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产品
11322400000027

第27章 大产品时代(1)

对最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大产品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时代,超载的信息、“横行”的智能设备、无穷无尽的新应用、目不暇接的多元化娱乐内容……但不幸的是,这样的“丰饶”必然伴生着相应的颠覆;对传统的创新者、那些既得利益者来说,这又是最坏的时代,他们不得不日复一日地面临创新者的窘境,甚至灾难。

拥抱大产品时代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为大数据着迷,甚至疯狂——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分析和应用数据的伟大时代——这使得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和条件,广泛和深入地获得并应用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在此之前,这样的场景曾被诸多未来学家以及科学家预见过,现在,当初的憧憬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就像云计算一样,大数据也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成为每一家组织机构的标配。“大数据”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并让很多常态化的认知、判断、思维定式、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形成全新的面貌和演进方向。

毫无疑问,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为商业社会中涌现出的诸多颠覆性的改变提供了力量来源。

在诸多被大数据改变或是驱动的变革中,以数据驱动的产品(Data-drivenProducts)可能是距离普通消费者最近的一类。这种新形态的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大数据的影子随处可见:在产品设计以及研发阶段,基于海量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1]能够让产品原型尽可能地去迎合消费者,从某种角度上看,这其实就是“消费者”所做的产品设计;在产品营销阶段,产品运营者可以在精准营销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实时获取各个渠道的营销效果,以及反馈,进而,再据此对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实时进行针对性的快速改进,完成迭代式创新的闭环……因为大数据的介入,用户或者说是消费者,已经深度参与到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之中。对产品而言,这个小小的改变意义重大。

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多地切身感受到了这类新产品的奇妙之处。它们的亮相往往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喜欢和“颠覆”、“破坏”这些有力量的词汇建立相关性,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能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它们的造势能力,你很难幸免;它们的外观算不上出色、功能算不上强大,出身更算不上名门,但却总能有那么几点智能性,似乎就是为你量身打造,让你欲罢不能;它们的制造工艺足以跻身世界水平,至少不会让人感到粗糙和缺乏诚意;它们大多是平台式的“容器”定位,给消费者足够的折腾余地;想买到它们并不容易,它们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出售,而且限量,你需要钱,同时也需要资格,甚至是运气;在拥有它们之后,你可以轻松地在各种专属社区中获得归属感,你会把这种感觉约等于满足感甚至幸福感……从表面看,诸如横空出世的小米手机、特斯拉的电动车、乐视的超级电视、藏身于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微软智能机器人小冰之类的产品,它们和传统的创新型产品似乎并无很大差异,但在表象之下,这些产品同时还具备以下特点:

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求极致的工业设计和制造工艺;尽量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专属感;纯熟掌握体验式营销诀窍;高度自主控制下的销售渠道;平台化特性。

在上述这些特点中,只要某件产品拥有其中的至少一项,那么就可以被称为“大产品”。大,其实就“大”在了这些新的产品属性上。在大数据如火如荼的时代,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产品”涌现。

接下来的问题顺利成章,对一位产品经理而言,他到底该怎样理解“大产品”?并且,他要如何重新规划他的产品路线图?

·注释·

[1]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在获得网站访问量基本数据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访问网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络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产品经理的涅槃

产品经理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做好迎接大爆炸颠覆的准备。大爆炸颠覆是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的全球研究总监保罗·纽恩斯和特别研究员拉里·唐斯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当前新产品创新的速度和节奏在加速,而且加速度还在不断变大。

在大爆炸颠覆到来之前,往往都会出现一个奇点。什么是奇点?按照未来学家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TheSingularityIsNear:WhenHumansTranscendBiology)一书中的解释,奇点是无形的、无限小的一种存在,是能量汇集之处,也是宇宙的初始之处。当然了,按照当下的时髦说法,你也可以把奇点近似地理解成风口。

产品经理们必须尽可能地离奇点更近。其实,认真地观察下四周,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早已经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全球一体化的步伐迅速加快,使得全球的水平分工越来越专业化、模块化,这让新产品可以非常快速并且精准地配置产业中的各种资源与零部件,由此组合成新产品,而你可以只做你最擅长的事。

开源软件[1]以及其众包[2]、众筹等双边、多边市场的“共创经济”越来越深入人心,这让贾跃亭口中的“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场景,有了非常具体的实现模式,并且很多公司也正在这样做。

原型产品(Prototype)的创造成本和制造成本越来越低,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要低,3D打印[3]技术的流行就是此类趋势的鲜明例证,这进一步就带来了低成本的试错,以及低成本的营销和销售,甚至是低成本的运营。在“共创经济”走向繁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新的原型产品的开发,还是各种产品测试,以及对改进意见的反馈和修改等过程,也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再加上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类社交平台的广泛普及,而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快速。

大环境的种种变化,的确帮助产品经理们消除了他们曾经不得不面对的诸多障碍,但与此同时,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而且需求变化太快,必须找到应对之策。大家在实践中发现,迭代式创新的方法论非常实用,能够很好地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传统的产品开发,多为“瀑布式”,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一般都是在市场需求调研、定位分析、成本预算、策略规划等环节进行完之后,才会开始正式的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等环节。毋庸置疑,这种严谨、紧凑的开发模式,的确能够在确定市场环境下换取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品。但对于一个大爆炸颠覆的创新环境,这样的老套节奏必定很难跟上时代变化。在迭代式开发的体系中,整个开发工作被组织为一系列短小的、短周期的项目,每一次迭代都包括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类似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中用于解决最优化的搜索启发式过程。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微”的种种优势,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大多数目标用户都能够得到满足。

从这个角度看,迭代开发战略更像是对产品经理理念层面的一种调整,从之前的“用我的产品去匹配用户的需求”,变成了“用用户的需求来引导我的产品”。所谓的“大产品思维”,简单来说,主要阐述的就是这个理念的改变。为应对这个时代的特点,产品经理们必须要换上以迭代战略为基础的“大产品思维”模式,同时还要掌握如何创造一个“大产品”的方法论。

墨西哥有句古老的谚语:“跑得太快,请等等灵魂。”这句话与当下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公司大爆发的时代背景非常契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做产品,大,正是产品的灵魂。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正在大步踏入大产品时代。对产品经理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注释·

[1]开源软件:全称开放源码软件(Open-Source),它被定义为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