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棒的员工
1211300000023

第23章 最棒员工,拥有最出彩的思路和方法(2)

“变”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法则之一。在汉语里面,有很多反映思想僵化的词语,比如“死板”、“呆板”、“顽固”等。很多人之所以处处碰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变通。

变通是有层次的:有的人在小事上很机灵,可以说是“八面玲珑”,而在大事上却很糊涂;有的人对于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而看不到长远;有的人只会“一是一,二是二”,不会举一反三……

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张杰是一个善于变通、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手,正是这种遇到困难找方法的精神造就了他事业上的成功。

几年前,张杰还是一家建筑材料公司的业务员。当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讨账。公司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款。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他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张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他们软磨硬泡,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天来拿。

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 000 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张杰突然灵机一动,拿出1 000元,让同去的小张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10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同张杰一样,许多成功者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善于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遇到困难就要改变,只有改变,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美国著名人物罗兹说:“生活的最大成就是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由此可知,变通就是我们遇到困难和变化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方法和手段有这样两大特点:一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二是深刻理解了变化原因之后,努力去引导变化、驾驭变化。

日本丰臣秀吉当政时期,有一次,一场暴雨使得河坝溃决。当时情况非常危险,丰臣秀吉立刻赶到现场指挥,鼓舞部下的士气。然而溃决河堤必须用土包才能堵塞得住,而土包的制作需要很长时间,雨势却愈来愈凶猛,水位也跟着逐渐上涨。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束手无策的时候,石田三成跑过来,他打开米仓,命令将士们将米袋搬出来,去堵塞堤防的决口。由于这项随机应变的措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不久,雨势渐缓,水位也下降了。

这时,石田三成发布声明:如果附近的居民能够制造出可以堵住河堤缺口的土包,就用米做奖赏。周围的人纷纷响应,制造了许多坚固的土包,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堤防就修好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牢固。看到这种情形,丰臣秀吉赞叹不已。

石田三成的随机应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面对变化层出、意外不断的事物,冷静处理、善于变通,将使问题迎刃而解。

变通能够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从而可以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向,不受消极思维定式的桎梏,从多方面选择和考虑问题,越过思维定式的障碍。同时,变通力又是创造力中求异思维的较高级层次,它使我们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使人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响的新思想、新观点。

一位成功学大师说:“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再以比别人变得还快的速度追上去,并超越人家。”想做一名杰出的职场人,就必须不停地做着调整,不停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打破常规迈出成功的一步。有许多满怀雄心斗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积极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因而无法成功。根据现在的情况为实现目标而改变策略吧!如果你的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请尝试另一种方式。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与问题,但可以改变自己。擦亮发现的眼睛,变换思维的角度,千变万化将由你驾驭。

找最佳方法,做一流员工

工作有合理的计划,行动有正确的目标。

——麦金塞

每个办公室都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传真机无法正常工作,文件杂乱无章或是丢失,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使人根本无法高效工作——这并不奇怪。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公司只是被动地适应这些毛病而不是对它们加以改进。

在我们开展工作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省力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对一个人来说,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从自己第一桶金,乃至他后来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就和他善于寻找方法的特点息息相关。

当他第一次跨进银行的大门,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做抵押的东西,自然拒绝了他的申请。

他又来到大通银行,千方百计总算见到了该银行的总裁。他对总裁说,他把货轮买到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就用来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贷款。他说他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取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的。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从而再买一艘船。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顺顺当当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洛维格的事业发展到一个时期以后,他嫌这样贷款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构思出了更加绝妙的借贷方式。

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还处在图纸阶段时,他就找好一位顾主,与他签约,答应在船完工后把船租给他们。然后洛维格才拿着船租契约,到银行去贷款造船。

当他的这种贷款“发明”畅通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

就这样,洛维格靠着银行的贷款,爬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使用最佳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果不能使用最佳方法最后很可能只是导致失败。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使用最佳方法,还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创造机会。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杜德拉在委内瑞拉的首都拥有一家很小的玻璃制造公司。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干这个行当,他学过石油工程,他认为石油是个赚大钱和更能施展自己才干的行业,他一心想跻身于石油界。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则信息,说是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 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得此信息,他充满了希望,认为跻身于石油界的良机已到,于是立即前往阿根廷活动,想争取到这笔合同。

去后,他才知道早已有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两个老牌大企业在频繁活动了。无疑,这本来已是十分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更何况自己对经营石油业并不熟悉,资本又并不雄厚,要成交这笔生意难度很大。他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采取迂回战术。

一天,他从一个朋友处了解到阿根廷的牛肉过剩,急于找门路出口外销。他灵机一动,感到幸运之神到来了,这等于给他提供了同英国石油公司及壳牌公司同等竞争的机会,对此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他旋即去找阿根廷政府。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掌握丁烷气,但他确信自己能够弄到,他对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2 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买给你2 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想赶紧把牛肉推销出去,便把购买丁烷气的投标给了杜德拉,他终于战胜了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投标争取到后,他立即筹办丁烷气。他随即飞往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有一家大船厂,由于缺少订货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对这家船厂的命运十分关切,想挽救这家船厂。

这一则消息,对杜德拉来说,又是一个可以把握的好机会。他便去找西班牙政府商谈,杜德拉说:“假如你们向我买2 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订制一艘价值2 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 西班牙政府官员对此求之不得,当即拍板成交,马上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使馆,与阿根廷政府联络,请阿根廷政府将杜德拉所订购的2 000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到西班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