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珍禽养殖技术
11459200000008

第8章 乌鸡(1)

(第一节)概述

乌骨鸡,又称泰和鸡、药用鸡、绒毛鸡,俗称武山鸡,属于家鸡的一种,分类学上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原产于我国的江西省泰和县。是我国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它以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历来称誉世界。

一、药用价值

乌骨鸡能除崩漏带下一切虚损诸疾,即对腰酸腿痛、遗精、虚损、小儿下痢和多种妇科疾病均有一定疗效。以这种鸡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着名中药“乌鸡白风丸”可用来治疗妇女身体虚弱、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眼花、四肢困倦等。近年来,临床应用证明,它对再障贫血、神经衰弱、前列腺肥大、慢性肾炎及气血不足的病症,都有一定疗效。此外,鸡内金,俗称鸡化谷丹,其性味甘平,有健脾胃、消积滞的功能,可治疗积食痞满、呕吐反胃、泻痢、消渴等多种疾病,是消淤化积、健补脾胃的良药。“乌鸡百凤丸”、“乌鸡补酒”“乌鸡精”等药品,因疗效显着而驰名于国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深受用户的欢迎。

二、肉用性能及营养价值

乌骨鸡虽体重小,增重速度慢,但其肉、血和骨的营养价值很高,作为优质保健禽肉别具风味,而且它的利用率也较高(表3-1)。

三、观赏价值

泰和鸡的肉乌黑,而毛色雪,体型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早在1915年曾作为我国特有的鸡种。参加美洲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好评和赞誉。从而被列为世界观赏名鸡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至今,不仅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公园都有泰和鸡的饲养,专供游客观赏,而且日本及南亚诸国公园也饲养泰和鸡供人们观赏。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乌骨鸡体型较小,与一般家鸡相比,体躯短矮,头小、颈短、脚矮,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丝毛、毛脚、乌皮、乌肉、乌骨等十大特征。

乌骨鸡历史悠久,一直在自然选择的条件下繁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乌骨鸡性格温顺、胆小怕惊,一有异常动静即会造成鸡群受惊,尤其是雏鸡对外界环境的噪音更敏感。稍有动静就会迅速集聚在一起,相互挤压。乌骨鸡产蛋率低,一般年产80~100枚。且就巢性强,常常产15~20枚蛋就抱巢。夏末秋初,尤为明显,每次抱巢持续时间为15~25天,善于孵蛋育雏。因羽片是丝状或卷羽状,保湿能力差,不能御寒,适应环境能力弱。怕冷怕湿,御寒性差。抗病能力差,体弱、抗逆性差、易患病、生活力弱、不易饲养;群居性强,性情极为温和,很少争斗。善走好动,但飞翔能力差,管理方便。缺乏防御能力,特别是雏鸡对鼠、猫、狗、鹰和野禽兽的侵袭。缺乏反击能力。

(第三节)主要品种

一、泰和乌骨鸡

泰和鸡又名绒毛鸡、纵冠鸡、竹丝鸡、松毛鸡、黑脚鸡和穿裤鸡等。该鸡原产于我国江西泰和县,目前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品种之一。该鸡性情温顺,体躯矮短,头小且长,颈短,下颌有须,耳呈孔雀蓝色,身披白色丝状绒毛。具有十大特点,即丝毛、缨头、复冠、绿耳、胡须、五爪、毛脚、乌皮、乌肉、乌骨。此外,眼、喙、趾、内脏及脂肪也是乌黑色,但胸肌和腿肌颜色较浅。

泰和鸡成龄体重公母分别为1.37~1.80㎏和1.0~1.4kg。公鸡性成熟期平均为167天;母鸡170~180日龄开始产蛋。由于就巢性较强,其产蛋量较低,每只母鸡年平均产蛋量为87.6枚,最高的可达140~160枚,最低的仅30~35枚。平均蛋重41.18g。蛋壳颜色以浅棕色为主,占53.64%;其次是白色,占34.17%;棕色较少,占12.69%.;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为1.28。母鸡年就巢约4次左右,持续期平均17天(7~30天)。在全价饲料营养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的个体,年就巢次数少,而且持续期较短,年产蛋量相应提高。在小群饲养中公母配比一般为1:(8~10),而大群饲养时公母比为1:(10~12),在此配比条件下种蛋受精率可达92%以上。

二、余干黑羽乌鸡

因原产于江西省余干县而得名,属药肉兼用型品种。余干黑羽乌鸡体型小,成年体重公母分别为1.3~1.6kg和0.9~1.lkg。行动敏捷,善飞跃,食性广杂,觅食性强,抗病力强,饲料消耗少。公鸡性成熟日龄170天左右;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就巢性强,每只年平均产蛋量160枚左右,蛋重46.88g,蛋壳呈粉红色。

三、中国黑凤鸡

早在400多年前,我国就有饲养黑风鸡。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这一品种濒于绝迹。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东南亚相继开始培育被誉为“黑色食品之宝”的黑丝毛乌鸡。但由于仅限于科研,数量少,且遗传性状不稳定,末能形成规模。1993年广东省率先从国外引进该鸡,经过三年多的纯种繁育,到目前后代合格率己达90%以上,且产蛋量亦有所增加。正宗中国黑风鸡具有十大特征,即全身披有黑色丝状绒毛、乌皮、乌肉、乌骨、丛冠、缨头、绿耳、五爪、毛腿、胡须。除此之外,其舌、内脏、脂肪、血液均为黑色。该鸡抗病力较强,不善飞跃,无啄蛋癖,喜食青草,耗料少,食性广杂,生长快。

成年公鸡体重1.25~1.5㎏,母鸡0.9~1.18kg;母鸡6月龄开产,每只年平均产蛋量140~160枚。母鸡就巢性强,蛋壳多为棕褐色。黑风鸡不但具有天然黑色食品的滋补、抗癌、美容、抗衰老等功效,还具有退热补虚、调经止带和养气补血等功效。另外,其肉特有的清香胶润口味备受推崇。

四、山地乌骨鸡

山地乌骨鸡为四川盆地南部与滇北高原交界地区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品种,具有和原产地江西的泰和鸡一样的药用价值。属药、肉、蛋兼用的地方良种,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兴文、汉川及云南的盐津等地。山地乌骨鸡以冠、喙、髯、舌、皮、骨、肉、内脏(含脂肪)乌黑为主要特征。羽毛以紫蓝色黑羽居多,而斑毛及白羽次之;羽型以常羽为主,反羽和丝毛次之。

成年公鸡体重2.3~3.7kg,有的可达4kg以上;母鸡2.0~2.6kg,有的可达3.5kg。该鸡性成熟较晚,公鸡的性成熟日龄为170~180天;母鸡180~210日龄开产,每只年平均产蛋量100~140枚,就巢性特别强,一般每年就巢7次左右。蛋壳颜色以淡褐色居多。

(第四节)乌鸡的繁殖

一、种鸡和种蛋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鸡种先要进行外貌鉴定,要求个体大、性状典型。种公鸡要求羽色、羽型符合标准,体型大而健壮,雄性特征明显,交配能力强,精液检查结果优良;种母鸡要求产蛋多,换毛快,就巢性弱。

选择种蛋要在开产后3周的雌鸡所产的新鲜蛋,要求种蛋重量45g以上,蛋壳颜色符合本品种要求,蛋壳厚薄适中、清洁、结构致密、无斑点、光滑、无皱纹、无裂缝的椭圆形的受精蛋,其中以产后3~5天的新鲜蛋出雏率较高,并剔除破壳蛋、沙壳蛋、畸形蛋。

二、配种

一般公鸡饲养至6~7月龄即可配种。公鸡生长发育性成熟前和母鸡在产蛋前应分群,当成年公鸡性成熟可以配种时,才与产蛋母鸡同笼饲养,进行自然交配,公、母鸡的比例:小群饲养1:(12~13);大规模饲养场1:(9一10)。

三、人工授精

种鸡笼养开展人工授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禽,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种禽的饲养量,节省饲养成本,而且有利于开展和加速育种工作,减少种禽配种时疫病的传播。

(一)人工授精种鸡的选择

种雄鸡的选留是相当重要,它影响的雌鸡数量较多。因此,必须完全符合本品种的外貌特征,雄性特征明显,要求头高昂,鸣叫雄壮有力,发育良好,体态健壮,且生产性能高,健康无病。一般在9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选择,按照每10只雌鸡留1只雄鸡比例选留;在120日龄按照l:20比例选留;在180日龄时按照1:30的比例选留。应注意在选好种雄鸡后,还应再选8%~15%后备种雄鸡。雌鸡要符合育种要求,发育正常,泄殖腔宽松、湿润、无炎症。

(二)采精技术

采精方法多采用背腹式按摩法,采精时由两人操作,先将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剪光消毒,助手用两手分别握住公鸡两腿,使成自然宽度分开,将鸡头向后成卧姿,采精人员先用左手轻轻在公鸡背部至尾部由前向后抚摸数次后,按住尾羽,并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在鸡泄殖腔两下侧、腹部柔软处,再作轻快抖晃按摩,引起公鸡强烈的性感,使泄殖腔内侧壁的退化交接器勃起,这时,用左手大拇指在泄殖腔两侧稍施压力,公鸡便可射出精液。射精时,采精人员要迅速将事先经洗净消毒好的采精器靠至泄殖腔中收集精液。采精后,迅速将精液置于25~30℃环境中。最好能在3Omin以内输精完毕,以免降低精液品质而影响受精率。一般每隔1天可采精1次,每次射精量约0.4~1.5mL。

(三)输精

输精应选择在母鸡产完蛋以后进行。输精器常用连接有塑料小胶管的卡介苗注射器、带橡皮吸头的普通滴管。给种母鸡输精时,助手用左手握住母鸡两腿,将母鸡轻夹于左腋下,使鸡头向下,以右手在泄殖腔两侧的柔软部位按摩并适当向上推压腹部,同时,用左手微向后拉,并向胸骨处稍加压力,使输卵管外翻,这时,输精人员将吸有精液的输精器插入母鸡阴道内1~1.5cm深度后,即可注入精液。用新鲜精液输精时,每只输入0.025mL。输精后,要轻手将种禽放回笼内精心饲养。采精或输精切忌粗暴,动作要轻快准确。采精器和输精器都必需严格消毒。所有与精液接触的器械都应用生理盐水清洗。每输1只鸡要用卫生棉花擦拭输精管。最好每输1只母鸡换一根输精管,以防相互感染疫病。

四、孵化育雏

(一)自然孵化

乌骨鸡抗寒性较差,所以孵化育雏宜在春、秋季进行,以春季孵化为好。孵化方法一般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两种,农家采用自然孵化,让母鸡自孵自养。自然孵化的方法是选用当地的土种就巢母鸡,一般1.5~2kg体重的抱鸡,每窝可以抱蛋15~20只。孵化期内照蛋2次,分别在孵化后的第7天和第15天进行,如发现就巢母鸡不离窝采食、饮水、活动和排粪等,可轻轻将它从窝内抱出饮食活动和排粪,经10~2Omin再将它送回窝中孵蛋。如在天冷时进行抱鸡离窝,应注意给孵蛋盖上棉衣等保温物,使孵蛋保温。鸡的孵化期为2l天。自然孵化的成活率高于人工孵化。

(二)人工孵化

1.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0~15℃,1周以内以15~16℃为宜,1周以上10~12℃为宜,种蛋保存相对湿度为65%~70%为宜。保存期一般最好在1周以内,在严冬酷暑,保存时间相对短些,一般在5天以内;在春秋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一般保存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大约lO天左右。

2.种蛋消毒

一般采用甲醛溶液熏蒸法可以在消毒室或消毒柜中进行,也可在孵化器内进行。具体方法是每立方米体积以甲醛3OmL加l5g高锰酸钾的比例,将两种试剂都置于瓷质或陶质容器内。消毒室内温度保持在30~25℃,熏蒸30min。

3.孵化器孵化方法

(1)温度

温度是任何孵化方式中都至关重要的条件,是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乌骨鸡的孵化温度一般为37~39℃之间,这个温度也受季节的影响(表3-2)。胚胎发育的阶段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孵化初期,由于胚胎开始发育,没有调节胚温的能力,而且自身产热的能力很差,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温度高一些;孵化中期,胚胎发育逐渐增大,具备了一定的自身产热能力,此时的温度应该稍低些;孵化后期,胚胎发育趋于成熟,自身可以产热,这时温度要低些。出壳前应把鸡胚转入出雏器内,出雏器内温度为37℃。

(2)湿度在孵化过程中,仅次于温度的因素就是湿度。乌骨鸡孵化期间的湿度1~7天,相对湿度保持55%~60%,8~18天为50%~55%。19~21天为65%~70%。

(3)通风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呼吸,要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保持胚胎的正常气体代谢。一般孵化器内二氧化碳浓度要掌握在0.5%以内,如果超过1%,就又可能增高死胚率。

(4)翻蛋

翻蛋的目的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各部分受热均匀,保证胚胎正常发育。一般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前后45度。

(5)照蛋

第一次照蛋在入孵后第5天进行,将无精蛋、裂纹蛋、死胚蛋捡出;第二次照蛋在第8天时进行,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同时将死胚捡出,以防变质炸裂,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第三次一般在落盘时,一边落盘,一边照蛋,捡出后期死胚蛋。

优秀的孵化率,按入孵蛋可达85%以上,无精蛋不超过4%~5%,头照死胚蛋2%,二照死胚蛋2%~3%,移盘后的死胚蛋6%~7%。

(三)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