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
十一月十四的早朝结束之后,太后对我们说,她非常不安,因为俄日之间可能要爆发战争。虽然这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太后担心他们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中国难免会受到牵连。当时,我们对此也没太放在心上。但第二天早晨,李总管禀告太后说有50个太监不见了。大家都很惊愕,完全不明所以。平时太监们完成份内的工作便可以出宫,只要在宫门关闭前回来就行。然而第二天早上,太后再次得到报告,说这次又有100多个太监不见了。太后马上说:我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他们肯定是听了我说的可能打仗的话,担心又会像闹拳乱时那样,所以便提前开溜了。”
按照过去的规矩,太监跑了,就会派出一班人马,把他们捉拿回来接受惩罚。但是这一次,太后却下令说不必去捉拿。但是有一天早晨,太后的一个随身太监也不见了,太后这才勃然大怒,说道:我平时对他不薄,他竟敢如此对待我,一听到点儿风声就跑得不见影了。”我也知道太后平时对待这个太监有多好,但对他逃走这件事情我却一点儿不感到惋惜,因为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刁难女官。
太监逃走的事情后来还是偶尔发生,到了最后,太后决定,我们继续住在紫禁城里,等到明年开春再搬走,因为这里比较安全。
我向伺候我的太监打听太监失踪的事情,他告诉我说,就是太后怀疑的那样,他们害怕又要发生拳乱那样的事情。他还补充道,至于太后宠爱的那个太监也和其他人一样逃走,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就连总管李莲英,也不一定是完全靠得住的。拳乱那年,太后离京西狩,李莲英当时就在装病,准备一旦大事不好就随时逃走,后来总算一直跟着太后走了。说到李莲英的时候,他还特别神秘地对我说,李莲英谋害了许多无辜的人(其中,主要是太监)。他在宫里一手遮天,任何人冒犯了他或是遭到了他的嫌弃,他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对方收拾掉。另外,他还说,李莲英喜欢抽鸦片,不过没人知道。吸鸦片在宫中是严格禁止的,但他所以沉溺其中而有恃无恐,是因为没有人敢到太后面前去告发他。
每天早晨,都会传来有关日俄战争的最新消息,宫里面全都人心惶惶。一天,太后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到一个小殿里,告诉大家:你们不必惊慌。即便发生了战争,也不关我们的事儿。不能先乱了阵脚。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的。因此,我不想再听到任何有关这个话题的议论。”
尽管如此,太后还是把所有女官都召集到她的寝宫,要我们向祖宗祈祷,祈求他们的在天之灵保护我们。这无疑说明,她和我们一样,心中也在担心这件事情。虽然她不想听到我们谈论这件事情,但是自己却常常说起来。有一次,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她说希望每天都能得到关于战事的确切消息。我说,这倒不难,应该可以通过国外的报纸或是路透社的电讯得到所有最新消息。太后听了很兴奋,让我以父亲的名义订上这些报纸,把报纸先送到我家,再带到宫中,由我翻译给她听。我说,其实父亲本就订过所有的报纸,只需把报纸拿到宫中来就可以了。于是,每天早朝的时候,我就把所有关于战事的新闻、消息都译成中文。但是电讯来得非常频繁,我几乎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翻译成中文。于是我对太后说,我可以边读边口译给她听。如此一来,速度就快了很多,而且太后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让我不要只翻译战事新闻,报纸上其他有意思的新闻都可以翻译给她听。在所有的新闻当中,太后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欧洲皇室活动的,当得知欧洲皇室的所有活动都会成为人人皆知的新闻时,她非常吃惊地说:无论如何,在我们这里这些都是机密。不要说外面的人,就连我们自己的人,对宫内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多了解一些,可能也是好事,那样,关于宫里面的那些谣言就都会不攻自破了。”我们住在紫禁城的那段时间,卡尔小姐依然每天早晨过来画像。我们给她新安排的房间更加适合画画,她似乎也非常满意。太后吩咐我尽量配合卡尔小姐,因为对这件事情,她已经没有耐心了,只希望画像能够尽快完工。太后很少去卡尔小姐作画的地方,但是只要去了,就会表现得相当的和气友好,每个看到的人,都会觉得来这里看画画,是她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十一月的日子仿佛过得非常缓慢,因为这一个月里,宫里上下都在祭奠亡灵。一天,太后提议说,要带我们在紫禁城里面四处转转。我们先去了大殿,那里和颐和园的大殿有一些不同。要进入大殿,必须先登上二十多级台阶,台阶是白色大理石的,旁边还有白色大理石的栏杆。石阶的尽头,是一条宽阔的走廊,巨大的圆形木柱子被漆成了红色,环绕在大殿四周。沿着长廊的窗户,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很多地方装点着精心设计的“寿”字图案。我们走入大殿,地面上铺着砖块。太后对我说,这些砖块都是黄金,已经好几百年了。砖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黑色,肯定是漆过的,而且非常滑,走路十分不方便。里面的陈设和颐和园以及西苑的大殿差不多,不同的是御座是黑橡木制成的,上面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宝玉。这座大殿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比如太后万寿或是元旦的庆典,洋人是不允许进入的。平时的朝见,都是在紫禁城的另一个小殿中进行。
在大殿中停留了一会儿,接下来我们前往皇上的寝宫。这里比太后的寝宫小很多,但是布置得非常精美。整个寝宫共有32个房间,虽然许多房间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但是全都布置得非常奢华。皇上寝宫后面是皇后的寝宫,更小一些,一共有24个房间,其中有三间是给瑾妃使用的。皇上和皇后的寝宫虽然彼此相邻,但是彼此之间的路程却很遥远,因为没有入口直接相通,进出都必须经由太后寝宫的一条走廊。另外,还有几间屋子是作为朝会用的。此外,还有几间屋子根本没有使用过,门上挂着锁,大家都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甚至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就连太后本人也没有进去过。这些房间已经封闭很多年了,连通往这些地方的入口也都给封死了。之前很少有人来到这里。这些房子从外边看就和宫里别的建筑不一样,全都脏兮兮的,显然荒废很多年了。有人叮嘱我们:绝对不能讨论这些房子的事情。
女官们的住处挨着太后的寝宫,房间很狭窄,身处其中几乎不能转身,冬天的时候还特别冷。仆人的房间在我们的后面,没有别的出入口,进出都需要经过我们的走廊。而我们自己的房间也只有一个出入口,进出必须经过太后的走廊。太后这么做可谓用心良苦,可以监视我们所有人,掌握所有的人行踪。太后又把我们领到她的寝宫,过了一会儿她说:我现在给你们看一样东西,你们肯定从来没有见过。”
我们走到与太后卧室相邻的一间屋子,这两个房间由一条大约15英尺长的狭窄过道相连,过道两边的墙上都涂着油漆,装潢得非常精美。太后对一个太监吩咐了几句,太监弯下腰从过道两头的地面上移动了两根木栓,这两根木栓正好拴住墙角下的洞。这时我才突然间明白过来,原来我以为的墙,其实是两扇可以滑动的木制镶板。木板移开,露出一个密室,这个密室没有窗户,只有顶部有一个天窗,密室的一端有一块巨石,这实际上是一个座位,上面铺着黄缎垫子,旁边有一只香炉。室内没有家具,所有东西都非常陈旧。尽头连着一个过道,和前面描述过的那条过道基本相同,也有滑动的木板,通向另一个密室。实际上,全部的宫墙都分布着这样的秘密过道,而每个过道都隐藏着这样的一个密室。太后说,明朝的时候,这些密室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主要是供皇上独处思考时用的。其中有一间现在被太后当做宝库,专门收藏贵重的物品。庚子年,太后离京,就将很多贵重物品藏在里面,回宫后打开密室,发现所有东西都完好无缺,那些强盗在宫里四处掳掠,谁都没有想到这里有这么一个地方。
我们回到走廊,回头看看我们刚才进去的地方,只有黑色的石墙,此外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隐藏得天衣无缝。太后之所以不喜欢紫禁城,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太多的秘密,很多连她自己都搞不明白。她说:我从来都不跟人说起这些地方,否则他们就会猜测这些地方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在紫禁城的宫里,我认识了已故的同治皇帝(太后的儿子)的三个妃子。同治皇帝死后,她们一直住在紫禁城中,每天做些针线活之类的事情消磨时光。和她们一认识,我就发现她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瑜妃特别聪明,不仅会吟诗作赋,还精通乐器,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她对于西方各国的风俗等知识居然也有所了解,这更让我感到惊讶。我问为什么过去没有见过她们,她们告诉我说,除非有太后的传召,她们从不会主动去拜见太后。不过太后住在紫禁城的时候,她们当然也得每天去向太后请安。
一天,我受邀去参观她们的寝宫,这里和紫禁城的其他宫殿都完全隔绝,是一幢非常小的建筑,陈设也很简单,伺候她们的人也不多,只是几个太监和丫鬟。她们说,她们喜欢过这种简朴的生活,她们从没有接待过客人。除了她们自己,没有人喜欢这里。瑜妃的房间里面堆满了书,她给我看了几首她自己写的诗,诗意悲戚,格调婉约,很明白地显示出了她的内心。她赞成建立专门的学校,让年轻的女孩儿接受教育,因为现在能简单读写的女性都不多。她建议我一有机会就向太后提出这方面的建议。虽然她非常希望改良运动能够被介绍到中国来,但是却不赞成聘请传教士来担任老师,她觉得这些人总是拿着课题的经费去推广传教的事情,而这样只会让人们更反对维新。
召见重臣
十一月底,太后恩准了直隶总督袁世凯要求觐见的请求。那天正好是个假日,卡尔小姐没有来宫里,所以我也参加了会见。太后问袁世凯对于日俄之间的争端有什么看法,他说,中国应该不会被无端卷入,但一旦开战,满洲必然会受到牵连。太后说,这她也知道,日俄在中国的领土内开战,中国最好能够中立,甲午年的中日之战,她已经受够了。她又说,现在最好马上颁布诏书,谕告朝野,中国绝不干涉日俄之事,以免予人口实,多生事端。
太后又问袁世凯哪一方会获胜。袁世凯回答说,这件事情实难预料,不过他觉得日本应该会赢。太后觉得如果日本能赢,她就可以不必为此太烦心了,不过她却不敢抱太大希望,毕竟俄国幅员广阔,兵力充足,双方谁胜谁负真是说不好。接下来,太后又谈到了中国的处境,担心万一被卷了进去,该如何是好。我们完全没有准备,既无训练有素的海军,陆军的实力也并不怎样,真是难以自保。袁世凯劝太后暂且宽心,说只要目前中国不被牵扯进去,其他的暂时不需多虑。太后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提醒我们应该警醒自励,革故维新,但是她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她也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强国,可以与列强们抗衡。她倒也常常收到革新这儿革新那儿的建议,但实际都没有什么进展。
觐见结束后,太后又召见了军机大臣们。她先向大臣们介绍了刚才袁世凯觐见的情况,大家当然都表示要做一番事业。后来又讨论了几个关于防务的问题。一位亲王说,虽然他支持维新,但是却坚决反对穿洋装和西洋的生活方式以及剪辫等等。太后深以为是,说,将中国的习俗都改成那种不开化的方式,并不明智。会议结束,如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确定的结果。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日俄战争。太后召见了不少将领。有些会见非常有趣,因为那些人来自军队,很不熟悉宫里的规矩,在太后面前常常不知所措。这些将领提出了不少愚蠢的建议。有一次,太后谈到海军的无能且没有多少能干的将领的时候,一位将领回答说,我们天朝人口众多,任何一个蛮夷之国都无法与之相比,而说到船,我们有很多渔船和商船,一旦发生战争,都能派上用场。太后喝令他退下,说:“我们确实人多,这完全没错,只可惜大半是你这样的蠢材,对国家没有半点用处!”这个人下去之后,我们笑了起来。太后制止住了我们,说她觉得这事儿一点儿都不好笑,想到这样的人都能在军中担任要职,她更是生气。一个女官问我:为什么太后听到那个人提到渔船会这么生气?”我向她解释说,要和一艘装备精良的军舰作战,这些渔船不止派不上用场,反而会有害。她听了之后非常吃惊。
大约也是在这个月底,湖广总督张之洞进京,太后召见了他,对他说:现如今,你也是老臣了。我想听你说说日俄战争对咱们会有什么影响,有话直说,不要有所顾忌。我觉得我们必须作好万全的准备。”张之洞回答,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中国很可能都得做出让步,让满洲开放通商,否则很可能受到武力威胁。太后向他介绍了前几次召见的情形,张之洞回答说,施行新政,道路漫长,如果急功近利,仓促行事,可能不会有什么意义。他建议说,这件事情需要从长计议,等到事情明朗化再做决定也不晚。在他看来,维新之事,不可趋于极端。在十多年前,他也极力反对过维新,但是从现在的情形来看,革新变法已势在必行。但是很多祖宗的规矩、中华的传统,都不能丢弃,只取西洋中有利于中国进步的东西即可。对于这一次的召见,太后非常满意,因为张之洞的见解与她自己的基本相同。每次召见,皇上也都出席,但是只是旁听,从不开口说话。一般说到什么事,太后都会问问他的看法,而他的回答总是:完全赞同太后的看法。
腊八
在与佛教有关的节日当中,腊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据说,许多个世纪之前,腊月初八这一天,如来佛出外化缘,有人给了他一些很好的米和豆子。回去后,他将化缘所得分给了众多僧侣,所有人都得到了相等的一份,于是,如来佛的慈悲心怀天下皆知。而为了纪念此事,这一天也就变成了一个节日,据说在这一天,如果能够克己忘我,便能得到如来佛的庇佑。因此,这一天我们所吃的食物就是将米、谷、各种豆类等混在一起熬成的粥,既不放盐,也不加任何调味品,其味道如何,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