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达到期望实现的目标,不仅要有战略上的宏观决策,而且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动和导向。因此,了解和研究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特别是政策的主要取向,对于我们认识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的变革,统一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扩大教育规模。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培养专家和劳动后备军时说:
“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讲到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时他强调:“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邓小平同志从全国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指出不论从近期还是从长远考虑,要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的水平。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分三类地区分期分批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初中后的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中,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又进一步作了细化和规定。
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上述教育发展主要目标,必须相应扩大初级中学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段时期内突出规模取向,是符合国情的和现代化需要的一种选择。这种取向应与那种不顾主客观条件,不顾质量,盲目发展,是有区别的。
一是人口因素。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基数很大。1985年我国人口105851万人,突破10亿大关,到1999年,人口增至125360万人,净增19509万人,比6个加拿大的人口还要多。中国人口又主要分布在农村,到1998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7%。中国人口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到7%,15~60岁人口占到677%,0~14岁人口占到253%,中国将开始步入老年化社会。尽管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目前处于低生育水平,但人口实现零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中国人口因素的特点,决定了对义务教育、普通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的巨大需求。人口总增长及各类人口群的增长,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
二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所占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少,人多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项目是教育,而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时,我国中学普及率只占39%,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的比例)只占2%,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当今科技、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子,那样太慢了,而且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应当大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就要扩大教育规模,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为更多的人提高受教育年限创造条件。
三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社会里,所谓发展已再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这一目标,而应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不可想象,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素质落后,甚至处于愚昧状态,会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反之,一个社会很富有,而人很愚昧,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所以列宁早就讲过,在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现代社会是人的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自身要现代化。发展经济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的不断追求和满足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互为动因又互为结果的辩证关系。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扩大各类教育的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就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扩大教育规模,要处理好规模与效益、质量的关系,努力做到规模、效益、质量三者的统一,这是多年来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总结。扩大教育规模,很多时候需要铺摊子,以扩大教育资源,如建新校、建新的教育机构;有的则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组合来扩大规模,通过挖掘潜力来扩大规模,如普通高校发展提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等。在教育发展中,为保证教育质量,首先要求决策者树立质量观念、发展是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的观念。把学校建起来了,教育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教师队伍东拼西凑,随意找几个人来管学校,这样的扩大规模要严格禁止。一个学校质量的基本保证,重要的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遵循办学的一般规则。一般规则中,重要的一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办学方向、培养道路和培养目标;二是要加强学校各方面管理和建设,营造育人环境;三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敬业精神;四是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只要教育的决策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达到以上基本要求,教育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扩大教育规模就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发展过程是一个开拓与逐步完善的过程,难免有所缺陷,而缺陷又恰恰是发展中要逐步完善的内容。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效益、质量的三者统一,就能正确理解规模取向。
扩大教育规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讲:“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15日)中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宁可其它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这两个讲话,表达了党和政府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解决好教育问题的决心,明确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和保证适度超前发展的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都作出了法律规定。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取向也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把握住“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法律、政策规定,就可以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冒进错误,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
现代教育区别于历史上以往教育的主要标志,就是冲破了教育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桎梏,走上了与现代生产依存相联的道路。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取向。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针,指明了方向。他反复强调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从立法思想到法律条款,都充分体现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因此可以说,从邓小平同志到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从国家相关法律到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十分明确而又坚定不移地表达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
教育事业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就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建设,构建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实行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要求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适应生产力不同层次水平的技能培训,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普遍推行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实行劳动准入制度等;在基础教育中,努力提高质量为国民素质提高打下基础,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综合改革,在城市大力推进工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综合改革等,都是在科技、经济取向下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