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11842000000038

第38章 神经系统病证(7)

此后,以上方为主,稍加化裁,隔日一服,治疗月余。10个月后随访,再未复发。

(蔡新章李成君)

(第十节)厥病

一、概述

厥病是指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引起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蹶不复而导致死亡。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之晕厥,如虚脱,癔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低血糖昏迷,排尿性晕厥,出血性或心源性休克等,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厥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发病之后,若呼吸比较平稳,脉象有根,表示正气尚强,预后良好;反之,若气息微弱,或见昏聩不语,或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或脉象沉伏,或散乱无根,或人迎、寸口、趺阳之脉全无,多属危候,预后不良。

二、临床表现

患者在发病之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然后出现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呈一时性,移时苏醒,或一蹶不复而亡,发病时常伴有恶心、汗出,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缓解时如常人一样。

三、相关检查

血压、血糖、脑血流图、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鉴别诊断

(一)厥病与眩晕

眩晕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神志异常的表现。与厥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迥然有别。

(二)厥病与中风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常有素体肝阳亢盛。其中脏腑者,突然昏仆,并伴有口眼歪斜,偏瘫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口眼歪斜及失语后遗症。厥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昏倒时间较短,醒后无后遗症。但血厥之实证重者可发展为中风。

(三)厥病与痫病

痫病常有先天因素,以青少年为多见。病情重者,亦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发作时间短暂,且发作时常伴有嚎叫、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小便失禁等。常反复发作,每次症状相类似,苏醒缓解后如常人。厥证之昏倒,仅表现为四肢厥冷、无嚎叫、吐沫、抽搐等症。可作脑电图检查,以资鉴别。

(四)厥病与昏迷

昏迷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危重证候。一般来说,发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然存在。厥证常为突然发生,昏倒时间较短,常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剧烈疼痛、体质因素、亡血失津等导致发病。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因厥证的发生常有明显的病因可寻。气厥实证及血厥实证,多发生于体质壮实之人,发作与急躁恼怒、情志过极等精神因素有关;气厥虚证,多发生于平素体质虚弱者,发厥前有过度劳累、饥饿或睡眠不足或陡遇惊恐等病因;血厥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常发生于大出血之后;痰厥多好发于平素恣食肥甘,或体丰湿盛之人,恼怒及剧烈咳嗽常为其发病的诱因;食厥多发于暴饮暴食之后。明确病因,则有助于辨清证候。

2.辨虚实这是厥病辨证之关键。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夹痰涎壅盛,喉间痰声,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3.辨气血厥病以气厥、血厥为多见,应注意分辨,其中气厥和血厥的实证易于混淆。气厥实证,为肝气生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弦;血厥实证,肝阳上亢,阳气暴涨,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面赤唇紫,或鼻衄,舌暗红,脉弦有力。

(二)治疗原则

厥病乃危急之候,发作时当及时救治,醒神回厥为治疗的首要原则,具体应用时,又当辨其虚实而治。(1)实证宜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适用于邪实窍闭、痰涎壅盛、秽浊闭阻之厥证。主要运用辛香走窜药物为主以通关开窍,达到苏醒神志的目的。(2)虚证宜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适用于元气亏虚、气随血脱、津竭气脱之厥证。主要通过补益元气,回阳救逆以防脱;对于失血过多者,尚应配合止血、输血、补液等以挽其危;由于气血亏虚,故不可妄用辛香开窍之品。无论厥之实证还是虚证,经上述处理,神志清醒后,均应辨证论治,调治气血,解除病因,以图根本。

(三)分证论治

【气厥】

1.实证

主症:精神刺激而诱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四肢逆冷,口噤不开,两拳握固,呼吸气粗,舌苔薄白,脉沉弦或伏。

证候分析:精神刺激过极,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上逆,壅塞心胸,阻闭清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气机逆乱,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逆冷;肝主筋,气逆不能荣筋,则口噤握拳;气机逆乱,肺失宣降,则呼吸气粗;气机逆乱未化火,苔薄白,脉沉弦或伏为气逆不顺之征。本证病机为肝郁不舒,气机上逆,壅阻心胸,阻闭清窍。以精神刺激而诱发,突然昏倒,口噤不开,两拳握固,呼吸气粗为审证要点。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通关散辛香通窍,取少许粉剂吹鼻取嚏,促其清醒,本法仅适用于气厥实证。五磨饮子方中枳壳顺气宽胸,配木香理气畅中;乌药调气解郁;沉香、槟榔导气下行降逆。全方行气散结,药专力猛,以期恢复阴阳气血顺接之机。若肝阳偏亢,头晕而痛,面赤躁扰者,加钩藤、石决明、牡丹皮以平肝潜阳;若醒后哭笑无常者,可加远志、茯神、酸枣仁、丹参以安神宁志;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川贝母、橘红、竹沥以化痰清热。

因本证的发作常有明显的情志精神因素诱发,平时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越鞠丸之类,理气解郁,调和肝脾。

2.虚证

主症:素体虚弱,多由悲恐或劳倦过度、饥饿受寒而诱发,发作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息低微,舌淡,脉沉弱。

证候分析:元气素虚,骤遇悲恐,恐则气下,清阳不升,或因饥饿劳倦,一时气机不相顺接,则眩晕昏仆,面色苍白;肺主气,司呼吸,气虚气陷,则呼吸微弱;气虚不摄津而汗出,气虚阳气不运而肢冷;舌淡脉沉弱为气虚之征。本证病机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以素体虚弱,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为审证要点。

治法:补气、回阳、醒神。

方药: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加减。三方均能补益正气,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重在益气养阴生津;参附注射液由人参、附子组成,四味回阳饮由人参、附子、炮姜、甘草组成,其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炮姜回阳救逆,甘草和中缓急,故后两方均能益气回阳。前两方是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补气摄津醒神,适用于急救。苏醒后再以四味回阳饮加减内服补气温阳。自汗多者,加玉屏风散、龙骨、牡蛎、五味子,益气固表,固涩止汗;心悸不宁者,加丹参、远志、酸枣仁养血安神;纳差,食欲不振加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和胃。

本证实乃气陷欲脱之证,务以救急为先,缓以图本。平素脾气亏虚之人,多易发生本证,且有反复发作倾向,平时可用香砂六君子丸、人参养荣汤、归脾丸等健脾和中,益气养血。

【血厥】

1.实证

主症: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暗红,脉沉弦有力。

证候分析:暴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清窍壅塞,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肝气暴涨,筋肉强直,则牙关紧闭;气血上冲头面,则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有力亦为气血上壅,肝气有余之征。本证病机为怒而气上,血随气升,壅塞清窍。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有力为审证要点。

治法:活血顺气。

方药:苏合香丸或玉枢丹,温开水灌服或鼻饲以急救,待患者苏醒后,再以通瘀煎加减内服。通瘀煎活血散瘀,顺气开郁。方中当归尾、红花、山楂活血散瘀;乌药、青皮、木香、香附等顺气开郁;泽泻利水,引血下行。诸药合用,使气血调畅,升降有序,则诸症自除。若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者,可加钩藤、石决明、龙胆草、丹皮、远志、菖蒲等以平肝潜阳、清肝宁神;若兼见肝阴不足,眩晕头痛者,加生地、枸杞、珍珠母平肝潜阳,滋阴降火;若肝阳未平,素体肝旺,眩晕头痛者,可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

本证患者平时宜常服杞菊地黄丸等清肝滋肾之品。

2.虚证

主症:常因失血过多,或大汗吐下后,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目陷口张,自汗肢冷,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证候分析:由于失血过多,或大汗、吐、下之后,营血倶损,神明失养,故突然昏厥;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口唇无华;气血不能旁达于四末,故筋失所养,则四肢震颤;营阴内衰,正气不固,故目陷口张,自汗肢冷,呼吸微弱;舌淡,脉芤或细数无力乃血去过多而阴伤之征。本证病机为血出过多,气随血脱,神明失养。以突然昏厥,面色苍白,目陷口张,自汗肢冷,呼吸微弱,舌淡,脉芤或细数无力为审证要点。

治法:补养气血。

方药: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荣汤。独参汤重用一味人参,大补元气,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亦可用人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推注或静滴。若失血过多,应及时止血,并采取输血措施。缓解后服用人参养荣汤。本方补益气血。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为君药,配黄芪补气健脾,益气血生化之源,使气旺血生;当归、白芍、熟地黄养营和血;五味子收敛耗散之气。诸药合用,可使气旺血充,血厥可愈。若出血不止者,力口仙鹤草、藕节、侧柏叶止血;若自汗肢冷,呼吸微弱者加附子、干姜温阳;若心悸少寐者,力口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若口干少津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养胃生津。

【痰厥】

主症: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咯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

证候分析:因平素多湿多痰,复因恼怒,或剧烈咳嗽,痰随气升,上闭神明,而突然昏厥;痰气上逆则喉中痰鸣,或咯吐涎沫;痰气壅塞气道,则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为痰浊内阻之征。本证病机为痰浊内阻,痰随气升,上闭清窍。以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咯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为审证要点。

治法:行气豁痰。

方药:导痰汤加减。本方燥湿化痰,行气开郁。方中陈皮、枳实理气降逆;半夏、南星、茯苓燥湿祛痰;生姜降逆止呕;甘草和中补脾。若痰湿化热,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加黄芩、栀子、竹茹、瓜蒌仁、天竺黄清热化痰。

【食厥】

主症:暴饮暴食,又骤逢恼怒之事,突然昏厥,气息塞滞,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嗳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饮食过饱之后,又逢恼怒,食填中脘,气逆不降,清窍闭塞,则突然昏厥;气机不畅,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中焦痞隔,肺气不利,则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胃腑浊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实为食滞中焦之象。本证病机为食滞中焦,气机不畅,清窍闭塞。以暴饮暴食,又骤逢恼怒之事,突然昏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滑实为审证要点。

治法:和中消导。

方药:昏厥发生在食后不久,先用盐汤探吐以祛实邪。醒后继用神术散合保和丸加减。两方合用,共奏消食化积,理气和胃之功。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等理气化浊;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化湿。若腹胀而大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气汤导滞下行。

六、其他疗法

1.简验方

实证:血厥,吞服羚羊粉(便秘、可用大黄粉通腑导滞,引血下行);气厥,化服苏合香丸;痰厥,用竹沥水(少加姜汁)频服,另饲猴枣散。

虚证:血厥,用独参汤,气厥,可服参附汤。

2.取嚏气厥实证及痰厥可用搐鼻散搐鼻取嚏,以使苏醒,阳亢血逆致厥者不用本法。

3.探吐痰厥脉实有力,形体尚实,喉中痰声辘辘,可先予探吐痰涎。

口噤者可用乌梅肉擦牙,或用开口器启开牙齿,然后灌服药物。

七、预防与调摄

对于思想狭隘,感情容易激动者,平时要注意加强思想修养,遇事不要急躁,更不要稍不如意,便盛怒不已,以防气血并走于上致厥。对于气血虚弱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度饥饿。对于精神亏虚、感情脆弱者,不要参加吊死问丧,入庙登琢,避免恶劣影响而发生昏厥。在盛暑季节,或进行高温作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要饮食有节,饮酒适度,合理控制房事,凡有酒厥病史者,最好终生戒之。

一旦厥证发生,家属或周围群众,不要惊慌失措,频频呼叫。如发生在烈日之下或高温环境,应受时把患者移至阴凉通风之处。如发生在严寒的野外,应及时把患者移至暖室之内,注意保温。若有喉间痰鸣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死亡。

八、病案选录

徐xx,女,32岁,1972年11月4日初诊。

病史:昨日突然昏倒。患者因家务之事,愤怒气郁,突然昏倒,当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不清,历时二三分钟方好转。今仍头昏脑涨,胸胁胀满,善太息,不思饮食,心烦失眠,脉沉弦,苔薄腻。

辨证施治:肝气不舒,气机逆乱,发为气厥。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安神之法。

处方:柴胡6g,香附9g,当归9g,白芍9g,茯苓12g,沉香3g,积壳9g,远志6g,炒枣仁10g,夜交藤15g,薄荷6g。

二诊:服药四荆,胸胁胀满减轻,己能入睡,再未发厥,唯夜眠多梦。

上方加珍珠母24g,嘱其多服数剂,并宽心养性为是。

四个多月后随访,一般情况良好,未再犯病。

(李成君孙琼)

(第十二节)痉病

一、概述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痉病是以项背强急,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它与现代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近似。西医中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膜炎、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寄生虫病等,只要症状上以项背强急,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均属痉证范畴。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二、临床表现

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常伴有发热、呕吐、口渴、头痛、嗜卧、神志昏迷等症,起病较急。

三、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与“痫病”“妊娠子痫”“破伤风”,“厥病”相鉴别。

1.痫病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平素一如常人,发作是突然昏仆,口吐涎沫,两眼上吊,口吐白沫或发出如猪羊的叫声,多数片刻即醒。而痉证不经治疗,一般不会缓解。痉证多数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痫证一般无发热,发作过后常有头晕乏力等。

2.子痫子痫是妊娠期间的一种痫证。常发生在孕期6一7个月后,或分娩之中。出现眩晕倒仆,神昏抽搐,牙关紧闭,直视口吐白沫,片刻自醒,醒后又发。子痫的前驱症状,均有下肢浮肿,头晕逐渐加重。辅助检查:血压升高,尿中有蛋白。

3.破伤风破伤风具备项背强急,口噤角弓反张典型的痉证症状,但是皮肤外伤病史是其必备的条件。除此而外,破伤风发作时牙齿外露似苦笑,而痉证发作时呈龄齿这均是同中之异,只有细心询问,仔细检查是易于鉴别的。

4.厥病厥证的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而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的一种病证。但不具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之症。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