仍然怀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之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便私下里与考官勾结,但是考官钱徽没有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考中了。这些大臣便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唐穆宗便将钱徽降了官职,李宗闵也受到了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是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也非常同情李宗闵。从此之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开始了明争暗斗。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贿赂宦官做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举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拔为宰相。两人一掌权,便合力去对付李德裕,把李德裕赶出了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唐文宗本人因为深受宦官的挟制,没有自己的意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的日子便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的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非常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纷纷讨好宦官。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了京城。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了杨钦义,还为他献上了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到京师后,就在当时为太子的唐武宗面前竭力举荐李德裕。到了唐武宗即位之后,李德裕果然又做到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了南方去做官。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部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官职给撤除了。

李德裕一贬再贬,最后于公元848年客死于贬所,从此李党瓦解,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宣告结束。宣宗以后,牛李两派的领袖人物相继去世,朋党之争终于停息。

历经六朝近40年的朋党之争,使官僚集团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之中,他们为了争夺自身的政治权力不顾一切,严重地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但两党官员还是做出了一些政绩的。如李党首领李德裕曾经辅佐朝廷北破回纥,安定边陲;又平定昭义镇叛乱;抑制宦官权力,并裁减冗官、禁崇佛教。但他却又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同党,陷害敌党,可惜一代名相身陷于朋党之争中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

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图

唐朝灭亡

在不断的内耗和藩镇战乱中,唐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统治阶级不思悔改,反而继续腐败堕落,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连年的灾荒,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长达9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公元881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陷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当时,因为起义将领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纲领,也没有乘胜追击唐朝的残余军队,所以给了唐军苟延残喘的机会。加上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叛变,导致在陈州等几次战役中,黄巢军大败。公元882年,黄巢自杀,这场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朱温(公元852年—912年)

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藩镇都趁机争夺自己的地盘,扩大势力,雄霸一方。朱温便是这股势力中最大的一支,而且势力越来越大。

朱温又名朱全忠,小名朱三。朱温从小游手好闲,后参加农民起义军队伍。起义军占领长安后,黄巢派他去做同州防御使。后来,因唐王朝派军攻打长安,朱温便趁机投靠了唐王朝,被封为宣武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