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爱是粒种子
11087200000040

第40章 表扬孩子要适度(1)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赞扬跟青霉素一样,不是拿起来就能用的,必须遵循适用的量,并注意可能产生的过敏性反应。对孩子的表扬也是这样: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这会使他们很有成就感,但是过多的赞美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得到赞美,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倍受打击,最终可能还会归咎于父母。太多的表扬反而会削弱称赞的力度,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所以,一定要记住:表扬孩子要适度。

§§§第一节适当的表扬和过度的表扬

表扬孩子的重要性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令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长辈的批评,而是那些难得的表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孩子们也不例外。表扬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常常要比批评大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一次小小的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

表扬是父母和孩子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父母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手段,表扬能够促进孩子良好行为的持续发展。

有些父母从来不愿意当着孩子的面赞美和夸奖孩子,也许是担心会产生副作用,让孩子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于是,为了让孩子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父母便经常在孩子身上挑缺点、找毛病。父母们认为优点不说不会出什么问题,缺点不指出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则认为这是应该做的,是正常现象。其实,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如果只有批评,缺少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任何意见也听不进去。所以,做父母的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这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事实上,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孩子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真诚而恰到好处的表扬,不但会使孩子快乐,而且会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的发展……既然表扬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做父母的又何必吝啬呢?

过度表扬孩子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与有些父母对孩子表扬过少相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就过多了。“与其责骂,不如夸奖”,受当前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的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目前已为许多父母所重视,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体现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夸奖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并且能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但是,随着赏识教育的日渐深入人心,有些父母又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每天将对孩子的表扬挂在嘴边,似乎这样就可以让孩子顺利成长。殊不知孩子一旦养成了只喜欢听表扬、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表扬的目的在于激励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有些父母过分表扬孩子,孩子对表扬就形成了过分的依赖,而对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

由此可见,父母过多过分地表扬孩子,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大量的溢美之词并不能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的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自我陶醉。如果孩子得到了父母太多的表扬,就会形成不愿意努力就想得到夸奖的心理。因此,遇到困难容易退却,缺乏信心,可能就很容易选择放弃。

二、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这样一来,孩子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三、过分的表扬会使孩子成为爱虚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很难纠正了。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长大以后之所以没能有所成就,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要在表扬孩子的同时给孩子指出不足之处。因此,父母对孩子最好是“严在面上,爱在心里”。

四、过多过分的夸奖,会带给孩子不必要的困扰。夸奖具有启发性和鼓励作用,但夸奖过多,会带给孩子压力,形成焦虑。所以夸奖要适可而止,应多用欣赏、交谈、聆听等方式代替过多的表扬。

罗洁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为了让她在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罗洁就不断地对女儿进行表扬。在家里,无论女儿做了什么事情,哪怕她只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取得了芝麻大点的成绩,罗洁也要及时地对女儿大加表扬一番。在和她下棋、玩扑克或者做游戏时,都要故意输给她,而且还不停地给予热情的表扬:“你真棒”、“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等,反正什么最好听,什么最让女儿高兴就说什么。当然,在罗洁的不断表扬下,女儿的表现也着实进步了不少。

但是时间长了,罗洁发现,如果她和丈夫不及时表扬女儿,或者表扬不能让女儿满意,女儿就会非常不高兴,甚至发脾气。令人担忧的是,习惯了表扬的女儿,根本无法接受他们一点点善意的批评。有时候,当女儿在学习上或者是在生活中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罗洁耐心地提醒她,也会惹得她非常不高兴。后来听老师说,她在学校里也如此。明明是她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非常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

罗洁女儿的这种表现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表扬形成了依赖,一旦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她就表现得很不适应。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第二节合理利用表扬和批评

批评和表扬的不同结果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适当的表扬与批评都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孩子优秀品德的形成。但是,怎样做才能做到适当呢?到底是该表扬学生,还是该批评学生,很难把握。

在一次物理小测验过后,课堂上吴老师把两个学生分别叫到跟前。

胡伟,本次测试成绩97分。这位同学平时表现很好,作业也很认真,成绩一直优秀。在老师和家长心里是一个很出色的孩子。这次,虽然他的成绩已经很好,但吴老师拿过他的卷子狠狠地批评了他。吴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计算题也能出错,才考了97分,白白地丢了3分。”吴老师几句话说完,胡伟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失望地低着头,回到了座位上。

陈浩,本次测试成绩也是97分。这位同学平时表现较差,上课不太专心,爱讲闲话,爱搞小动作,成绩中等。在老师看来,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了,经常被点名批评,少有表扬他的时候。在他看来,受批评是家常便饭,得到表扬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于是这次吴老师偏偏表扬了他,吴老师拿过他的试卷:“呀!这么难的题,你只错了3分,真不简单啊!今后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吧!”这时,吴老师发现陈浩脸上笑开了花,很是高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过了几天又进行了一次物理测验,胡伟的成绩退步了不少,而陈浩经过上次的表扬后,改掉了不少坏毛病,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经过和胡伟的单独谈话,吴老师才了解到,自从批评过他以后,他的思想包袱越来越重,以至于不能专心学习,才导致成绩的下滑。知道原因后,吴老师首先承认自己的教学失误,然后肯定了胡伟身上的很多优点,同时也肯定了他的学习成绩。

同样是97分,老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中不管孩子做了多少,其中也一定有值得肯定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不能只看到孩子错的那部分,并把错误无限扩大,而是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一些态度或者做法,这样的教育方法才是科学和有效的。

怎样表扬孩子才不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