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11301400000017

第17章 鉴定要诀(1)

每一个收藏者均想收到一件真品,而且具有价值潜力的真品,因此收藏者必须要有识别能力,就是要精于鉴定。紫砂器也不例外,要识别什么是老壶,什么是新品,是否名家本人所制器物等。

其实,要正确地鉴定紫砂作品,必须要综合分析,从“看”、“摸”、“听”、“嗅”四个方面着手,认真分析材质、练泥及烧造工艺、作品当时的工艺风格及相关艺术特征,以及印款特点、磨损及包浆的特征。

一、“看”的要诀

收藏者可以通过看来辨别紫砂器的材质、练泥烧造工艺、工艺风格和相关艺术特征、印款特点、磨损及包浆的特征。

1.材质鉴定

如前所述,紫砂矿是2亿年前由于地壳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它是“岩中岩”、“泥中泥”。所以不同时期挖出的紫砂矿其化学分子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明正德至清顺治、康熙年间的材质,雍正、乾隆朝至嘉庆、道光年间的材质,清末至中华民国的材质,“文革”前后十年的材质,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材质,其特点均有明显的区别。

最关键的是,这些材质具有不可仿造和替代性,所以紫砂器鉴定的关键首先是对材质的鉴定。

(1)明正德至清顺治、康熙年间的材质特点

原矿砂为主,常拌有杂砂及金砂,少量的拼砂与铺砂。

肉眼可见表面不平整,内含颗粒较大的砂粒和石英粒,如砂星点点。

肌体感粗糙,有些含有杂质,表面大多无光泽度,色泽深沉,以深古色、黯肝色、朱砂色、冻梨色、松花色、豆碧色、葵黄色、淡墨色、轻赭色等为主。

(2)清雍正、乾隆至嘉庆、道光年间的材质特点

以原矿砂为主,常用拼砂,少量清砂,至嘉庆、道光年间有铺砂。

肉眼已少见表面凹凸不平器,但在20倍放大镜下,可见表面不平整,有波浪纹,内还有白星点点,但颗粒较明代小。

肌体感不太粗糙,基本无杂质,表面有光泽感,较柔和、滋润,至嘉庆、道光年间则包浆较重,主要是天青色、深紫色、浅紫色、朱砂色(艳而不鲜)、冻梨色、鹅黄色等。

(3)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材质特点

材质还是以原矿砂为主,但常用拼砂和调砂工艺制胎。

器胎表面在40倍放大镜下,能见平面有波浪纹,但波纹不强,内还有小颗粒点点白星,但泥中还有细小红星。

肌体平滑,表面光泽度强,但柔和、滋润,容易形成包浆,色呈朱砂色较鲜,以深紫色、浅紫色、乌泥色、浅黄色、墨绿色为主,另有一器双色,已少见黯肝色,无天青色。

(4)“文革”前后十年的材质特点

原矿砂品种少,一般以紫砂为主,拼砂与调砂也较少。

肌体平滑,无粗糙质感,而且滋润感较差,“文革”中有些名家制壶材料中拌有黄金砂,有砂质感,大多颜色为普紫,其他颜色较少见。

(5)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材质特点

优质原矿砂已很少,大大不如中华民国以前的材质。表面光滑、细腻(但透气功能差),胎内在40倍放大镜下观察,已无白星点点,优质材质能见一片光亮。

为了增加肌体质感,采用人工调砂来增强,为增加器皿色彩,常用工业调色剂来增色。作品颜色虽不少,但大多不是原矿砂之天然色彩,故作品往往缺少质感。

2.练泥与烧造工艺鉴定

(1)明正德至清顺治年间特点

练泥是将矿砂自然风化后,在石臼内用木杵椿之,然后用20~30目的筛网筛滤,再将筛选出的矿砂放在水池内浸泡数日,然后将泥料放在地窖阴湿处陈放备腐,制胎前用木棰捶打成熟泥,方可制胎,故紫砂胎为20~30目粗矿。

作品成型阴干后放在面积较小的龙窑内,用松枝、树枝烧造。

在明正德、万历早期,一般放在缸、坛边一起烧造,故紫砂壶身一定沾有釉斑。李茂林发明了匣装烧造工艺后作品不见沾釉斑,这是烧造工艺的一大改革。

由于烧造的火焰由窑工用眼观察,而且窑内温度中间与旁边不一样,故有的作品烧造火候适宜,则成品质量好;有的作品烧造温度偏高或偏低,则出窑成品有气泡或色泽有差别。所以,明代作品制作工艺好、烧造温度适宜者,就很为珍贵了。

(2)清康熙至嘉庆、道光年间特点

练泥一般用石磨对已经过风化的矿砂进行加工,然后用50~60目筛网筛滤,较细矿砂放在水池中浸泡,再将泥料放置地窖阴湿处陈放备用,使用时取出进行锤炼使之成为熟泥。

成型器放在较大的龙窑内,用松杆与树枝烧造。由于龙窑稍有改进,较明代龙窑更合理,而且窑工的观火水平也有了提高,能较好控制温度,冷却时间延长,所以作品色、质较好,基本无气泡现象,很少有窑变现象产生。

(3)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特点

练泥用驴石磨和电磨进行,然后加工粉碎,再用80~100目的筛网筛滤,最后将矿砂进行锤炼后备用、制胎。

烧造一般放在50~100米的龙窑内用树干、树枝进行烧造。但在1932年,紫砂艺人张兰舟、张良金兄弟发明倒焰窑,它和龙窑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设备费用低、适合小规模生产的优点,并可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而控制温度高低,所以作品出窑基本没有色差。

(4)“文革”前后十年间特点

练泥采用练泥机和球磨机等设备加工矿砂,而后发展到了轮碾机、压滤和真空练泥机等成套连续化生产线,故加工后的矿砂已经达到了120~140目,透气性大大降低。

1965年,由江苏省轻工业厅设计了隧道窑,它具有产量大、质量高、节省燃料、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它的传热方式分明焰式和隔焰式两种,能源可采用煤、油、电三种。

(5)20世纪80年代至今特点

1987年底,矿土加工已普遍采用湿式粉碎、笼式粉碎、轮碾机粉碎、雷蒙机和球磨机粉碎等方法,练泥采用搅拌机、卧式练泥机和真空练泥机等设备,效率大大提高,但将矿土变成粉末,透气功能与肌体效应基本不存在,使紫砂器失去了最重要的原味。

烧造主要采用隧道窑和推板窑,燃料以煤气为主,生产周期短,缩短了烧造时间和冷却时间,外表质量好。但笔者认为,由此造成紫砂器内在质感已大不如前,紫砂器的透气功能和保健功能被大大地破坏,其独有的韵味也不复存在,就如很多藏友讲的:“新壶不耐看,老壶有丰韵”。

3.各时期的工艺风格鉴定

(1)明早期紫砂壶工艺特征

首先,这时的紫砂壶符合明代陶器制作特征,壶体器形硕大,采用全手工捏作而成,壶体上下相接成器,相接处留有指螺纹,与“腹丰尚现节腠”之说吻合。制作时,壶上半部用手在内托之,外先用木板拍打成型,再用竹片进行精细修平,故表面留有竹片纹;下半部逐步收敛,壶嘴用全手工捏制,表面留有指螺纹,提梁也是捏制而成,再用竹片精修;安装采用镂塞法与壶体和壶肩相接,接口处略加修饰,有的在嘴下部用泥片贴花和壶身相接。壶盖为大平盖,壶舌与壶盖面相接而成,不精修,壶钮捏作柱形,与平盖相连,壶底用手工捏成,与壶身下沿相接为底。成品与缸、坛放在一起烧造,故壶底处会沾有釉,壶身也沾有釉斑。因一般均为出土之物,故器身有土粘附。

典型作品

捏作提梁壶

此壶为时大彬早期仿供春壶,底到钮高194毫米,连提梁高300毫米,口径93毫米,底竹刀刻“大彬“楷书,是时大彬在游娄东之前的作品,制作工艺符合紫砂壶早期制作工艺。

(2)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制作工艺特征

此时期为紫砂制作工艺的成熟期,是时大彬在游历娄东时和当时着名文人王世贞、陈继儒等交往,与闻琅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后开始多作小壶(但容积也均在500毫升以上),以便更加适应文人阶层追求淡雅超俗的审美风尚,同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一整套合理而完备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奠定了中国紫砂器的地位。其制作工艺有以下六大特征。

第一,圆器以捏造车坯为主,壶内壁少见指纹,而略留下竹刀刮削的痕迹,方器以泥片镶接而成,但方器较少。

第二,壶流与把均采用镂塞法与壶身相接,接口处已进行修饰,但不够精细。

第三,造型简洁、古朴、大气,以直流为主,略向上翘,挺拔,独孔。

第四,壶把以耳形为主,而且较大,便于把握,壶流与把往往雕刻龙纹。

第五,圆器为主,也有仿生器,以捏塑、堆贴装饰作品,还有佛像作品。

第六,壶身不见铭文,只有明末陈用卿在壶上铭刻草书,壶底铭刻诗文者以惠孟臣为主。

(3)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工艺特征

清康熙年间制壶还是以捏造车坯为主,雍、乾年间制壶,圆器以印膜车坯为主,方器以打泥片镶身筒为主,筋纹器的筋纹以工具或手指划刮为主。

康熙时期,制壶大师陈鸣远除了仿明古器的作品外,还开始了制作仿自然器与象生器作品。

清代将紫砂器的装饰工艺推向了繁荣期,装饰工艺除了在壶身镌刻书法与底印之外,还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空、描金等技法,并开拓了宜钧作品的造型与釉色。

由于皇室的参与,此时的紫砂作品从简朴、古拙演变成了豪华、精巧、富丽堂皇,从而尽显皇家气派与风范。

紫砂造型种类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房用品、酒具、仿青铜造型器、各种造像、瓶、尊等摆件层出不穷,所谓因器思变,因需创变。

(4)清嘉庆、道光年至清末年间工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