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对于一次性饭盒的生产和回收问题,可以让学习者分别扮演饭店的老板、顾客,饭盒生产厂的厂长,垃圾回收站的工人,环保专业人士等,然后模拟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各个角色从自己的立场阐述对一次性饭盒的想法。从这一活动中可以了解这个简单的环境问题涉及的多方面关系,进而也知道,如果要彻底解决一次性饭盒的污染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否则再好的改善措施都难以取得实效。
角色扮演要求学习者转变角色,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因此,它可以使人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激活新思维的创造性学习
美国学者多拉·豪维尔指出:创造性是推动未来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一个开放型的、创造性的大脑是未来社会的重要资源;创造性是一个卓越人物的必备品格。 学习活动能否增加创造性的意义,学习过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成分,学习者能否有创造性的动机,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获得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发展为创造性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
综观世界上的杰出人物,他们往往首先从创造性学习开始起步,不把自己的大脑只当做需要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当做可以燃烧的火把,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他们有的是求知心、好奇心,有持续学习知识的兴奋和冲动,并把学习的过程作为创新和创造的过程。
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它要求通过自我意识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正说明,人在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中,自我意识的监控所表现出来的分析批判性,体现着一个人的智力与能力水平。
在创造性学习的目标上,学习者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质疑,更自主而有选择地吸收;不仅要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且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敢于破旧立新,敢于自我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某种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贯穿,并导致其态度、个性及对未来的选择方向发生变化。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创造性学习的要点在于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因素,从而使主体能在原有结构上接受新经验,改变各种行为,进而丰富原有的结构,产生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
据文献记载,现在已有几百种创造性方法应用于世界各国,每个学习者也应该将这些聪明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学习中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创造性学习八法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方法,是搞发明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自由发言的条件下,可以收集众多的信息和观念,通过充分的扩散思维过程,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造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运用该法,讨论的主题必须明确,旨在克服通常讨论会中自我评价系统和相互评价系统对萌发创新思路的抑制作用,达到集思广益、激发创造的目的。集思广义能促使信息催化,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综合的创造力。
顺水推舟。
所谓顺水推舟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在学习中研究影响事物发展的基本因素、限制条件,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推测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制定适当的对策。这种学习方法要和科研与学术研讨结合起来进行,其学习效果会更为明显。
类比模拟。
从自然界或者已有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加以模拟学习,也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从个体成长过程看,模仿是创造的先导,但我们追求的是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比如仿生学就不单单是模仿,而是要通过类比加以模拟和创造。
意识开发。
创造性学习是身心综合性活动的过程,创造思维不仅是一种明确有序的显意识思维,更多的还包含着直觉的洞察和灵感的闪现的潜意识参与的思维。意识开发就是要激活大脑深层闲置的神经细胞的潜意识作用,积极参与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激发人的学习潜能,开发人的智慧。
探源索隐。
探源索稳就是要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思考、去学习,追索偶然发现的起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追寻导致前人发现与发明定律、定理和公式的思路。即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中,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探源索隐的方法容易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辨异求同。
学习要善于比较,这将有利于打开思路,不谋求惟一正确的答案,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达到同一目标。可以从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老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发现已知情况的新变化,使自己的创造欲在执著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立体思考。
立体思考就是要研究认识对象的一切方向和一切联系。通过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以及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它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展示创造的前景。有些学科相互渗透、衔接,寻找其固有的联系是需要创造力和才能的。
提纲摘要。
编写提纲是为了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构成网络。学习提纲要突出自己的见解,跳出书本和老师的讲授,延伸发展,把发现问题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纲要浓缩,形象直观,重点突出,编制简便,应用广泛,便于复习,有利创造。提纲摘要能够浓缩学科中的精华之处,颇显个人的功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学习的十大习惯学习习惯是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的过程,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在学习中,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还是打破框框、求异创新,这正是重复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学习习惯。因此,高效的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必须从认识不良学习习惯并将其打破开始,并且要持续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小学阶段的创造性比别人高一点点,到中学阶段其创造性又比别人高一点点,再到大学阶段仍保持其比别人高一点点的创造性,那么他走上社会就可能变成一个创造发明的能手。
提问。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每个人应为求知而问,为求疑而问,为求异而问,为求用而问。
观察。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创造性培养的基础。
钻研。
钻研就是要打破旧框框,在种种不利状态下能坚持不懈。
思考。
思考关键是要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答案,从而使答案更趋向于成熟和完善。
假设。
假设除了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创造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发和拓展学习者的右脑功能。
信息。
吸收信息的习惯,就是为了使学习者除了能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以外,还能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互联网来吸收知识信息,为适应终身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评判。
评判的习惯就是让每一个学习者有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胆量和气魄。
实践。
实践与创造是分不开的,没有实践的创造是不存在的。
合作。
合作就是与人共处,尊重别人,主动参与。
整理。
把所获取的知识,通过归并、删节、提取,整理成事实上的序列,这实际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创造性学习就是这种创新的基础。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创造性学习是培养我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途径,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向经验学习
西方许多哲学家认为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经验是学习中最主要的要素,因为有个人的经验,才能构建学习与知识的价值。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够应付的,因此,他们需要学习,能够运作在实务经验上,并且能够解决问题,故经验的学习对于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验的学习有助于结合教育、工作与个人发展,个人与组织都应该学习去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以期有更好的表现。
经验不但具有知识的内涵,也有行为倾向,甚至具有直觉反应的效果,能在复杂情况和迅速反应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产生适当的行为。
经验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学校教育的不足,它重视个人意识观,重视感觉在教育上的意义。自古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要训练人们的脑袋,以增进智能来管制行为;也有许多人认为从实际活动才能得到真实的智能。
经验学习是整合身心功能而具超越个人意义的学习活动。它通过从实践中学习,加上反思的整合以达到经验学习的最佳效益。其途径包括:
通过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经验。
从同伴的互动中获取经验。
给予适当机会以反映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的特别经验。
展现文化环境所要求的活动经验。
通过以个体为主、开放式的学习,满足个人需要和生存要素。
从团体获得支持,增进信心,从事终身的发展。
经验获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经验:观察经验、分析经验、挑战经验与社会经验。
经验的类型观察经验。
模仿、观察情况和事物。
分析经验。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讨、分析及解决问题。
挑战经验。
应用资源进行创造,并提高目标和效力。
社会经验。
了解个人特性,从事社会活动,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经验学习涵盖了如下四个层面:
经验学习的四个层面动力架构。
先观察活动,然后参与活动,努力扮演角色并进行工作,从而做出贡献并产生成就感,进而从事经验转移与发展。身心功能。
集中注意力,从参与活动中调适体能与方法,发挥整合力量,努力完成活动任务。
智力学习。
探索信息,归纳出原则,应用综合知识,达到直觉与熟练地应用智力。
感情反应。
由兴趣产生动机,从活动领会心得,养成积极个性,规划未来的发展工作。
经验学习可以被看做学习者对实践和亲身经历的回顾总结过程,并通过思考得出新的知识或看法。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经验学习模式是由Dvid Kolb创建的。
经验学习的模式这种学习从经验开始(具体经验),然后通过回顾(反复的事后观察)、总结、积累知识。通过思考形成理论(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并最终在新情况下(积极的试验)对新的(或再次形成的)假设进行检验。这种模式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检验一些新的想法和观念,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对他们适当地修改,经过反复思考使之抽象化、概念化。
在经验学习中,反思是学习的主题。反思活动是比较过去的经验与新经验异同处,知道旧经验应更新的地方,了解新经验有哪些与旧经验相似,从而领悟出真正的新知识,结合信仰、态度、习惯而形成活用的经验。人们排斥新知识大都因新旧经验的不协调而起。自由的人是不被新的假象所迷惑,能根据旧经验判断其真伪,而更正旧的接受新的,既不否定过去也不制造内心的矛盾。反思活动使人们产生感恩,尊重自己的过去,坦然地接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