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11301400000005

第5章 朱泥壶的鉴别和保养

明、清时期的紫砂陶,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茶具,即所谓“阳羡茗壶”;再一类是陈设品,有文房雅玩、瓶类、香炉、仿自然食物摆件(花生、核桃、白果等);另一类为雕塑作品,如佛像、人物、动物等。当今的紫砂陶器皿造型更是千姿百态,色泽雅致洁净,品种丰富多彩,主要品类有茶壶、花盆、餐具、文具和雕塑陈设工艺品等,其造型达2000多种,真可谓是一个洋洋大观的陶艺世界。

一、按作品年代和艺术档次分类

1.历史作品

明、清、民国各名家的茗壶及其杂项(文房雅玩、雕塑佛像等),均为不可再造的传世品。

2.特艺作品

即民国以来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者制作的特种紫砂工艺品,如茶壶、紫砂雕塑陈设品,此类作品泥质优、数量少、工艺精。

3.中高档紫砂陶器

即工艺美术师以下职称制作的作品,包括茶具、咖啡具、各类花盆、花瓶、文具、蒸煮餐具、象形餐具、各式雕塑壁饰、浮雕刻字挂盘等。此类作品创新较少,缺乏作者自己的风格特征,但制作工艺也较精湛。

4.仿青铜器

如仿古铜樽、酒具和各种陈设摆件,此类也是较难能可贵的作品。

5.普通产品

如一般工匠制作的壶、杯、盆、瓶等紫砂陶器。

二、按造型式样的来源与外型分类

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它的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第一,仿古代铜器。如彝、鼎、樽、爵等造型。

第二,仿古代陶器。如彩陶、觚、瓿等造型及秦砖、汉瓦的纹样。

第三,仿古代器物。如秦权、玉器、钟、鼓等造型。

第四,仿瓜果、花木形象或加工变形的造型。如莲蓬、荷花、桃果、柿子、葡萄、松段、竹段、竹叶、梅花等造型,常用浮雕、半浮雕的手法装饰应用。

第五,仿实用器物借形改造的造型。如玉笠、柱楚、斗分等。

第六,各种几何图案。包括各式圆器、方器以及菱花、葵式等筋纹器。

几何形体造型是根据球形、筒形、立方体、长方体及其他几何形状变化而来的,俗称“光货”,其造型讲究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可细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类。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壶体、流、把、钮的大小、曲直、比例要匀称、恰当,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线条柔和,如掇球壶、仿古壶、汉扁壶等。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并要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几方形必须口盖规矩划一,任意转动壶口都要与盖准缝吻合,如四方桥顶壶、砖方壶、六边型壶等。

自然形体是取材于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再加以比拟,最能代表作者的匠心独运,以造化为师。因为它的造型带堆贴和浮雕,俗称“花货”。花货主要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利用自然形态的变化来造型;另外则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部件,如壶的嘴、把、钮。设计花货要体现自然美,并要符合合理的使用功能、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代表作品有鱼化龙壶、云龙壶、竹段壶、梅花壶、南瓜壶等。

筋纹器造型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使其结构严谨、制作精巧。

其特点是将形态分成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成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其筋纹随着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囊线条纹理清晰,制作精工,壶口盖准缝任意调动均能滑爽吻合,代表作品有合菊壶、瓜楞壶等。

三、紫砂壶的成型方法

紫砂壶造型多样,即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处理壶各部分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形式等,其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重复的方法。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就是用大小不同的同类体形成长短不一的同类线条来设计造型。如掇球壶是以大小不等的三个圆球组成;双线竹古壶是用性质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弧线组成,并配以竹节堆雕装饰,使整体既统一又变化。

第二种,是对比的方法。即在变化中求统一,就是两个极端组合在一起,形成对比。如利用线条的曲直、长短,体形的大小,壶面的宽窄,空间的虚实,泥色的明暗等对比手法,使壶之造型变化丰富,生动活泼。

第三种,利用附件的变化。如盖、底、足、嘴、钮和把的不同变化,使壶之造型不断变化与丰富。

紫砂壶的传统成型方法是通过手工操作,采用泥片镶接成型。

运用此方法,圆器常用打身筒工艺、方器则用镶身筒工艺制作。

打身筒操作程序

①打泥条:打成符合壶型要求的泥条;②打泥片:打出所做器型的口、底和身筒之泥片;③围筒身:把做身筒的泥片圈成泥筒,调校端正;④打下半身筒:收口后成器皿的下半身形,打底粘接在底部;⑤打上半身筒:逐步收口,到口径符合要求,再接口满片;⑥理身筒:用薄木牌子旋压、旋搓,或按,或提,把空心坯体转成各种轮廓曲线,待身筒湿度晾至一定程度,然后加颈、加足,以完成整个壶身;⑦弯嘴:按要求用泥料搓弯壶嘴;⑧弯把:用泥料按要求搓弯壶把;⑨做盖:将规车画出的盖片和虚片粘接制成壶盖;⑩搓的:用工具搓成壶的;装的:将的装在壶盖的泥坯上;装嘴:在壶身筒的中心取一端装嘴,使壶嘴与壶成一水平线;装把:

在嘴的另一端装上壶把,壶把与壶嘴要成一直线;啄嘴:用尖刀(竹制或铁制工具)整理壶嘴与壶体的粘接处,使之圆正整齐,不留痕迹;修把:使把与壶体粘接处光滑干净;成型:用各种工具把坯体理削规正,周身压光匀和,整壶完工。

镶筒身操作程序

适用于制作方器或其他几何形状的造型,是紫砂制作独有的工艺。①打泥片:打出所做器型的口、底和身筒之泥片;②裁泥片:

裁出与器形吻合的泥片;③镶身筒:把裁好的泥片用脂泥将泥片先粘贴镶接;④上底:在壶身上壶底;⑤上满:翻过身来,用脂泥粘接壶的满,待身筒晾至一定硬度,然后加颈加足;⑥镶嘴:用脂泥把两块泥粘成壶嘴;⑦切把:用一块厚泥按要求切成把;⑧拍身筒:

在加工好颈、足的壶身上再一次整形,力求规整,这是方器特有工序;⑨做盖:把准片和虚片粘接成壶盖;⑩装的:将的装在壶盖的泥坯上;装嘴:在壶身筒的中心取一端装嘴,使壶嘴与壶成一水平线;装把:在嘴的另一端装上壶把,壶把与壶嘴要成一直线;开口:

用刀在壶上开出壶口;成型:壶体四周用明针修整压光,整壶完成。

壶的附件主要有口盖、嘴、把、的(钮)和足5个部分。

口盖又可分为三种:一是嵌盖,有平嵌盖及虚嵌盖之分,要达到“盖唇缝无丝发之隙者属上品”;二是压盖,有方、圆两种,要求壶盖直径大于壶口面外径,称“天压地”;三是截盖,把整形体分割成壶盖和壶体,如梨式壶、秦权壶,此盖要造型简练,整体感强,大小适合,外轮廓线也要互相吻合。

壶嘴可分为五种: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流。

把的形式有端把、横把、提梁。

壶的的形式有球形、树桩形、桥形、牛鼻形、瓜柄形和肖形动物等。

底足则有一搽底、加底和钉足。

一把做工精湛的壶必须壶身和嘴、的、把、底足均要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大方、稳重得体。壶嘴出水线条成束,收壶流水即收,握把舒服、力度适中,盖口缝隙约0.3毫米(3丝),壶嘴、的、把须在一条直线上。

流又称鸭嘴,常用在壶口较大的直筒形款式上。实际上,流就是在壶口一侧附加一个半漏斗状的装置,其形式简单,有如直口杯,在口沿上处理成塌出一块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