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吃货养生小秘密
12831000000005

第5章 人体的九大体质(湿热质)

湿热质是一种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的体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湿热的人,性格往往急躁易怒,外在表现有这些症状: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小便深黄色,异味大;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湿热体质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先天禀赋不足是原因之一,嗜烟酒、常熬夜,日久会出现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味道也大。滋补不当,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也会造成湿热,滋补不当、滋补过度会催生或者加重湿热体质。肝郁气滞、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也会产生湿热。外在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如广东、海南,亚健康状态多见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饮食要讲究。湿热的吃货应该吃些什么?湿热体质的人要想改变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品。如薏米、带心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绿豆芽、鲫鱼、海带、紫菜、田螺、牡蛎、海蜇、虾、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叶蔬菜、野菜、莲藕、产自北方的时令水果、瘦猪肉等。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味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当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均应忌食。

吃货福利——适合湿热体质的食谱和茶饮:

1.凉拌三皮:西瓜皮、黄瓜皮、冬瓜皮各200克,盐适量。西瓜皮刮去外皮,冬瓜皮刮起绒毛外皮,均洗净,与黄瓜皮一起,在沸水锅焯一下,凉凉,切成条,盛入盘中,加少许盐拌匀即可。

2.薏米银菊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薏米洗净,用清水泡透,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甘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钟即可。可以清热、解毒、利湿。

改善阳虚体质小贴士:

1.饮食有原则:少甜少酒,少辣少油。不宜食用热性或滋补食物,尽量避免烤、炸、煎等方式。可多选择平凉、滋润的食物。兼有阳虚或怕吃凉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寒凉食物,温平食物要常吃,常喝五谷粥补气血,帮助身体排出寒气。

2.舒展运动:重点在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因为筋骨关节的僵硬、涩滞不利肝胆的疏泄。推荐瑜伽,五禽戏,太极拳、普拉提。

3.穿衣天然、不熬夜:穿衣多选择天然材质的衣物。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对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4.静养心神:湿热质肝气不舒,肝性喜随顺,要培养一种不忤逆的气度。经常练习深呼吸,多听舒缓、流畅、悠扬的音乐。

5.经络梳理: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走罐等。同时胆经,脾经上的穴位也可以多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