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马嵬兵变
燃烧的篝火,发着荜拨的声响。
一把剑探入火中,剑上插着一块马肉,在火上烘烤一阵,拿剑的男子,举起肉放在嘴边,狠狠撕开了一口,饶有意味的嚼着。
对面,一个褐衫的文弱男子,蹒跚两步走来,蹲到火堆跟前。
“十八郎!”——
拿剑的男子忽然开了口。“尽管你我是同一个父亲,可是秉性却相去很远啊!”
寿王淡淡一笑,“当然,要不然父皇怎么会选你做储君?”
“只是一个空头名衔而已,如今又无所着落的远离抗敌前线。纵然一腔救国抱负,也无法转乾坤啊!”
寿王思忖一下,“太子似乎并不愿随驾如蜀?”
“十八年储君之位的磨难历练,三哥我以为已成熟了。眼见国破家亡,又岂能坐视不管?”
寿王似乎反应到什么,眼睛睁得溜圆:“莫非太子是要?”
“还是别说出来的好。”
太子打断他的话。
“我猜你十八郎也有许多话要说,你失去杨玉环也十几年了吧?你是折了胳膊往袖子里藏,不知道,你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
说着,太子递给他一块马肉,尽管没一点心思吃,却接住了。
“每每大典觐见,你见了她总能心平气和?外表如常?我分明能感觉到你的内心在痛苦呻吟……”
“你的情感,你的自尊,你的男儿血性,恐怕一天也不曾熄灭昏睡……”
太子站起,在呆若木鸡的寿王肩上重重拍了两下,坐到他身边。
“十八郎,我挑你和我一起掌管飞龙军,并非是毫无考虑。你想过没有?入蜀,就意味着放弃抗敌平叛。”
“嗯……”寿王支吾着。
“十八郎,父皇年迈昏庸,而你我正逢大好年华,父皇愧对了先祖,我辈则不能愧对列祖列宗。”
“所以……”
寿王越听越紧张,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不要单独走动!”——
玉环正要从屋内出去,迎面撞上寿王,他一脸紧张的叫道。
“十八郎,有什么话,直接对玉环说吧。”
玉环素来知道,李瑁虽柔弱,但心底敦厚,他来找她,一定是有什么事。
“玉环——不要单独走动。”寿王又重复一句。
“何出此言?”玉环心里一紧。
“外面很乱,你要小心。”
“乱?”玉环深吸一口气。“玉环岂能不知?寿王,大家一路走下来,又饥又渴,皇上不像皇上,大臣不像大臣。官不像官,兵不像兵。光昨日一个晚上,又逃走了几十名内侍。”
玉环看上寿王的眼睛。
“此时到处都是抱怨声。皇上也生出了绝望之想。你告诉玉环,该怎么小心?”
“寸步不离开皇上。不要单独走动。尤其与你们杨家人,要保持距离。对杨国忠的不满,随时都可能酿成事变。”
“事变?”——
玉环心里一惊,顿时领悟了情节的严重性。那是比挨饿受冻更糟糕的事!
“谁要事变?你说话啊?你为什么不说话?”一时间,她竟急了。
寿王不言,玉环缓缓低下头,只觉一丝冷风从后背吹过,她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颤。
“玉环的脊梁上冷飕飕的……”
“你要督促皇上,不要在马嵬坡逗留,尽快上路,尽快入蜀。”寿王道。
“为什么?”
“……言尽于此,玉环保重。”寿王十分为难的说。
玉环转脸看看不远处正在安睡的皇上,转脸对他说:
“为何不对你的父皇讲?为何只对玉环说?”
“对你讲,因为只能对你讲,或许有人想取代皇上,李瑁怕生出激变,故而来告知。”
“你说……太子?他要做什么?”从寿王的口气里,他猜测到了幕后的那个人。
寿王痛苦的摇了摇头。
“玉环,还记得曾经对瑁儿说的话吗?”
玉环点点头,思绪似乎一下回到往昔,“玉环说过,平安是福……”
“那就照着瑁儿的话做吧!李瑁愿玉环平平安安。”情急之下,瑁儿抓住玉环的手,一副急迫的样子。
停滞片刻,四目相望。
“玉环……玉环……”床榻上,皇上闭着眼睛一声一声呼唤着。
听到喊声,李瑁不情愿地松开手,缓缓退了出去,临走,还给她深深一拜。
玉环像是被霜打了,魂不守舍的走到皇上身边。
“三郎。”——
“谁啊?你刚刚在和谁说话呢?”
“哦,三郎,是瑁儿。他来探望陛下。”
“玉环,刚刚朕又做噩梦了,梦见四面都是墙……怎么都找不到你……”
玉环坐到床边,安慰一句:“陛下,只是梦而已……”
“对了,瑁儿说了些什么?”
“三郎应该了解自己的儿子。”玉环木然回道。
“怎么了,玉环,你好像话里有话?”
“没什么。”“寿王只是想劝三郎尽快离开马嵬坡。”
皇上年迈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光芒,似乎悟出些什么。
正要问,忽听窗外“噢!噢!噢!”噪杂成一片。
“什么声音?力士!”
“叫力士来!”
玉环心里一惊,似有种不祥的预感,也许寿王说的事变,此时,已经发生了。
驿站的木门打开。
力士慌慌张张进来。
“皇上!皇上!不好了!”
“怎么了?”皇上问。
“禁卫军士们在吼叫,在敲击刀盾。似乎是在宣泄不满。”
“是因为缺少食物吗?”
“皇上,老奴再去问问陈选礼将军。”力士蹒跚着出去了。
不知为何,玉环的心,此时狂跳不止,一瞬间揪起的疼起来。
她趴在皇上怀里,她一直以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