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13206200000016

第16章 施反间计灭掉赵国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近代)章太炎

(一)

赵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大国,国富兵强,良将如云,如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大将。不过在长平之战后,赵军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从此便一蹶不振。赵奢死后,廉颇出走楚国,朝中将才也开始凋落,唯有李牧还可以领兵征战。更为悲惨的是,赵国君臣隔膜很深,文官与武将不睦,彼此经常发生争执。

赵国外围的环境也不太平,同东北方向的邻国燕国长期不睦,经常兵戎相见,相互攻伐。即使是在合纵攻秦之时,两国之间也是貌合神离、勾心斗角。此外,赵国北部边境与匈奴相接,经常遭受这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骚扰。因此,即便是秦军大军压境之际,赵国也不得不分兵据守北部和东北边境,以防匈奴和燕国从后方偷袭。

秦王政灭韩之后,立即将矛头对准了赵国。就在此时,秦王政安插在赵国的间谍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启禀大王,天灭赵国啊!”

“哦?”秦王政惊讶得合不拢嘴,用手指了指边上的坐榻,示意来人坐下,“先坐下,再慢慢说。”

来人坐下后,急切地说:

“赵国正在遭遇天谴,地动山摇,自乐徐(今河北省满城县西北)以西,北至平阴(在今山西省阳高县南),房屋毁其大半,大地裂开了一道东西宽130步的大口子。百姓死者不计其数,流离失所者数不胜数。如今,赵国到处在传唱‘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的童谣。”

秦王政听罢,大笑道:

“真是天助我大秦啊!”

这时尉缭上前一步,向秦王政深深一躬,朗声说道:

“大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消灭赵国。”

秦王政望着东方的天空,喃喃道:

“寡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几年。上天有眼,让寡人得此良机!寡人怎能不好好利用呢?”

说罢,秦王政立即宣王翦、杨端和及羌瘣觐见。由于史料有限,现已无法知晓羌瘣此前的生平事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和王翦、杨端和一样,都是秦王政手下能征善战的骁勇之将。

王翦等人入宫觐见后,秦王政笑着说道:

“上天惩罚赵国,使其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此时正是我大秦消灭赵国的大好良机。寡人召见众位爱卿,正是为了此事。”

王翦皱了皱眉头,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秦王政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了王翦微小的动作,忙问道:

“王爱卿有什么话要说?”

这时王翦上前一步,向秦王政深深一躬,回答说:

“如今天助我大秦,自然是用兵的大好时机。只不过,大王切莫忘记桓齮宜安兵败逃亡一事。桓齮这厮本也是一名能征善战之将,但遇到李牧之后仍不免全军覆没。所谓‘擒贼先擒王’,臣以为想要破赵军,不能不先除掉李牧。”

秦王政闻听王翦此言,面露不悦之色,冷冷地说:

“王将军难道是怕了李牧吗?”

王翦立即回答说:

“臣岂会害怕区区一个李牧?只不过,为将之道贵在用谋,而不是一味死战。假若赵国有李牧在,我大秦士卒不知要枉死多少啊!请大王明察!”

秦王政略一思忖,说道:

“爱卿所言很有道理。李牧定然要除,但急切不能成事,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

随后秦王政宣布,任命王翦、杨端和、羌瘣等人为将,即日起便开始集结部队,筹措粮草,准备攻打赵国。

(二)

公元前229年,即秦王政十八年,秦王政命秦军兵分三路,全力攻打赵国。王翦领一路,从上党出发,由西向东,直奔赵国的军事重镇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而去,待攻下井陉之后,再北向南,威逼邯郸;杨端和领一路,由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出发,直扑赵国的腹心,围困邯郸;羌瘣领一路,居于王翦和杨端和所部中间,作为两路大军的援军。

赵幽缪王闻讯后,立即任命李牧、司马尚为将,统帅赵军,全力抵抗入侵的秦军。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李牧与王翦在赵国腹地摆开了阵势,好一场厮杀,但仍无法分出胜负。

战役逐渐进入僵持阶段,王翦便命令部队转攻为守,以降低士卒的伤亡率。与此同时,王翦又派人火速赶往咸阳,催促秦王政早日想办法对付李牧。

秦王政接到王翦的报告后,才意识到李牧确实是一位不可低估的敌人。如果李牧不死,赵军至少还能再撑上两三年,这对秦国一统天下的霸业显然是不利的。首先,李牧的存在,势必会给秦军造成重大伤亡,让秦国因此而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进攻其他诸侯国;其次,如果秦军与赵军久久僵持不下的话,秦国的军心、民心也会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到秦国政局的稳定。

左思右想之后,秦王政决定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反间计,让赵幽缪王亲手诛杀李牧。于是,秦王政叫来一位能言善辩之人,给了他许多黄金,让他秘密前往赵国贿赂郭开。

郭开是赵国的两朝元老,也是赵幽缪王身边的红人。更重要的是,郭开是一个小人。赵国一代名将廉颇就是因他在赵悼襄王面前进谗,才被解除了兵权。

赵悼襄王十分宠信郭开,而郭开也很会哄赵王开心。刚直不阿的廉颇看不惯这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在一次宴会上当面斥责了他,结果郭开就怀恨在心,伺机在赵悼襄王面前进谗,怂恿赵王解除了廉颇的兵权,逼走了廉颇。

被迫离开军队之后,廉颇勃然大怒,竟然领兵攻打代替他的乐乘。随后,廉颇愤然离开赵国,前往魏国都城大梁。魏王虽然十分敬重廉颇,让人好生招待他,但并不信任他,更没有委以重任。

后来,赵悼襄王面临秦军的压力,多次想重新启用廉颇。赵王派遣使者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几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郭开唯恐廉颇再次得势,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

唐玖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当着他的面吃了一斗米,10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老当益壮。然而,收受了郭开贿赂的唐玖回到邯郸后却对赵王说:

“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他一顿饭吃了一斗米,10斤肉、。不过,臣他和坐在一起发现,他没多久就拉了3次屎。”

赵王摇了摇头,叹息道:

“廉颇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就这样,廉颇没能再次得到赵悼襄王的重用,最后不得不前往楚国为将。耐人寻味的是,像郭开这样的小人在赵国王权更替之时不但没有剔除出朝廷,反而再次得到了昏庸的赵幽缪王的宠信。郭开这个小人不但断送了廉颇的一生,也断送了赵国的大好河山。

当秦王政的使者携带大量金银珠宝来到郭开面前时,郭开眉开眼笑地说:

“我能为秦王做些什么呢?”

秦王政的使者用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低声道:

“李牧和司马尚!”

郭开笑道:

“小事一桩,就交给我吧!”

秦王政的使者见郭开为了金钱,竟然丝毫不将赵国的安危放在心上,就问他:

“你不怕赵国灭亡吗?”

郭开竟然笑着说:

“你知道廉颇吗?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这一次也一样,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之事,但金钱却是我一个人的。”

秦王政的使者哈哈大笑,留下金银珠宝后便返回咸阳复命去了。秦王政听了使者的阐述,叹息道:

“赵国有这样的臣子,又怎么能不亡国呢?”

(三)

郭开收了秦王政的金银珠宝后,果然在赵幽缪王的面前说李牧等人的坏话,企图剥夺李牧和司马尚的兵权。他对赵幽缪王说:

“大王,如今秦国大军压境,我赵国的兵权悉数掌握在李牧和司马尚的手里,大王就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赵幽缪王惊讶地问。

郭开奸笑了一下,附在赵幽缪王的耳边,轻声说道:

“臣听说李牧与司马尚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想自立为王。”

赵幽缪王勃然大怒:

“真有此事?这个李牧,寡人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反寡人呢?”

郭开回答说:

“大王,你想啊,他在大王手下为将,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将军。如果杀了大王,自立为王的话……”

突然,郭开假装惶恐的样子伏在地上,再拜道:

“臣该死,臣该死!大王福寿绵长,绝不会中了李牧这个小人的奸计的!”

赵幽缪王赶紧下来扶起郭开,说道:

“爱卿是为寡人着想,寡人绝不会怪罪你的失言的。”

郭开站了起来,又低声说:

“大王,对李牧和司马尚这两个狼心贼子,真是不可不防啊!”

昏庸的赵幽缪王竟然不加调查,立即下令剥夺了李牧和司马尚的兵权,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他们的职务。

李牧闻讯恸哭道:

“我的命完了,赵国也完了!”

司马尚焦急地大叫道:

“将军,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赵国灭亡吗?”

李牧略一沉思,坚定地说:

“赵国数百年的基业就要毁了。你我世受国恩,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王胡作非为。”

司马尚见状,也喃喃说道:

“大王不足事,但我等不能不为报国恩而死战啊!将军,如今士卒只认将军为将,而不认赵葱和颜聚,只要将军不交出兵符,他们也无可奈何。”

李牧凄凉地说: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眼下只能撑一天是一天了。”

李牧拒绝交出兵权,这无疑更加加重了赵幽缪王对他的疑心。郭开也趁机在一旁进谗:

“大王,李牧果真有谋反之心啊!否则,他为何不肯交出兵权呢?”

赵幽缪王急切地问:

“那寡人该怎么办呢?”

郭开附在赵幽缪王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赵幽缪王立刻大笑道:

“妙计!妙计!如果没有爱卿,寡人之国就要被李牧夺去了!”

几天后,李牧接到赵幽缪王的诏书,命他紧急赶赴邯郸,商议国事。对赵国忠心耿耿的李牧丝毫没有怀疑赵幽缪王诏书背后的阴谋,将军中事务交给司马尚后,立即往邯郸赶去。

李牧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刚刚步入王宫,就被一群武士围了起来。郭开厉声指责他要谋反,赵幽缪王则在一旁大声喝道:

“寡人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反寡人呢?”

李牧跪在地上,大声辩解:

“臣绝无谋反之心啊!”

郭开厉声道:

“既然没有谋反之心,你右臂里藏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凶器吗?”

李牧天生残疾,右臂伸不直。即便是向赵王行跪拜礼时,右臂也够不着地。为了表示对赵王的尊敬,李牧不得不做了一根假肢。他看了看自己右臂的假肢,忽然凄凉地笑了起来。

赵幽缪王听到郭开提到“凶器”,又见李牧那伤心欲绝的笑容,立即下令道:

“给我把他乱剑刺死!”

李牧见赵幽缪王如此昏庸,自己又无法脱身,遂生以死明志之心。他“噌”地站起来,从一名武士的手中夺过宝剑,将剑尖含在口中,往一旁的柱子上撞去……

可怜一代名将,因为右臂残疾,无法举剑抹脖子,只好采取这种惨烈的死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牧死后,司马尚也被剥夺了兵权,赵葱和颜聚继续领导赵军抵抗王翦和杨端和的两路大军。赵国的百姓纷纷闭门痛哭,悼念一代名将李牧。

李牧吞剑自裁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王政大笑,连声道:

“赵国现在已是寡人囊中之物了。”

随后,秦王政便命王翦和杨端和全力攻赵。秦军两路人马在王翦和杨端和的带领下,合力围攻赵军。赵葱和颜聚无力抵抗,兵败被俘。3个月后,秦军荡平了赵国,攻克了邯郸,俘虏了昏庸的赵幽缪王。

这位无能的君主在最后一刻终于醒悟了。当他规规矩矩地把邯郸地图和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高高举过头顶,跪在秦王政脚下称臣之时,他想到了冤死的李牧。

后来,秦王政将赵迁流放到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在异国他乡,赵迁终日以泪洗面,喟叹道:

“假如有李牧在,秦人又怎么有机会吃上我邯郸的粮食呢?”

然而一切都晚了,赵迁只能在痛苦之中后悔自己杀害良臣,最后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不久,赵迁便郁郁而终,赵国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