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会走什么道路其实在于对自己的情绪,在于对未来的各种选择。对于外面世界的一切的美好,一切的复杂,都要靠EQ去领会。要用高EQ去看待一切的不公平,一切的美好。
在美国流行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事实上,IQ和EQ都很重要。只不过,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爆炸、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EQ更凸显其重要性。对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经理人来说,EQ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组织情商研究联合会主席丹尼尔·戈尔曼的研究认为,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你的精神状态都将对你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如果你被焦虑、恐惧、不满和敌意所包围,或者被不确定性和疑虑弄得不知所措,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将极其低下。相反,如果你能得到应有的激励、启发和指导,能够有好的引导,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和自我管理的效率都将大大提高。
因此领导者对员工的自我管理状况具有最终的影响力。如果说智商分数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则被认为是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及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指数,它更好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与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容易得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也更容易成功。
情商在人生发展中的成功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软糖实验”。这个软糖实验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缺乏控制能力,无论他的智商高或者低,也无法取得很大的成就;而那些小时候便有着很强自控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把握自己,创造辉煌。现实中成绩和成就出现巨大反差,究其原因是情感智商起了重要的作用。情商高的人能较快地适应周围环境,抓住机遇。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善于发现和适应领导者的愿望和要求,善于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人人都喜欢、都需要的人,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正如美国的著名学者丹尼尔·高尔曼所说: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情商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正是因为有了情商,人才能够在进化中逐步胜出,最终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生的成就最多只有20%归功于智商,而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具体说就是如何激励自己,不向失败低头;如何克制欲望,以期获得更大的收获;如何调动积极情绪,避免因沮丧而影响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化敌对为合作等。笼统地说就是成就高低取决于情商的高低。很多人在天资、受教育程度、机会等方面都差不多,但后来的成就却相去甚远,其根本原因就是情商的不同。情商高的人不仅在事业上占有优势,在人生各个领域都有优势,无论恋爱、交友,还是对游戏规则的把握,他们都能遥遥领先。
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成功人士以积极心态指导自己的一生。他们始终积极奋发,乐观进取,正确处理人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很显然,心态受一个人的先天情商的影响,但是人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并与多个成功定律相互紧密结合实施,即可达到成功的彼岸。
积极心态是由多个正面的特征组成的,如:信心、乐观、热忱、勇气、机智与坚持等。成功学中的17项成功法则包括:
1.培养积极心态。2.树立明确目标。3.培养有吸引力的个性。4.培养自信心。5.多付出一点点。6.培养进取心。7.充满热忱。8.增强自律意识。9.正确的思考。10.专心致志。11.富有团结合作精神。12.正视逆境与挫折。13.培养创造力。14.组建队伍——智囊团。15.保持身心健康。16.科学支配时间与金钱。17.培养良好习惯。
而高情商的表现是有很高的自我意识,能清醒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乐观且不会为恐惧担忧,能够很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感受,理解他人,因而容易产生利他行为。他们善于体察、表达、调控自己的情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很好地与他人协作共事。从而可以看出,高情商是成功的基石。
§§§第二节情商教育的案例
事情已经过去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很多家长都会在暑假的时候让孩子参加一些由企业或教育机构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在一次由一家企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中,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工作人员组织孩子们进行网球基本技能的学习结束之后,准备带着孩子们去参加游泳训练,结果到了游泳池清点人数时才发现少了两个孩子。可是在从网球训练馆出来的时候,明明一个孩子也不少呀。到底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暂时已经没有时间追究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到两个孩子。
煞费一番工夫之后,大家终于在当地警察的协助下找到了两个走失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已经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味地在那里大声哭着叫喊他们的妈妈。他们的妈妈很快赶来了。两位焦急的母亲满头大汗,都抱住正哭得非常委屈的孩子。负责活动的工作人员早已紧张得不得了,一个劲地在那里向两位年轻的母亲赔礼,并且为自己工作上的疏忽表示歉意。
一位母亲在孩子不再哭闹时,开始严厉质问工作人员,并且提出要向他们的主管表示严重抗议。主管很快就来了,他同样向这位母亲表达了歉意。但是这位母亲表示,一些口头上的道歉是不足以解决这件事情的。她提出自己的孩子在这件事上已经受到了伤害。主管知道这位母亲是想要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负责活动的工作人员更加紧张,因为她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份工作,如果这位母亲不肯善罢甘休,那她很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但是无论她怎样哀求,对方都表示必须要他们为孩子受到的伤害负责。在经过和主管的几番交涉后,这位母亲拿着几百元赔偿金离开了,而她手中牵着的孩子则一脸迷惑地跟着母亲离开了自己已经喜欢上了的几位小朋友。
另一位母亲先是耐心地安抚自己受到惊吓的孩子。等到孩子平静时,她柔声对孩子说:“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个姐姐刚才因为找不到你被吓坏了,而且十分难过,你应该过去亲一下那个姐姐,给她一些安慰。”孩子走到那位工作人员面前,像母亲安慰自己一样柔声安慰她:“不要害怕,事情已经过去了。”然后轻轻地亲了她一下。当主管询问是否需要一定的补偿金时,这位母亲笑了笑说:“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是吗?”
如果你也是一位母亲,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宽容、健康、活泼。其实教育孩子就如同培植树苗,如果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善良、宽容、乐观和智慧的种子,那孩子必定不会具备聪明的头脑和宽容的品质。记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缺乏情商教育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疼爱孩子那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了。
案例1:7岁的小华生性聪明好强。一年前双亲离异,小华随父亲生活。父亲脾气暴躁、作息时间无序,只能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教育等事情全都托付给爷爷负责。在一次打架中,小华把同学的门牙打掉了一颗,校长叫他爸给受伤孩子和家长道歉、赔钱。一回家,爸爸就把小华摁在地上准备痛打,爷爷挺身而出袒护他,爸爸只好作罢。
案例2:终日在外忙着生意和应酬的父母,把照顾8岁女儿花花的所有事情交给了从乡下来的保姆。对女儿的关注,仅在于每天早上出门前跟保姆的简单问询和交待。父母的疏远、保姆的告状,让幼小的她倍感冷漠和自尊心受伤害,继而对父母和保姆渐生怨恨。于是鬼灵精怪的花花开始了她的报复行动。损坏东西嫁祸保姆,有意捣乱致饭生菜咸……于是,他们家的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她却在一旁偷着乐。
案例3:3岁的安安是在外婆的宠爱之下带大的,安安养成了依赖、拖拉、无理取闹等习惯,爸爸妈妈决定送孩子去幼儿园全托,希望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得到老师的教导并能帮助她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但事与愿违,幼儿园一个班有二十多个孩子,老师无法特别关注安安。在全托的两个多月里,由于远离了亲人的细致关怀和贴身照顾,安安感到恐惧和不安。
子女在情感、经验方面的教育最需要的是父母,父母生下了子女就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的情商教育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没有其它的方式能够取代父母、家庭能带来的那种亲切、温馨的直接感受了。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近乎一种撒手不管的教育,物质供应富足但基本情感教育缺乏。它所造成的结果远不止培养了小华、花花、安安这样的问题孩子,它将给孩子们带来严重扭曲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