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到了近代,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其后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当西方国家推进现代化时,我国却丧失了这次历史发展的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些参战国家,包括战败国,在致力于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之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新的科技革命给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创新、应用和广泛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不少国家把对教育与科技的投资当做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提高民族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达到5%左右,其中有的国家达到6%~7%。在这个历史阶段,我国自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首先是遭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帝国主义企图困死新生的中国;其后又图谋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妄图颠覆和分裂中国,给中国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自己又犯了“左”的错误,搞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的人才培养。从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开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灾难,我们整整耽误了20年的发展,我们本来就落后的科技和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在当代,国际上的科技和经济竞争十分激烈,本质上讲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教育,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有了科技和经济的优势与实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对于人才的争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激烈的。2000年,德国第一次拿出2万张绿卡,吸引国际上的信息人才。美国计划从世界各地吸引20万名高科技人才去美工作,英国也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人才外流是一个突出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波,货币贬值,企业倒闭,经济在一段时间内倒退,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外国技术产品,靠的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消耗本国的自然资源,在人才上、科学技术上应有的自主能力不强,发展不够。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现实教训。面对当代还在继续进行的科学技术新的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我们不仅要把已耽误的20年的时间抢回来,而且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经验,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子,而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立足于自立更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农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来认识形势,作出我们的战略选择,我们将会失去这次发展机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有希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有着自己独有的国情。长期以来,我们常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当做优势而感到骄傲。其实,“地大物博”与“人口众多”之比,就突出地显现出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根据有关资料,我国12亿多人口,就自然资源而言,人均可耕地只有12亩,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2500立方米,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草原面积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3,并主要分布在高寒干旱地带;森林人均水平也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9;矿产资源人均水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等。
用多子女的贫困户来概括中国的国情是恰当的。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近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在100位之后。我国幅员辽阔,但水土流失严重,大江、大湖、大气、水资源、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少,所创造的财富,积累相对困难,很容易被人多所吃掉。我们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多力量大,其实这只讲了人口数量的概念,是原始的生产方式,即依靠体力和简单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自然人口并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只有经过教育和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多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人力、物力投入来实现的,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虽然只能如此,但确实导致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质量不高、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需要尽快将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人口众多,负担重,压力大,这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人民富裕的突出困难。
如何把人口众多的沉重负担和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重大课题。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的办法,一条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一条是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强化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