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11301400000016

第16章 绝对增值的紫砂器(5)

吴昌硕: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香补、香圃,中年字苍石、昌硕、昌石、仓硕,因得友人所赠古缶,故号缶庐、缶道人,别号朴巢、苦铁、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七十岁后又署大聋。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为吴派篆刻的创始人。书法、绘画、篆刻、诗词无一不精,绘画以篆书笔法入画,线条凝炼遒劲,气度恢宏古朴,浑厚苍莽。书法着力于《石鼓文》深研数十年,他写的石鼓文自出新意,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具风骨。

名作鉴赏

弧菱壶

清光绪1900年,高86毫米,底印“黄玉麟作”,盖印“玉麟”

篆体。此壶是黄玉麟精心力作,胎骨为优质紫砂泥,穹盖桥钮,壶身为菱形,与壶肩处有一优美弧度,耳把与弯流配合得体、自然,整壶包浆凝重、典雅、内敛,壶身由吴昌硕铭刻行、楷两面,“涌秋水篇试水冷泉,青山白云吾周旋”,加刻方印;另一面铭“庚子九秋昌硕为冰台八兄铭,宝斋持赠耕云刻”,两位大师合之佳作,确实不同凡响。此壶有一具藏于宜兴紫砂博物馆,但壶嘴已损坏。

清光绪,高240毫米,口径88毫米,底印“伯平制陶”,镌刻清末名家胡小楼。此瓶采用团泥,色呈葵黄,包浆凝重、自然,以蛋形为瓶,下设三足为虎足,大气非凡,特别令人赞叹的是上面的雕刻精美绝伦,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

胡小楼将吴昌硕的咏梅诗配梅花图一起镌刻,可见作者心思之巧、构思之稳,叫人击节。整器气势磅礴、飘逸,实为摆件珍品。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晚清慈溪县城人。

学者、诗人,工书法,宗二王,诣臻神妙,亦效陈鸿寿之举制壶铭刻,格调高古清雅,不逊曼生,赝品较少。

名作鉴赏

高柱础壶

清光绪年制,石制,赧翁铭,高80毫米,口径58毫米,底印“曼陀华馆”,把梢印“石”,唐云藏。壶身铭“久晴何日雨,问我我不语,请君一杯茶,柱础看君家,赧翁。”

任伯年:1840~1896年,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后改伯年,浙江山阴人(今绍兴)。其画形象生动活泼,别具清新格调,年未及壮,已名重大江南北,后得朱耷画册,悟用笔之法,虽极细之笔,必悬腕中锋,自称“作画如诗,盖足当一写字”。为海上画派之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历代十大画家之一。

名作鉴赏

瓢壶

清光绪五年王东石制,任伯年书,高99毫米,口径80毫米,把梢印“东石”,上海博物馆藏。壶身铭“石瓢,光绪乙卯仲冬之吉,横云铭,伯年书,香畦刻,东石制,益斋先生清玩。”

花卉提梁壶

清光绪年制,高165毫米,口径87毫米,南京博物院藏。壶身铭“稚仁足清玩,伯年并刻”,另一面刻菊花图。此件作品技艺、格调似出一人之手,形制亦较特别。

吴大:1835~1902年,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家,字清卿,号恒轩、斋,初名大淳,苏州人,后住上海,同治七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为龙门书院院长,1894年返乡后特别钟情宜兴紫砂壶,常请黄玉麟、俞国良、赵松亭等制壶。他在壶上书画,自己刻或请人刻,是20世纪初19世纪末扶持宜兴陶业的雅流人物。

名作鉴赏

平盖扁鼓壶

清光绪十九年制,高81毫米,口径74毫米,底印“斋”,盖印“支泉”,南京博物院藏。壶身铭“湘江水,洞庭春,松火新煎瑟瑟尘,癸已仲冬,东溪仿古。”

赵松亭,清末民初制壶名家,字九龄,号艺古斋,别号支泉、东溪。

诗画仿鼓壶

清光绪二十年制,高95毫米,口径87毫米,底印“斋”,盖印“支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壶身铭“渊其中,骏其色,是茶仙,有琴德,甲午东溪生书刻“,另一侧锓头陀与大葫芦,笔到意到,勾画入神,由吴大画。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

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及前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屡以己作在外国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尤以画马享誉中华,画风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一体,他在紫砂壶上留下墨宝,实在难得,极其珍贵。

名作鉴赏

奔马壶

1936年制,高120毫米,口径64毫米×44毫米,底印“吴云根制”,盖印“云根”。此壶造型奇特,壶身铭“飘然思不群,自莹老弟存留,丙子中秋徐悲鸿”,另一面为奔马图,奔马栩栩如生,矫健飞奔的样子跃然壶上。

饮马壶

1936年制,高80毫米,口径66毫米,盖印“蒋燕亭”。此壶造型为圆壶,材质为褐灰泥(很少见),壶身铭“静者心多妙,自莹老弟存留,丙子中秋徐悲鸿”,另一面绘刻马在草地水塘边低头饮水,神态安详,惟妙惟肖。

尹瘦石:1919~1998年,江苏宜兴人,自幼爱好书画,1933年进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学习陶艺和书法绘画。1938年抗战爆发后进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40年任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研究员。擅长中国画,作品清秀淡雅,但在紫砂器上留墨宝的不多。

名作鉴赏

倭角方型画盆

中华民国年制,柏寿制,尹瘦石画,高264毫米,宽264毫米,底款“柏寿“篆体。此盆四方倭角,盆内挂白釉,中间画一只丹顶鹤单腿站于芦苇塘中,题款“阳羡瘦石书作”,此画精妙清雅,文人气息浓烈。

江寒汀:1903年~1963年,常熟人,又名江鸿、庚元、石溪、上渔、寒艇。16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精心研习宋、元以来各家各派花鸟画。他笔下的花鸟鱼虫无论是双钩填彩,还是没骨写意,都信手拈来,随意挥洒,栩栩如生,形成清秀逸雅,色彩明丽的风格。

吴湖帆:1894~1968年,苏州人,初名翼燕,字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清初“四王”风格、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融水墨洪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

着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行世。

名作鉴赏

大石瓢壶

1948年,高86毫米,口径80毫米,底印“顾景舟”,“盖印景舟”。此壶在传统造型基础上追求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谐调秀美,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壶身一面镌刻竹叶及“湖帆”,潇洒疏落;另一面铭“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芮城兄属,吴倩并题。”

石瓢壶

1948年制,高80毫米,口径66毫米,底印“顾景舟”。此壶系与吴湖帆、江寒汀的唱和之作,壶身铭文“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题”,另一面为喜鹊登梅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38年出生,江苏南通人,着名画家。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他继承了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任伯年的画风,独创一派,在坚如屈铁、柔和清风的线条中体现纯净、坚韧、雄奇的美感。他在宜兴经常与顾景舟、蒋蓉、何道洪、汪寅仙、潘持平等合作。

名作鉴赏

扁腹壶

近代,高85毫米,宽175毫米,底印“景舟手制”,盖“顾景舟”,把下“壶叟”。扁腹壶形,转折衔接处皆以大弧面处理,圆润丰腴,厚而短的流,浑厚的把手,上有范曾书画更增怡然自得之感。

文人壶目前的市场价格较难判断,因为现在真迹书法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而且要将书画完美地留在紫砂壶上,则又多了一层镌刻的难度,不是一般陶刻艺人可以完成的,因此升值潜力较大。

在紫砂器上留下墨宝的文人还有不少,如刘海粟、谢稚柳、李可染、启功、韩美林、亚明、程十发、陆俨少、唐云、张大壮、宋文治、萧娴、林散之、陈大羽等,他们拓展了文人壶的新风,给紫砂器带来了别样的风情。

宜兴紫砂器发展到清康熙年,由于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皇室的喜爱和关注,特别是乾隆帝还在紫砂器上留了诗词文章。受到皇室宠爱后,地方官员在选择紫砂器贡品时,对紫砂器进行二次加工,增加皇室喜欢的装饰,显示皇家气派和风格,这就是现在存世不多的宫廷紫砂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首先,工艺复杂。不惜工本,装饰富丽堂皇、繁华,不计帑,极尽铺陈,显示了皇家气派和气度。工艺一般在光器作品上进行二次烧造。

其次,款式较多。皇家年号款:康熙御制、雍正御制、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皇家制定加工工房:荆溪自省、荆溪华凤翔制、澹然斋、恒有堂主人;内府指定烧造加工的作品:后宫秘制、内庭供奉、赏赐等。

第三,装饰风格纷繁。装饰手法有珐琅、彩绘(分底釉加彩绘和素面加彩绘)、粉彩、硬彩、勾金、描金、泥绘(有本泥绘画和彩泥绘画)。装饰内容一般是请名家画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卉等,有的则在作品上题写皇帝的诗词赋。

第四,挂釉仿宋代名窑,如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一般以钧窑作品为主,故称“宜钧”。

名作鉴赏

彩绘山水笔海

清康熙年制,底款“康熙御制”双框楷书方印。此笔海彩绘山三、宫廷紫砂器

水风景画,其画法度严谨,底蕴深厚,所绘之处笔笔精细,色彩逼真,画风有清初“四王”的风格。

珐琅彩绘牡丹圆壶

清雍正年制,底款“雍正御制”无框楷书印。此壶在红泥胎外挂黄釉,黄釉是宫中皇室所用之色,全壶用珐琅彩绘花中之王牡丹,更显皇家富贵高雅,特别是壶流孔为金钱孔,在其他壶中未见采用。

彩泥绘勾金望江图笔洗

清乾隆年制,底款“乾隆年制”椭圆篆体章。造型为马蹄形,身用彩泥堆画“望江图”,为清初四王的风格,并用金彩勾描,整器工艺精湛,气势不凡,画风洒脱,一派皇家气派。

贴荷花塘纹御制诗方壶

清乾隆年制,底款“大清乾隆年制”篆体大方印。此壶采用贴塑方法在壶三面、肩面、盖面装饰了莲塘图,画面深浅有致,莲花朵朵,姿态各异,莲花片片,互有掩映,颇得池中情趣,另一面泥书《御制诗》,并在壶肩边和底边绘有如意纹。

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此壶,但不少如意纹已脱落。

描金御制诗瓜楞壶

清乾隆年制,底印“乾隆年制”篆体方印。此壶身一面描金乾隆御制诗,另一面用金粉绘牡丹花,整壶富丽堂皇、端庄大气。

写金御制诗四方桥钮壶

清乾隆年制,印款“大清乾隆年制”篆体大方印。此壶身三面用金粉写乾隆御制诗,一面画山水图,壶肩描金回纹一周,盖面描金缠枝莲纹装饰。

粉彩描金花苞壶清初期制,底印“赏赐”椭圆写款。此壶在紫砂胎外挂粉蓝釉,壶身上用金粉绘花草图,因为在土中埋的时间过长,蓝釉异变成粉色,面筋也脱落了不少,“赏赐”款可见为皇家赏赐之用,壶流一弯冲天,大气非凡。

杨季初为乾隆宫廷工匠,擅长泥绘与彩绘器。

梅竹连心花插清乾隆,底款“杨季初”。此器为长颈、鼓腹造型,器身用粉彩绘梅花与竹枝叶,并用金粉描之将其连起,瓶口描金“御制”篆体二字。此器制作工艺极难,因为颈长140毫米,但直径只有60毫米,用围筒身的方法相粘在一起,并与鼓腹相接,高长颈不变形,非常难得。

粉彩描金花苞壶“赏赐”款梅竹连心花插“杨季初”款蓝彩珐琅勾金牡丹壶

清初期制,高122毫米,口径54毫米,底款“后宫秘制”篆体方印。壶造型为宫灯,壶身用蓝珐琅绘画十朵牡丹,并用金粉勾描,壶肩上绘如意纹一圈,底边处绘芭蕉叶纹一圈,颈部和足边画卷草纹,壶嘴口、盖口唇也用金粉装饰,盖面也画牡丹并勾金,壶流与把上也绘花。整壶繁华、富贵,不惜工本,尽显皇家气派和其风度,而且“后宫秘制”的款式也极为罕见。

御题诗望江图插屏

清乾隆年制,直径330毫米,厚5毫米,此为圆形插屏,一面泥绘望江图,意境深远,层次分明,笔意细腻,精妙之极;另一面用金粉写御制诗一首及“乾隆御制”方印,底印为“大清乾隆年制”。

泥绘山水诗文四方壶

清乾隆年制,高110毫米,口径46毫米。此壶造型方中带圆,壶身三面用本色泥绘远近山峰,并绘有庙宇、亭台、楼阁、长廊、柏树,在山树中忽隐忽现,意境深远,笔笔精细,不惜工本,另一面泥绘乾隆御题诗一首,书法极其工整、有力。

葛明祥为宫廷工匠,擅制宜钧作品。

宜钧双耳三足鼎式香炉清乾隆葛明祥制,高230毫米,口径170毫米,底印“葛明祥制”楷书方印。此器为紫砂胎,外挂绿釉,耳边与口沿有酱包釉,挂釉露足与底,造型仿青铜器,端庄大气,神韵极佳。

挂釉露足、此乃葛氏风格,此香炉为进贡之物。

泥绘山水诗文圆柱壶

清乾隆王南林制,高140毫米,口径64毫米,底印“王南林制”篆体方印。此壶造型为斜肩圆柱体,二弯流,壶身有力度,与环、耳、把相配协调,嵌入式平盖上泥绘卷草纹,塔顶钮,斜肩直筒身,简洁明快。壶身黑泥绘“长亭送别图”,意境深远,用笔细腻,山石树亭层次分明,笔法苍劲有力;另一面壶身用黑泥写小篆体诗一首。

王南林为乾隆时期宫廷工匠,擅长彩绘与泥绘装饰,制壶大气、古朴,文人气息浓厚。

宫廷紫砂器制作工艺精湛,由于皇家参与,故不计帑,制作繁琐,富丽华贵,尽显皇家气派,传世品大大少于瓷器和其他工艺品,目前很难定价,在各大拍卖中也极罕见。如藏友有幸收藏到,那升值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