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大国路
11593300000035

第35章 汉鼎盛1

汉元鼎四年。由于北方匈奴的威胁暂时解除,汉中国的视线逐渐向南倾移,为防范未然并武力震慑南越国;元鼎四年春,汉天子命令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三万铁甲骑兵南下驻守长沙国桂阳,并统领长沙国当地所有军队,以便随时接应汉使节。上官桀和王道燃的生活一如既往,自终军离开后,也就没有最新时事消息的来源,他们不了解南越国近来的动向,总感觉不会有太大变故;所以,并不为终军感到担心,反而期待着在南越国的再相聚。两人时常佩短剑骑着马在长安城四下巡游,最大的发现就是外国人近来越来越多了。他们学业结束在即,正逢汉中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广纳贤良,文学、武士、使者都非常需要;上官桀、王道燃成就了人生第一个夙愿,两人以‘侍郎’身份被‘太学’推荐为长安宿卫(羽林军),宿卫的职责主要是皇宫的警戒以及天子出行的仪仗卫队,很多著名将领都出自宿卫。两人商定先到南越国把终军接回来,然后再回长安报到。

似乎所有收获都集中在这一个美好秋天,三年学业的完结,让心中的理想与自由比翼双飞。上官桀、王道燃早早就已经打点好行装,把长安到番禺的道路问了一遍又一遍,行程计划修改了一次又一次。校方所有活动都已结束后,两人向宿卫最高长官郎中令苏建将军请假辞行,当两人说出要去番禺时,苏建将军脸色严峻、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俩人:“番禺你们不能去了!南越国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从长沙国传回的最新消息说,南越国已经封锁了所有往来中国的关卡,并且驻有重兵把守,你们根本无法过关。”。宛如晴天霹雳,两人心跳鄹然加速,遂向苏建将军说明了与谏大夫终军的约定,并表示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前往南越国,一定要把终军救回来。苏建将军非常感动,但还是奉劝他俩不要去,苏建将军再次耐心告知两人:‘伏波将军路博德正在长沙国积极备战,但事态至今仍不明朗,还不能采取大规模行动;汉天子非常担忧汉中国的使节,就在几天前,一个名叫韩千秋的侍郎,率领两千名汉中国最勇敢的铁甲骑士前往番禺,他的使命就是保护南越王和汉中国的使节。从长安到番禺的距离两千五百里,即便单纯往返行军也需要半年时间,所以一定要耐心等待韩千秋的消息。’,两人不为所动,还是一意坚决。

两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当朋友危难之际,必须挺身而出,一定要再见到终军、不负约定。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南越国是何状况,也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徒有一腔热血而已。面对两个稚嫩、倔强的年轻新人,苏建将军非常气愤;同时,这让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们汉中国的士兵生死与共。当苏建将军看到两人佩戴的短剑、了解了两人身世,决定尽一切可能挽救这两个优秀的年轻人;一方面让两人以侍郎立刻报到,按照现役军官标准配发了侍郎所有装备,又给他两人签发了前往伏波将军路博德部的特别调令,以备万一。原本千里相约的美好假期现在变成了紧急营救,引以自豪的铁甲骑士身份和一身无比威武的戎装,让两人的心境更加坚定沉稳,不知道将要面对什么、也无所谓面对什么!。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城门守卫向两人致以最威严的军礼送别,内心再次深深触动:荣耀与尊严,责任与使命!?

几天的飞马行程,东出函谷关后又来到当年结识终军的那个驿站,两人再次安顿下来。虽然两人轻装单骑,但每天的行程也不能超过五十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不能让心爱的马儿过于疲惫。驿站站长已经认不得他俩,但对终军印象深刻;他对两人说:“南越国的形势已经严重恶化!我在这里送别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汉使节,一封又一封紧急文书从这里回递到长安;沿途所有驿站会为你们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因为你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为了不延误行程,两人在久别的家乡只停留了一晚;为了不让父母亲人担忧,两人隐瞒了此去南越国的缘由;第二天一早,两人向父母大人长跪谢恩告别之后,继续沿着驿道快马南行。随着时间一天天走过,天气越来越冷,当他们到达长沙国境内时,寒冬的冰雨让驿道不堪泥泞;好在沿途的驿站设施完备,两人挣扎着继续坚持,但已经深刻体会到旅途的无比艰辛。王道燃仔细计算着行程,用了整整九十天,他们终于到达了桂阳。现在这里是伏波将军路博德的大军营,也是汉中国管辖范围内最后一个驿站,前面就是南越国固守的岭南阳山关;但眼下却是冰雪弥漫的一道天堑,感觉就连一只鸟儿也休想飞过。

两人在桂阳驿站焦躁不安,苦苦等待着天气好转,只要不走到山穷水尽、彻底绝望的时刻,两人不会考虑到伏波将军路博德处报到。驿站站长再次告诉他们:‘南越国已经封关,也就断绝了官方的途径;根本没有徒步翻越南岭的可能,水路也许可以选择,但季节不宜,纵然侥幸可以成功,但两人不通当地语言、当地民俗,仍旧徒劳一场。’。驿站站长很欣赏两人,并且对终军也印象深刻,一再对两人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驿站设法寻求当地人的帮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个当地渔夫很有勇气也有经验,愿意充当向导护送两人到达番禺。筹划等待多日之后,两人乔装携带随身短剑,在一个晴冷的凌晨,三人映着星光泛小舟沿江南下。这段河道狭窄,在群山峻岭之中迂回曲折,只在秋冬枯水之际才有可能冒险通行。拂晓之前,他们悄悄的成功绕过阳山关,在一处险滩藏匿好小舟,三人步行混迹当地集镇之中,然后准备乘当地商用大船直达番禺。

清晨时分,渔夫在码头向当地人问询南下的商船;上官桀和王道燃紧随其后,两人一言不发也听不懂他们之间的任何对话。过了好一会,渔夫在一个僻静处告诉两人一个消息:一个番禺来的越人正在重金找寻北上桂阳的小船,言语谨慎、行动诡秘,非常奇怪。三人一番商议后,决定让渔夫上前一问究竟。两人在冷风中继续瑟瑟发抖了好一会,渔夫和一个越人一同快步走过来,并示意他俩跟上,四人向来时的小路急奔。在人迹渐渐消失之处,渔夫很严肃的告诉两人:‘这个越人是南越王赵兴的亲信,他要到长安向汉天子报告一个消息,丞相吕嘉和王子赵建德已经成功攫取了南越国政权,王太后和南越王赵兴被杀,身边所有来的汉使节全部被处死,那支最后赶来的敢死队也无一幸免,他本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番禺之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当务之急要尽快把消息上报长安。’。两人茫然矗立,随风散落。

南越国第三任国君赵婴齐还是太子时,曾经在长安汉天子身边充当宿卫多年;他迎娶了中国夫人邯郸樛氏,并生下了少子赵兴。他返回南越国继承了王位后,便册立少子赵兴为太子,樛氏为王后。赵兴即位后,樛氏遂为王太后。赵兴年少,王太后又是中国人,这让前朝的权臣不能甘心臣服;王太后希望倚重强大的汉中国,从而确保他们母子的地位和安全,所以非常赞同南越国内属。赵兴虽然年少,但他深知汉中国的富庶与强大,也深明大势之所趋,所以也极力赞成内属,没有听从丞相吕嘉的劝阻。王太后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她非常忧虑丞相吕嘉起事造反,于是,她宴请吕嘉晚宴,准备借助汉使节刺杀吕嘉;当时包括终军和安国少季等汉使节在内,有四、五十人在她身边,其中有很多都是像魏臣这样的勇士。但吕嘉赴宴时,让他的弟弟带领很多卫士在宫外守护,宴席刚刚坐定,为激怒汉使节,王太后厉声指责吕嘉说:“南越国内属是国家的长远大利,唯独你一个人反对,你究竟是何用心!”,吕嘉感到王太后言语里尽含杀机,起身就走,在场的汉使节茫然不知所措,怯于门外守卫的军队而没有作为,王太后起身举起长矛刺杀吕嘉,却被赵兴及时劝阻。吕嘉出去立刻把他弟弟统帅的军队一分为二,加强守卫他的家室,并称病不再上朝。当汉天子得知南越国发生的情况后,为汉使节的怯懦感到失望;因为一个吕嘉的阻挠作梗,还不至大动干戈,于是派遣庄参率领两千名最勇敢的武士再次前往,但庄参却说:“如果友好而去,几个人就足够了;如果准备动手,这些人远远不够。”,汉天子没有勉强,侍郎韩千秋怒发冲冠、一马当先。当韩千秋距离番禺四十里的时候,丞相吕嘉联合赵建德等起事造反,全歼了韩千秋的两千人,杀死了赵兴与王太后,处死了所有的汉使节,立赵建德为南越国第五任国王。

汉元鼎五年春。南越国的噩耗以最快速度飞向长安,汉中国因此而举国震动。汉天子暴怒碎玉:“天子卑微,诸侯力政,于是罪恶蔓延。南越国赵建德、吕嘉无视我汉中国,拥兵自立造反,残杀我使节;今将竭尽汉中国之全力,誓言缉拿首恶、荡平南越!”。元鼎五年夏,汉中国调遣数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南越,并以此为契机,一统东越、西南夷。命令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第一路十万精兵,从长沙国桂阳出发(今湖南境内),直下湟水;命令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第二路十万精兵,从豫章郡出发(今江西境内),直下横浦;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两个归降汉朝的南越人为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征调东越国军队、巴蜀罪人从零陵出发(今湖南境内),然后一路直下漓水(今广西漓江),一路直抵苍梧(今广西境内);命令驰义侯率领第五路大军,并征调所有西南夷等国的军队,直下牂柯江。虽然南越国拥有精兵悍将达三十万之多,但预计参与攻打南越国的汉中国军队应该超过四十万人,并且其中半数以上身经百战,其锋芒锐不可当、其意志坚不可摧;南越国错误的低估了如今强大的汉中国,必然为其所犯下的罪恶遭受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