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13232000000019

第19章 世界著名政治家(2)

总的来看,斯大林同志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斯大林也犯过严重的错误:第一,专制独断,家长制作风严重;第二,个人崇拜严重;第三,对于小国、弱国奉行大国主义;第四,战后对于兄弟国家比较粗暴,强行推行苏联模式,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长期隐患;第五,斯大林在30年代的大肃反政策,过于严酷。

斯大林在生前被宣传媒体得无限伟大,死后又被国内外敌人污蔑得无比可鄙、可恶。其实两者都比较偏激、不理智。

小知识

斯大林与中国

对于中国,斯大林曾强占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整个黑瞎子岛,并迫使外蒙古脱离中国而独立,对中国造成了极大伤害。同时,斯大林为了讨好日本,还曾屠杀了远东地区约30万华人。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

罗斯福出生于纽约,其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小儿麻痹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罗斯福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初,美国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国。1941年底,美国参战。罗斯福代表美国两次参加盟国“三巨头”会议。

罗斯福政府提出了同盟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罗斯福由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虽然他出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受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是,是他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任职长达12年。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也因此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约翰·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1963年),是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执政时间,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为止。

肯尼迪被视为美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南太平洋英勇救助落水海军船员,因而获颁紫心勋章。1946~1960年期间,肯尼迪曾先后任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于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和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

在肯尼迪任总统期间,所做的主要事件包括: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太空竞赛、越南战争的早期活动以及美国民权运动。而肯尼迪的遇害,也引发了公众对他深深的怀念。在民意调查中,1985年时他位居第一位,支持率达56%。在“盖洛普20世纪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中,肯尼迪排名第三(仅次于马丁路德金和特里萨修女)。1999年2月,总统日上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林肯是最伟大的一个总统,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华盛顿、肯尼迪、里根和克林顿。2000年时,肯尼迪名居排名榜首,其后是林肯、罗斯福和里根。

肯尼迪总统一直被大多数美国民众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任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他的遇刺,被视为是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之一,因为这一事件在其后数十年中影响了美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曼德拉

1918年7月18日,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

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后来,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并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

2000年8月,曼德拉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同体主席期间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全球总统”,即使在狱中,曼德拉也多次成为全球焦点,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遍及全世界。1981年,1万余名法国人联名向南非驻法使馆发出请愿书,要求释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个国家的2000名市长又为曼德拉的获释而签名请愿;1983年,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50多个城市市长在伦敦盛装游行,要求英国首相向南非施加压力,恢复曼德拉自由。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基辛格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

基辛格获得的荣誉有: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1969~1973年,基辛格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直到1975年;1973~1977年,他兼任美国国务卿,获得了了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政治职务。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2月,基辛格又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多年来,他一直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的发展。1969年3月2日,前苏联边防部队挑起了一场边境武装冲突,使中苏关系严重恶化,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两国边防部队已进入实战状态。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国际战略平衡,经过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反复探讨,终于研究出来一个遏制苏联动用核武的巧妙办法。基辛格在避免核战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且还协助尼克松总统实现了中美建交。几十年来,不论基辛格博士以何种身份访华,一直受到贵宾式的接待。

撒切尔夫人

1925年10月13日,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出生于英国平民家庭,没有显赫的门第的庇荫,没有夫贵妻荣的依傍,而靠着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的奋斗,终于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的国度里,在被视作“男人的领地”的政治斗争漩涡和激流中,一步一步地沿着成功的阶梯攀登,到达权力之巅。

撒切尔夫人领导她的政府在英国上演了一场被称作“撒切尔的旋风”的话剧,使战后以来一直以来处于衰落不振的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她是一位足以傲视群伦的政治家,令无数男子刮目相看,相形见绌。她也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的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是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的女首相。英国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连任三届共15年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个位首相有过如此之长的执政时间。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其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即使英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丘吉尔与之相比也稍显逊色。虽然布莱尔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尔下台10周年之际就宣布“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必须要对付从过去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

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现在常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小知识

军事鹰派

对于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来说,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不愿妥协的人。他们认为,由于当时英国政府回避与爱尔兰共和军展开对话,导致北爱尔兰大骚动的时期遭到拖长,尽管英国与爱尔兰政府签订了《英爱协议》,但也无济于事。

1996年,斯科特报告书面世,该报告对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伊拉克出售军备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也揭发了玛格丽特·撒切尔的政府在军售问题上一直对萨达姆·海珊给予支援,白厅更曾花上10亿英镑维持侯赛因政权及替军备生产商穿针引线。该报告同时还指出,在两伊战争期间,英国曾走私奇伏坦坦克的壳体给伊拉克,事后则把有关文件悉数销毁。

另外,英国政府内也有官员暗中协助私人公司通过不正常手段,私下出售机器制造军武。从雷卡公司的制运记录中发现,不少捷豹出厂的收音器材在赊帐情况下被运到伊拉克,且赊帐付运军备的情况也很严重。后来,当侯赛因处死一名英国记者后,保守党的内阁成员依然没有停止资助侯赛因,然而他们反驳这样做,则是为了避免损害英国的工业。

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是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48年,马丁·路德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1948~1951年,马丁·路德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1963年,马丁·路德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

1968年4月,马丁·路德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参与领导罢工运动时,在旅馆的阳台被一名刺客开枪正中喉咙致死,年仅39岁。

马丁·路德是将“非暴力”和“直接行动”作为社会变革方法的最为突出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有影响力且最为人知的一场演讲是1963年8月28日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演讲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1986年1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全国纪念日以纪念这位伟人,并且订为法定假日。迄今为止,美国只有三个以个人纪念日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别为亚伯拉罕·林肯纪念日、乔治·华盛顿纪念日和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其中,马丁·路德·金是唯一一位非美国总统而又享有此殊荣的人。

鲍威尔

科林·瑟·鲍威尔是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1937年4月5日,鲍威尔出生于纽约。他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都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鲍威尔的童年家庭非常贫困,然而艰苦的磨难没有阻碍鲍威尔的奋发成功。

1962~1963年和1968~1969年,鲍威尔两次被派到越南,参加越战。1973~1974年,他又出任驻韩国美军大队大队长,后被任命为第101空降师,第二旅旅长兼美驻德国陆军第五团团长;1977~1980年,鲍威尔任国防部副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78年晋升为准将;1983~1986年,任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87年12月~1989年1月,任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乔治·布什总统任命他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晋升为四星上将,并指挥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3年9月30日退役,并辞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2000年12月,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提名鲍威尔为国务卿。

对于外交事务,鲍威尔一直拥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和特点。在以态度强硬、作风凌厉著称的小布什政府中,鲍威尔是核心人物中唯一的一位温和派人物,通常被人们视为比较典型的“鸽派”人物。鲍威尔曾表示,“和为贵”是他信奉的宗旨,因此,他被称为“鹰爪鸽”。

鲍威尔待人热情随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在闲暇时间,很喜欢看吴宇森导演的功夫片或战争题材的影片。在他会客室的茶几上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宣誓就职时,布什总统站在他身旁的照片;另一张就是他与华裔导演吴宇森及其摄制组人员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