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11338300000053

第53章 货币信贷与金融市场(8)

由于异地上市公司可能拥有和控制着多个法人实体,对这些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实施有效的控制,应当是异地上市公司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部执行方面,要求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建立公司内部审计稽核机制,建立内部信息沟通制度,加强对各个控股子公司的控制,防止上市公司在子公司层面出现担保黑洞和资金黑洞,防范发生子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后不能及时披露的风险。从外部监管角度来看,应当集中监管力量,力求少而精地加强现场检查力度,通过深入细致的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在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漏洞,以及公司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就发现的问题要求其整改,通过披露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和公司的整改措施,使公司的不规范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从而对公司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压力,然后再通过检查回访,进一步督促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有效实施,从而实现以监管促其规范,以规范促其发展的目的。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与有关部门的监管协作机制

2003年8月,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对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制止大股东占用和违规担保、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遏制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资金被其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等行为的发生;2005年11月,证监会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且担保行为发生前必须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明确了银行方面谨慎审查的义务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遏制了发生违规担保的可能。从监管实践来看,各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多管齐下,是有效防止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良方。因此,从外部监管角度来看,需要证监会和银监会、工商管理局、海关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协作机制,从而实现方便、高效地查询上市公司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资金往来和股权关系等目的、为监管人员判断、掌握上市公司潜在的违规行为的迹象提供便利。

(五)充分发挥证监会派出机构协调部作用,进一步完善辖区监管责任制按照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异地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责任部门是该上市公司注册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而非该上市公司主要资产经营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异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量上市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控股股东遍布全国各地的情形下,单独依靠注册地证监会派出机构的力量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上市公司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揭示、早处置的监管要求,不能实现防范和化解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监管目的。因而,需要在现有的辖区监管责任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证监会派出机构协调部的作用,建立各派出机构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综合监管体系,并协调相互之间高效开展工作,确立上市公司注册地及其主要资产经营地两家派出机构的A、B角监管责任制制度,全方位关注各自辖区内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公司的经营状况,真正做到对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的有效监管。

(六)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应急反应机制

上市公司一旦发生重大违规行为,将会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公司亦有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最终遭受损失的是广大的社会投资者。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行政托管在内的风险防范处置紧急反应机制,一旦公司出现重大风险预兆,立刻启动分等级快速预案,将风险控遏制在萌芽状态,将损失降到最低。具体可以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制度。

1.高管人员变动预先报告和控制制度。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变动的控制,防止公司控股股东在敏感时期撤掉“不听话”的高管人员、换上自己的“嫡系部队”、防止公司在“内部人控制”的管理格局下被控股股东抽取利益的情形发生。

2.大额资金往来报告和控制制度。公司在一定标准之上的大额资金往来应当在事前和事后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结合公司日常经营状况,掌握和判断公司的资金往来是否属于正常的业务活动,及时制止转移上市资金的行为。

3.大额资产处置、交易事先报告制度。对于一些虽未满足信息披露标准,但可能会对股份公司经济利益产生实质影响的大额资产处置、交易行为,采取事先报告制度,防止公司控股股东利用资产处置的手段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掏空上市公司。

4.核心岗位控制制度。对于出纳、印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授权、管理与控制等核心岗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公司可能产生的风险。

5.股东权利强制托管、限制制度。通过限制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投票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选派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参与权,防止和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风险进一步蔓延。

6.行政托管制度。按照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05]34号)第2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处置本地区上市公司风险的责任,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风险处置应急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上市公司的经营秩序、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必要时可对陷入危机、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组织实施托管。因此,在上市公司存在可能爆发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社会稳定等风险时,及时启动行政托管制度,以控制上市公司风险的蔓延、维持上市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七)拓展监管视野,强化监管手段

在监管实践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形:公司的一些大额资金往来对象较多,并与其实际控制人及其下属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因公司之间的交易行为存在法律形式上正当的交易背景而不能认定其资金往来的性质。另外,公司控股股东以自身较大的资产实力容易与其利益相关的市场主体达成某种默契或利益安排,在该种情形下,其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正当的交易背景下与该利益相关方达成的交易行为更难查证其真实目的。因此,需要在监管实践中对发现的监管疑点保持合理怀疑,并大胆假设隐藏在线索之后的真实背景,在此假设下,积极拓展监管视野,强化监管手段,小心求证,取得支撑怀疑和假设的确凿证据,有效查处控股股东利用其关联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变相拆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资金价格,其变化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还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利率在整个金融产品系列中起着一种“价值中枢”的作用,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利率水平的不断下降,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增加了公司业绩,从而提升了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目前我国的利率处在历史最低水平,已进入低利率时代,从中长期看,利率再次下调的空间已很小,而上升的可能性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研判利率走失对企业制定投资战略和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非常重要。

一、利率决定理论及基本决定因素

在经济学文献中,代表性的西方利率决定理论有:局部均衡利率理论和一般均衡利率理论。

局部均衡利率理论是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法得出的利率理论。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考虑商品市场或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局部均衡利率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是“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

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厂商的投资为资本的需求,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和使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变量,即如果储蓄大于投资,资本供给大于资本需求,则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是使用货币的代价或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就是某一时刻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由货币当局控制;货币需求就是人们为满足交易、预防和投机等动机而持有货币的欲望。均衡利率就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我国利率走势分析

南京证券宁夏分公司刘忠川

需求时的利率。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总投资和金融投资者持有的投机性货币共同构成资金的需求,而居民的储蓄和银行创造的信贷共同构成资金的供给,当可贷资金供求相等时,均衡利率水平也就决定了。

一般均衡利率理论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来研究利率的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法系指社会中某商品价格不仅决定于该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而且还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与价格。因此,利率不是在单个的商品市场或货币市场上被决定,而是由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的。

上述西方利率理论,强调了在市场经济中一些在利率决定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但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何况利率的波动主要来自经济因素的作用。因此,要对利率的决定作出较为全面的说明,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影响利率变动的实际因素。

第一,经济周期。当经济周期处于景气阶段时,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一般会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上升,而企业利润的增加会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收入的上升也会带来其消费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景气度提高,企业和居民对货币的需求上升,对银行的信贷需求也随之增加,这样,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上升导致了货币供求的失衡,其结果最终会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相反,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和居民收入的下降,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减少。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减少,企业和居民对货币的需求会随之下降,对银行的信贷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会使得货币和信贷资金出现供过于求,最终推动利率水平下降。

第二,利润的平均水平。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由利润率高低决定,但决定利率的利润率不是单个企业的利润率,而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平均利润率。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如果太高,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一般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同时,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如果太低就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因此,利率总在平均利润与零之间上下摆动。

第三,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当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供求双方的竞争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当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竞争的结果必须导致利率下降。

第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通过所掌握的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以此来调控经济,使经济运行达到预期目的。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之一,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下降;反之,中央银行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

第五,物价水平。从利率与物价的关系看,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同期物价变动率,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利率与物价呈同向变动。当物价上涨率较高,通货膨胀必然引起货币贬值,为了弥补货币贬值损失,必须提高利率。

第六,国际经济形势。在开放经济中,国际经济形势对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国际利率与汇率两方面。国际利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引起国内利率的变动,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高,则资金流出,国内资金供给小于需求,迫使国内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低,则资金流入,国内资金供给大于需求,从而诱使国内利率下降。从汇率的角度来看,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利率的变化。例如,当外汇利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如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从,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从而使本币相对充裕,国内利率下降;反之,当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时,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增加,本币供应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迫使国内市场的利率上扬。

决定利率即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

二、我国利率走势分析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自从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在1998-2001年间,年度经济增长率基本上在7%-8%之间波动,并且1999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均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但是,进入2002年以后,这种增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不仅呈逐季加快的趋势,而且到2003年一季度,增长率水平更是达到了9.9%,二季度由于“非典”影响有所下降,上半年也达到了8.2%,这与前几年相比显然上了一个台阶,经济增长逐渐加速的势头十分明显,这说明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我国自1998年以来采取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累积性结果。由于这轮经济周期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启动期和调整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和自主性增强。既不存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也不存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此,国民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局面仍将保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