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外国演讲辞名篇快读
12412700000054

第54章 我邦之呼吁

莫汉达斯·阿拉姆德·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着名领袖,国大党主席。

1869年10月2日出身于印度教第三大种姓的一支——班尼亚的家庭,从小就接受父亲笃信宗教和仗义疏财、扶危救难精神的影响,极端厌恶杀生,连虫蚁也不忍去伤害。青年时期去英国伦敦学习法律期间,他又阅读了托尔斯泰的着作和《圣经》,以后又读了《古兰经》。他发现,一切宗教都包含仁爱精神。《圣经》上讲的“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让他打”的格言开始给他的思想和行动以深刻影响。1891年,甘地学成回国,并担任律师。两年以后,他受一家印度公司的委托去南非办理一桩债务诉讼案。不久,他就开始宣传非暴力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以非暴力为中心的甘地主义正风靡印度大陆。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充满血与火的反抗斗争。一次一次这样的斗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印度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方式之一。甘地被印度人民尊为智慧的“玛哈德玛”(圣雄)而闻名于世界。

印度教徒中的狂热分子决心置甘地于死地。1948年1月30日下午,年届七十九岁、身体十分虚弱的甘地,在去参加一次祈祷会的途中,一个印度教徒走上前去向他连开三枪,甘地走完了他一生的道路。

1931年,甘地前往英国向英国人民解释自己的观点。9月应邀向美国人民发表讲话。这篇演讲就是甘地通过无线电台向美国人民发表的呼吁。

甘地的演讲简明准确地表明了“非暴力抵抗和不合作主义”的思想,旨在求得美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扩大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促进印度独立进程的发展。

讲词精要

印度要想恢复她过去古老的荣誉,就必须得到自由。我知道,这场争取自由的斗争引起世界关注的原因,不是在于我们印度人民正在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而是在于我们的斗争方式是独特的;就我们所知,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采用过这种方式。

我们的斗争是非暴力的,不流血的;但也不是大家熟知的外交手段,纯粹是一种简单的理智和信任。难怪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要导致一场成功不流血革命的尝试上。迄今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着残酷的流血斗争,他们惩罚着自己所认为的敌人。

在许多大国国歌的歌词里,都有祈求降祸于所谓的敌人的词句。他们发誓要以上帝的名义毫不犹豫地惩罚敌人,请求神明的支持把敌人消灭。在印度,我们努力扭转这种思想。我们认为支配残酷的物界的规律不应用来指导人类,这种规律不符合人类的尊严。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必要的话,我情愿等若干年,而不想以流血的方式为国家争取自由。在将近三十五年的政治生涯中,我从内心深处愈来愈感到世界正处于生命垂危的时刻。世界人民为之正在寻求一种和平的方式来挽救这个世界,我深信这种方式将会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诞生,为这个饥饿的世界寻到生路。

妙语佳言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必要的话,我情愿等若干年,而不想以流血的方式为国家争取自由。

演讲技巧

这篇演讲,语言准确清晰,圆融和谐,情感丰富热烈,能强烈地感到演讲者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人从中受到品德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感悟,感染性和启发性极强。演讲的特殊魅力主要在于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仁,明之以义,这篇演讲理论明晓,情感激越,情绪激昂,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具有征服心灵的力量。因此,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大无谓的战斗精神,以达到宣传与鼓动人心,促使人们行动起来的目的。

逸闻故事

1893年4月的一天,甘地还是一位神情腼腆的青年律师,他为去南非联邦行政首府维多利亚,登上从德班开出的火车的头等车厢。一会儿,一个欧洲人也走进这个车厢。这个白人一见到有色人种,就怒气冲冲召来车长,查问他为什么要他与“臭苦力”同住一间包厢,还毫不客气地命令甘地搬到行李车厢去。白人的无理要求,遭到了甘地的拒绝。当列车到达下一站——马里茨堡站时,白人竟叫来警察把甘地驱逐下车。那一夜,甘地在站台上孤独无援,冻得浑身发抖。这时,这个出身印度教家庭,从小就深受非暴力主义戒条影响的青年律师,只能祈求悉达神为他带来勇气和光明。当朝阳在马里茨堡车站洒下一片金黄色的光芒时,甘地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用非暴力主义反对种族歧视。以后他说:“这是我生平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从这时开始。”

南非德兰士瓦州政府为甘地提供了大规模实践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机会。1906年秋,它提出一项法律草案,规定只有居住八年以上的印度“苦力”才能在德兰士瓦定居,他们必须到警察局登记,并且领取盖有个人指纹的特制身份证。这项驱赶印度侨民的政策引起了强烈抗议。

甘地率领印度侨民抵抗办理身份证的登记。他在登记中心的入口处,布置赤手空拳的罢工纠察队,并焚烧了身份证。南非警官无情殴打“肇事者”。甘地第一次被捕入狱。1913年11月6日,一支包括若干妇女和儿童在内的两千多印度人的队伍向德兰士瓦边境“和平进军”,出狱后的甘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他们明明知道数千名荷枪实弹的警察正在边境等待着他们,但必胜的信念支持着这支队伍热血沸腾地勇敢前进,决心以自己“默默忍受”暴力和殴打,去“深深打动敌人的心灵”。在边界上,他们遭受军警的无情镇压。不少人被毒打、监禁,或者受到经济制裁。然而在甘地眼中,这支“和平进军”的队伍在日益壮大,有朝一日会发展成一支几万、几十万人的能够推倒人世间一切不公正的游行大军。

斗争在继续高涨。1914年,南非总督、英人史沫资被迫宣布废除该项法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