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13166100000031

第31章 关于当前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改革措施,基本上没有普遍推行和展开。“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它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有力支持,以致现在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比普通高校、高中更多的办学困难。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是高等教育适应终身教育需要的改革和创新,在管理上应实行分类办学、分级管理。但现在有一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高层次学校去办低层次而又不同类别的学校,层次低的学校失去相应生源又去争办高层次的教育,既没有发挥学校的优势,又不符合分类办学、分级管理原则,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也有碍于近些年来以新的类型、新的办学形式出现的高等学校的发展。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高等教育目前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展示了广阔的空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出与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相适应的质量要求,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多样化的质量体系。质量观说到底就是价值观,不可能一成不变。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这是我们应坚持的基本观念。

三、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造条件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结晶,也是政府宏观管理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的综合反映。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还需要深化改革,从体制和政策上创造条件。

1要建立和完善分类办学、分级管理的高等学校体制。

如前所述,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迫切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分类办学、分级管理。这既是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投资效益,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分类办学、分级管理的口号已提出好几年了,但相应的体制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们不少高等学校之所以没有特色和自己的优势,是因为没有严格依照分类办学的原则办学,办学模式的趋同没有从体制和制度上受到有效遏制。而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除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本来有限,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投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重点保证的少数学校财政投入保得不够,需要发展而财力不够的又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需要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而又缺乏有力的措施加以落实,归根结底是分类办学、分级管理还需要科学化和具体化。因此,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类办学、分级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2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从1999年高等学校实行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国家经费总的投入有了较大增长,通过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配置扩大了资源总量,新建了一批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添制了大批教学、科研设备,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然而教育投入不足,各地之间又严重不平衡,仍然是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以普通高校生人均预算内、外事业性经费为例,2001年全国平均为1239048元,比世界上许多国家要低,其中有6个省(市)高出这个平均数,有11个省(市)接近全国平均数,还有14个省(市、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都在10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88932元。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基础设施上不去,办学条件困难,有的学校扩招后新安排的教学点条件更差。

高等教育几年来的大发展,需要补充大批教师,而这几年又恰逢高校老教师退休的高峰期,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改善办学条件的当务之急。据估计,近几年全国高校新增教师约30万人。科技革命新的形势,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实践、新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新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人才的新要求,都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师的水平。因此,改善办学条件,要切实将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抓出成效。另外,在学校建设上注重外延扩大而忽视内涵发展的倾向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3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提出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加以确立,至今已有18年时间。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机构改革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逐步得以落实,学校作为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也在逐步转变。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得不够,权力放得不够,有的管得过死过细,束缚学校手脚。如在招生、专业设置、学制、人员聘用等方面,学校办学自主权均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学校过多地依赖政府与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不够的现象也都存在。依照国家规定,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仍然是高等学校发挥自身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各项制度,严格实行管理。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各项制度,严格实行管理,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管理高等学校,要提倡:思想活,管理严,制度规范。思想活,才能有创造性,有好的学术环境;管理严,才能有秩序,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制度规范,才能辨是非,掌尺寸,褒贬分明。党委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应更多地强调民主,通过党内民主推动学校的民主,包括教学民主、科研民主、后勤民主和师生管理民主等,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智慧,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然后组织和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加以实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要以江泽民同志讲话的这一重要精神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克难奋进,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发挥好领导作用。

5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最高层次。它客观上体现着国家各个领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宝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智力和人才的源泉。高等教育的发展总是与时代息息相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外的高等教育概莫能外。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理论上的视野应更为开阔,思想上更应把握好方向,行动上更应遵循事物的规律。要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那样,努力做到“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当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如何加快发展,从理论上加强学习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没有正确的理论支撑不可能成功,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可能走进误区,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就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评判标准。

转变教育模式,改革培养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决定》这一精神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就是改革培养过程,实现教育模式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转变。这一模式的转变,对于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对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及其教育模式一次深刻的变革。

如何推进教育模式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转变呢?我以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充分认识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我国教育发展是快,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人这样评论教育对拔尖人才的培养。

“我国学生会读书,会考试,但动手能力不如外国学生。”改革开放后不少人出国考察后回来说。

还有的人说:“尽管西方国家比我们富有,但学生独立性强,能吃苦,到了18岁后就不依赖父母。”

诸如此类的评论很多,说明我国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欠缺,早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这是因为社会赋予了教育有目的培养人的功能,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由于涉及过程、内容、方法、目标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因而教育对人既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力量,也有束缚、压抑人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的作用。我国民间早就有“死读书,读书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书呆子”等说法,就是指教育束缚、压抑了人的思想和行为能力。我们改革和发展教育,就是要发挥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力量,革除那些束缚、压抑人的不利因素。

教育本应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事业,它对于一切新的思想和观念都是敞开大门的,它的责任就是去培养人适应新的变化,在纠正人与社会的缺点中发挥作用。在我国还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和人文知识总量有限、绝大多数人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封建社会时,传统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的。然而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现时的中国及其所处环境已远非历史上的中国可以类比。鉴于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本性就是追求理想和知识,而理想是没有终极的,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和实现新的目标而不断拼搏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追求理想和知识而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哲学。在我们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刻,为迎接挑战,适应这个时代,我们不能不依靠教育、反思教育和改进我们的教育。社会的全部财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都是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都是人创造能力的结果。因此,我们进入21世纪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来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反思我们的教育,长期不变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成为严重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条,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满堂灌,注入式,学生坐而听道成为接收和记忆的机器;教学内容陈旧、繁琐、枯燥,脱离实际的复杂运算,过于概念化的知识,使学生失去兴趣、信心,望而生畏;频繁的、名目繁多的考试,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惟一标准,使学生身心不堪重负。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的结果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启发性,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材缺乏先进步、整合性、生动性,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出现了严重的片面性。这种教育模式如果继续延续下去,教育不但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而且很有可能演变成压抑人的一股力量。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它一旦产生就成为造福人类的巨大财富,体现了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崇高价值。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重大突破,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导致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产生,使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周期大为缩短。人类知识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4月4日接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是有这种灵魂的。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在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说:“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些讲话的重要精神,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增强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模式的自觉性。

二、转变教育模式,改革培养过程,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