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11810100000023

第23章 艾灸按摩,胃肠病的无创伤疗法

按摩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灵丹妙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的手指轻轻一动,便可缓解病情。小小的一根艾条便可祛除百病,而且无痛苦、无创伤。本章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回归自然的疗法对胃肠病又有着怎样的神奇效果。

(第一节)按摩疗法

掌握”按摩,手到病除

消化不良

【有效穴位及反射区】合谷、商阳、胃脾大肠区、脾、肾上腺、胃。

【按摩手法】按压肾上腺反射区、合谷和商阳穴位各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如果用回形针剌激手上的这些穴位,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用大拇指揉压胃脾大肠区、脾、胃反射区各30次)有助于剌激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

【注意事项】

CD胃肠消化不好者按摩时间应较长才有更好的效果。

(2)对于小儿消化不良者按摩时用力要轻柔。

胃下垂

【有效反射区】脑、脑垂体、甲状腺、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头颈淋巴结、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

【按摩手法】

(1)点按脑、脑垂体反射区各次。

(2)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甲状腺反射区80次。

(3)点按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100次。

(4)按揉腹腔神经丛反射区2分钟。

【按摩手法】每次选2-3穴位或反射区,分别贴压王不留行子。

(5)点按头颈淋巴结反射区100次。

(6)点按肾上腺、肾反射区各100次。

(7)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100次。

(8)点按膀胱反射区100次。

以上反射区各取双侧,先左后右,按摩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足部按摩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几个疗程按摩症状明显改善后,可改为隔日1次。长期治疗。

急性胃炎

【有效穴位及反射区】脾、胃、肝、交感、神门、内分泌。

粒,以重手法每日按压10次,每次15下,5日为1个疗程。

便秘

【有效反射区】小肠、大肠、皮质下。

【按摩手法】棒按以上反射区各5分钟,压力2牛,患者应配合腹式呼吸,尽量延长呼与吸的时间,减少呼吸次数。

【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少吃辛热的食物。

(3)多做下蹲、起立动作。

艺腹泻

【有效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脾、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头颈淋巴结、肝、胆、小肠。

【按摩手法】

(1)点按肾上腺、肾反射区各100次。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100次。

(3)点按膀胱反射区100次。

(4)点按脾、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100次。

(5)按揉腹腔神经丛反射区2分钟。

(6)点按肝、胆反射区各100次。

(7)按揉小肠反射区2-3分钟。

【注意事项】

(1)足部按摩对腹泻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急性腹泻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以输液治疗,以防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生食,劳逸结合。

(3)每天早、晚以单掌或叠掌顺、逆时针方向按摩腹各100圈,可提高疗效。

【有效穴位及反射区】曲池、手三里、合谷、三间、二间、中魁、肾、输尿管、膀胱、胃、脾、肝、十二指肠、大脑、腹腔神经丛。

【按摩手法】

(1)按压曲池、手三里穴位各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其中手三里可缓解因胃病所带来的不适应症状。

(2)掐按合谷、中魁、二间、三间穴各30-50次,力度适中,以胀痛为宜。

(3)用拇指揉压胃、十二指肠、大脑、肝、脾反射区各30-50次。

(4)用食指按压膀胱、输尿管、肾、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0-50次,力度适中。

【注意事项】

(1)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剌激性食物及烟酒。

(2)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

(3)不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剌激性的药物:如需服用,可在饭间或饭后服用。

消化性溃疡

【有效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肾、甲状腺、横结肠、胸及上、下身淋巴结。

【按摩手法】单食指扣拳法按揉肾、副甲状腺反射区各50次;单食指扣拳法推压腹腔神经丛、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反射区各50次;双拇指捏指法推压横结肠、胸反射区各30次;双拇指捏指法按揉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各30次。

【注意事项】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节制烟酒。在气候突变的情况下,要及时增减衣服,并保持居室适宜的温度。

(2)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并尽可能咀嚼充分限食剌激性食物;慎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利舍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保持心情舒畅及乐观的情绪,避免暴怒和精神紧张。

化道出血

【有效穴位及反射区】肝、胃、贲门、肾上腺、交感、脾、神门、皮。

【按摩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探棒在选穴区内寻找压痛敏感点3-5个,将穴位处用75%酒精消毒,然后把王不留行子或半个绿豆置于5毫米左右的胶布上,对准所选穴位的敏感点,固定好胶布,按压3分钟,间歇5分钟后,再按压2分钟。按压时力量由轻渐重,以局部感到酸麻疼痛为好。5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拇指指端直接按揉所选穴位敏感点,使局部感到疼痛酸胀为度。

(第二节)艾灸疗法:天然疗效,烟去病消

便秘

【有效穴位】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穴。

【灸治方法IX炷无瘢痕灸,在施灸部位上点燃小艾炷,至皮肤感觉灼痛时停止,并更换新艾炷,连灸3-7壮,施灸穴位皮肤充血红润为度。

反胃

【有效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中魁。肾阳虚者加肾俞、气海、关元;气阴两虚者加梁门、天枢、三阴交。

【灸治方法】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以中魁穴为主,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或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5穴,各灸15-

20分钟,每日灸1次)或用灯火灼灸,每次取3穴,各灼灸1下,3日1次。

胃下垂

【有效穴位】百会、脾俞、胃俞、中脘、梁门、气海、关元、足里。

【灸治方法】用艾炷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或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慢性胃炎

【有效穴位】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肝气犯胃者加章门、肝俞、期门;胃酸过多者加阳陵泉。

【灸治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4个或5个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天,再行下1个疗程;或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2-4穴,各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

【灸治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2次或3次,7日为1个疗程;或用艾炷隔姜灸,将姜片置穴上,取如花生米大的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每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次,10次为1个疗程。

急性胃炎

【有效穴位】中脘、足三里、神阙、脾俞、胃俞。恶寒发热者加风池、大椎、风门;呕吐痰涎者加丰隆、章门、公孙;宿食不化者加下脘;干呕者加间使肝郁者加太冲、阳陵泉;呕吐者加丘墟。

1个疗程)或用艾炷隔盐灸,取神阙穴,填满食盐,上置如枣核大的艾炷,点燃灸之,每次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肠炎

【有效穴位】①神阙、中脘、关元、足三里、梁丘。②中脘、神阙、天枢、关元、结肠压痛点、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关元俞。

【灸治方法】对①组穴位米用温和灸法,每天乂灸1-2次,每21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或用艾炷无瘢痕灸②组穴,每次取3-5个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日。

瞧炎

【有效穴位】阑尾、天枢、气海、上巨虚、灵台。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热甚者加太溪、三阴交;便秘者加大肠俞、支沟;呕恶者加中脘、内关;湿热盛者加阴陵泉、三焦俞)腹胀甚者加气海。

【灸治方法】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取麦粒大的艾炷着肤直接灸,各灸10-15分钟,灸至以局部皮肤红润、不起水疱为度,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便阻

【有效穴位(①中极、气海、大肠俞、三焦俞、承山、上巨虚。②神阙、关元。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神阙穴在腹中部,胳中央。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胳中下1.5寸。

关元穴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极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灸治方法】用艾炷膈姜灸或艾炷温和灸,每次取①组3-5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或2次;或用艾炷隔葱盐灸,取食盐、葱白各适量,共捣烂如泥做成小圆饼状,厚约0.5厘米,直径大于艾炷底部,覆盖在②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或2次,治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