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培养过程中潜能得到不断开发形成的。转变教育模式,改革培养过程,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观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存在着“难、繁、偏、旧”的弊端。“难”就是课程要求高,教材难度大;“繁”就是课程内容多、重复、繁琐;“偏”就是偏于知识传授、考试;“旧”就是内容陈旧,不能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发展。这样的课程设置往往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接受,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起来事倍功半,负担过重,失去信心,产生厌烦。为改变课程设置这种状况,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出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在全国启动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根据通知要求,通过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状况,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重复机械训练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注重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了解掌握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以及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通过培训,广大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以传授知识为主逐步转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单向灌输;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发扬“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认真研究、领会教材内容和知识形式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第三,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特定的人的本质,这就是人具有的个性和共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学习主体,学校和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求知、创新和追求理想的精神。这样,学生的天性才能发挥,潜能才能释放,精神才能生动活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应用科学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精神。要让学生懂得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达到顶峰,从而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意志,经得起成功与失败的考验,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会学习。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像科学家那样去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要帮助学生调适学习心理,培养自己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访问和调查,还应让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懂得技术是科学与社会之间架起的桥梁,是应用不同学科知识的手段,懂得决策是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艺术和科学等。这样的教育,不仅体现了创造精神,而且帮助了学生明确如何去实践,如何去创新。
第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现教育模式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转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循人的认识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和整个国民素质,并非对过去教育教学的全盘否定。比如说,长期以来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严谨务实;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既照顾一般,又满足部分尖子学生;要求教师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运用自己言行、形象和气质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等等,在今天仍要继承、发扬和完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课程改革从试点开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切忌浮躁和片面。要避免过去那种以劳动代替人才培养,以产品代替教学,以政治运动代替德育的教学改革。还要注意防止有的学校和教师名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实为随意删减课程和内容,放松对学生正常的管理和要求,纪律松懈,课堂教学得不到正常保证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改革培养人的过程,而且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环境,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操受到陶冶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一个积年累月的过程,关键是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这是育人环境的灵魂。
第一,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行动指南。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不断地创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总揽学校全部工作,必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我们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影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为了再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需要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继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并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图强,奋斗不止。
第三,要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学校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基地。不论从知识方面来讲,还是从培养人才要求方面来讲,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崇尚真知的氛围。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人类的创新活动也永远没有止境,既要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精神,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追求真知,不断创新的品格。
第四,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一个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种种原因,在智力、性格、爱好、兴趣、身体状况和行为等方面,体现出个别性的差异;由于社会方面的原因,在民族、语言、性别、文化习俗、社会经济背景、地域环境等方面反映出社会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独特形象和内涵,这就是人的个性。在过去,强调人的共性,否认或贬低人的个性,不是唯物主义的。有时甚至把讲个性与讲纪律对立起来,与讲人的全面发展对立起来,当成资产阶级的东西来批判,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我们讲个性,是因为它客观存在,只有尊重个性,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收到好的效果。有的人强调“个性”而不遵守社会公德,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这不仅是对个性的误解和歪曲,而且是人类文明的倒退。这种“个性”不仅不应提倡,而且应严厉禁止。
第五,要提倡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共同进步的纽带。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广泛协作的社会中,与世隔绝而不与社会和他人有任何交往的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诚实守信是人类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包括在学校学习能获得好的成绩,都离不开环境,离不开他人。因此,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观念。
近些年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被逐步得到重视。不少学校在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建造名人、名家的塑像,举办各种教学、科研展览,开展人文讲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都是有积极作用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生活在学校环境中,如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科学求实的氛围、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个人潜能得到发挥的愉悦,一定会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改进德育工作德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讲到教育战略地位的同时,曾强调:“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我在今年初中央举办的金融研究班的讲话中,曾经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在学校中,对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等知识的教育要重视,对上面讲的这些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这一点请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加以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和部署学校的德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教育工作部门,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德育工作指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以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工作目标,将党和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指示和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德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进行具体安排和实施。可见重视德育工作是我国教育的突出特色,也是自孔子强调道德学问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传统。
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容概括起来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理想、道德和文明习惯的培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纪律等。在德育的实施方面,渠道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行为的硬性规范,也包括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教委不仅先后颁布了大、中、小学生守则,而且在此基础上又颁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范和准则,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牢记规范要求,逐步养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在德育的教育活动中,强调充分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调各学科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作用,强调了校外德育基地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普遍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以陶冶学生情操等。在德育的管理体制上,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在中小学德育由校长负责,在高等学校实行“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的体制。
由德育地位、作用,德育的内容、实施渠道、管理体制等诸因素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在不断变革与发展之中,体制的改革,思想的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思想活跃一度出现混乱,批判“左”的思潮又出现了自由化的泛滥,讲求效益、竞争又出现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对外开放同时又让西化、分化的图谋和腐朽生活方式有机可乘。总之,学校德育面临着复杂的思想环境与严峻的挑战。面对变革时代的学校德育,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目标,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但使广大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而且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国家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德育工作的成绩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