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景观探奇
11808600000023

第23章 欧洲景观探奇(2)

爱琴海岛屿的大部分属于西岸的希腊,一小部分属于东岸的土耳其。爱琴海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希腊(Greece)和土耳其之间,也就是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爱琴海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南通地中海,东北经过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南至克里特岛。

在气候类型方面:爱琴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盛行北风,但每年9月到次年5月有时刮温和的西南风。

地质地貌:爱琴海海域中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海岸线曲折,有无数海湾、港口和避风小港。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积压碰撞的地带,为地壳不稳定区,多火山、地震。

重要数据:长611千米,宽299千米,面积21.4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处在克里特岛东面,达3543米。

盐度洋流:因蒸发大于降水,海水盐度较高,为36译~39译,高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因而引起黑海中较淡的海水从表层通过海峡流入爱琴海,而爱琴海中盐度较大海水通过海峡下层流向黑海的海水交换形式。希腊半岛与埃维亚岛之间的海潮以凶猛多变闻名于世。表层海水夏温达24益,冬温10益。在490米深处,温度波动在14~18益。从黑海流向爱琴海东北的大量低温水流,对爱琴海的水温产生一定影响。黑海水流含盐量少,降低了爱琴海海水的咸度。

资源:海中缺少营养物,故而生物稀少。但海水清澈平静,温度很高,因之有大量鱼群从其他地区游来产卵。大部分岛屿多岩石,十分贫瘠。北部岛屿一般比南部岛屿树木繁茂。萨索斯岛附近有石油蕴藏。

战略地位: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沿海主要港口有萨洛尼卡、比雷埃夫斯(希腊)和伊兹密尔(土耳其)。

世界之最:以上已经提过爱琴海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的岛屿大部分属于西岸的希腊,小部分属于东岸的土耳其。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名叫克里特岛。克里特岛面积有8000多平方千米,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

美景如画——威尼斯

中国人所熟悉的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他出生在富商的家庭,1271年17岁时随父亲科罗与叔叔马费欧航海旅行到中国,受到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接见,成为了忽必烈派往邻国的大使。经过21年特使生涯后1292年才回到威尼斯,长年不用母语,他已经不会讲家乡话了。家人把他拒之门外,引来大群人围观,直到他撕开身上鞑靼人长袍露出黄金后才让其进了屋。马可波罗带回的钻石珠宝、他乡异国的奇异经历和东方古国的文明让威尼斯人大开眼界,尤其是他对黄金“其数无限,地铺金砖”的描述更让人向往。

而我们对这位不同寻常的旅行家的故乡也有着同样的兴趣与向往。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这个面积只有不到8平方千米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临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着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威尼斯的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千米,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被氧化而腐朽。

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千米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座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一样。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它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恋恋不舍,乐而忘返。

地下仙境——弗拉萨斯溶洞群

1971年,当一支来自安科纳的洞穴学家考察队在挖掘亚平宁山脉石灰岩山丘时,有了惊人的发现。弗拉萨斯峡谷的巨大溶洞系统一直是洞穴学家和旅游者钟爱之处,但这群幸运的人们偶然发现了弗拉萨斯溶洞中最精彩的一个:大风洞,意大利语则为LaGrottaGrandedelVento。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洞穴,而且连接着周围近13千米的隧洞和通道。它有几个巨大的洞穴,每一个洞穴大得足以安置一座教堂,而许多小的洞穴,也各有其独特的神韵。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洞穴蜡烛宫,其穹顶上垂下成千乳酪般的、雪花膏似的、白色的钟乳石。

另一个精彩的洞穴是无极宫,那里的钟乳石和石笋长得相当长,以致其中许多已成为雄伟的柱子。柱子的复杂结构使人联想起哥特式建筑中精美的雕刻结构,而且该洞中支撑着穹顶的柱子给人以势不可当之感。

弗拉萨斯溶洞系统洋溢着美感:从一个溶洞逶迤至另一个溶洞,展露出一系列难以置信的地质构造,由矿物沉积而成的一碰即碎的帷幕,它是如此之薄以致光线可以透过,到巨大厚实的光塔,看上去像一条巨龙的牙齿一样。在许多溶洞中,滴水中含有除碳酸钙外的矿物质,形成从柔和的蓝绿系列到浅淡的粉红色,真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彩色世界。

另一尤为壮观的特征是蝙蝠洞,成千上万的这类夜间活动的小哺乳动物或倒悬在溶洞穹顶上,或安详地来回飞翔。黄昏时分,溶洞入口处乱成一团,成千上万只蝙蝠离开其白天的休息地,在黑夜中捕捉飞蛾和其他昆虫。蝙蝠视力发育不良,通过复杂的声呐系统的定位捕食猎物,科学家至今尚未完全明白这种复杂的声呐系统。

弗拉萨斯溶洞群位于一流的喀斯特地区,那里大量的石灰岩沉积受到埃西诺河以及其支流森蒂托河的侵蚀,形成深切至亚平宁山脉山麓的峡谷。两河的流水侵蚀弗拉萨斯溶洞系统的一些洞穴,几千年来不断地刻蚀和溶解隧洞中那些岩石最脆弱的地方。

旷世奇观——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世界遗产,建于1174年,塔高约60米,由于地表塌陷每年倾斜1.2毫米,按此速度推算,可能在200~1000年后倒塌。

比萨斜塔所在的奇迹广场上,有不少几乎和斜塔同期修建的大教堂、洗礼教堂等建筑艺术杰作。修建斜塔时,它在整个广场的设计规划中只是教堂的一座由乳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钟楼,确切地说,斜塔只是个“配角”。1174年,人们开始修建钟楼,修建过程中因地基沉陷而发生倾斜,800多年来斜而不倒,以斜劲“喧宾夺主”。

比萨斜塔的塔体由8个层面组成,在直径16米的塔体中心有可以上下的螺旋形台阶约300级。人们通过台阶可以直接登到塔顶。每个层面周围是用大理石雕塑的柱廊,以前人们可以在每层柱廊间绕塔一周,但是现在为了游人的安全,登塔者一律不准走塔体的外圈,从底层到第七层全是走塔体内的台阶。走这段路时,人们几乎看不到外边的景色,因此对塔体的倾斜感受不深。但是,当游人到了第七层与第八层之间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塔体自北向南倾斜5.5毅,第七层与底层相比,已经倾斜了四五米。而且,从第七层往第八层攀登时,空间是开放的,人完全走在外面,虽有护栏保护,但由于塔体斜度加大,站在上面总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是斜的,有欲坠之感。有些游人的腿开始发软,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仿佛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尽管站在高处可以观赏比萨城的全景,但由于脚下倾斜,游人已顾不上欣赏了。

比萨斜塔修复工程耗资约合2500万美元,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专家认为,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300年内不会倒塌。每年5~8月,比萨斜塔晚上也向游人开放。届时,游人登上灯火通明的斜塔顶层,可一睹夜幕下的比萨古城和奇迹广场的美景。而斜塔本身也在夜幕和灯火中显出迷人的神秘色彩。

几个世纪以来,钟楼的倾斜问题始终吸引着好奇的游客、艺术家和学者,使得比萨斜塔世界闻名。

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黏土,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分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三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0.25毅,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7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毅,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毅。1817年,两位英国学者Cresy和Taylor用铅垂线测量倾斜,那时的结果是5毅。1550年GiorgioVasari的勘测与1817年Cresy和Taylor的勘测之间相隔267年,倾斜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们也没有对斜塔进行特意的维修。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rodella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