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凤凰山传奇
133300000012

第12章

辰时时分,庞四回来了!带来了济南的最新、也是最真实的情况。庞四费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才把情况介绍清楚。张木强打精神躺在床上听着朱真、张金、王喆对庞四的轮番询问。事情搞清楚了,却没有带给大家任何的轻松!反而使大家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疙瘩。

原来在半个月前,朱棣带领“靖难军”乘胜追到济南城下;本认为济南城会像其他城、县一样顺风投降!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参政”(相当于省财政厅厅长)鉄铉这样的文官,加上一个不见经传的中等将军盛庸,凭着七拼八凑的五万败军,竟然敢坚守济南城。朱棣不相信,济南城的官员、商贾、平民也不敢相信。朱棣按照他的高级“智囊”道衍的计策,开始了第一轮的进攻----“政治攻势”。

说起道衍和尚,不得不多费些笔墨。道衍----俗家名字叫姚广孝;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元惠帝元统三年,长在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道衍十四岁出家为僧,先学“天台宗”;后研习“密宗”瑜伽三密。二十岁受具足戒,又喜欢上“禅宗”。元朝末期天下大乱,道衍拜经山智及禅师为师学禅;得到了经山智及禅师的法衣和佛子。三年后,他又遇道士席应真,学习道教的“阴阳、术数”之学。道衍长的身材中等,体型消瘦、一双三角眼、满脸横肉、形如病虎,面带杀伐之相。他虽为和尚却不吃斋,酒肉具沾!道衍学了一身学问,却不甘寂寞于深山老林,常自恨生不逢时,错过了乱世不能一展雄才。说白了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个“乱世枭雄”。他在过江苏丹徒县北固山时曾写诗一首,可见其心中抱负:

诗曰:

譙鲁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从他的诗意中不难看出,他在等待天下大乱的机会(也可以说他在待机制造天下大乱的机会)好一展雄才!达到他从野田中走到“金坛”的目的。

机遇终于来了!洪武十三年(1380)高皇后(马皇后)去世,太祖朱元璋下诏选高僧进宫侍奉王子们,为他们咏经降福,道衍受诏入宫。道衍见燕王朱棣龙行虎步,自认为朱棣天命所归,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正是自己多年来寻找的成功“载体”。道衍千方百计的亲近燕王,二人几次会面后便气味相投、相见恨晚!燕王向太祖朱元璋建议,让道衍到北平庆寿寺做主持获准。从此,道衍经常出入燕王府,向燕王灌输“夺权”的理论!成了燕王的第一谋士。

道衍当上燕王朱棣的“高参”后,就致力于造反的准备。太祖朱元璋死后,朱棣见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侄子朱允炆,就与道衍商量起兵夺权。燕王担心地问:“民心向背,奈何?”(按白话就是说:朱允炆当皇帝名正言顺,民心拥护;我争夺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民心反对我造反!我该怎么办哪?)道衍回答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用白话说就是:我看准了,只有你才有当皇帝的命,老天选择了你!你管民心拥护不拥护干什么!)。

建文元年(1399)六月,朱棣和众亲信正商议决策起兵,突然一阵大风雨骤然而至,房檐瓦被风吹落一地。燕王大惊,认为是老天示警!面色突变。道衍为了安慰燕王和其亲信就说:“这是祥瑞的预兆啊!飞龙冲天而起,必然有风雨相随!灰色的瓦片坠落,预示着将更换成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的瓦片是黄色的琉璃瓦)道衍的一句话打消了燕王的顾虑,遂决定起兵造反。在道衍的倡议下,燕王给自己的造反军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靖难军”。其实就是窃取了西汉时期吴王刘濞的发明,打出了“请诛齐泰、黄子澄以清君侧!”的起兵旗号。(刘濞的造反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看来,“盗亦有道”这句话放到燕王身上也很合适啊!(逗读者一笑)。

燕王为使济南不战而降,用的是什么“政治攻势”(或可说成攻心战)哪?首先燕王将朱允炆即位以来进行的“削藩”政策说成是“清除异己”!是对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们进行的“********”。先是对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崏王,如何如何捏造事实,栽赃陷害、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指鹿为马、惨无人道、杀家灭口、残暴无仁;后是对他燕王如何如何不顾亲情,不念大功、威逼利诱、步步蚕食、吹毛求疵、含沙射影、软硬兼施、无中生有、逼上梁山!......等等情况写成“传单”,用弓箭射进城里广为传播!从而达到引起民众“同情”的效果。当然,在传单中还要着重写明:这些坏事不是皇帝朱允炆做的!朱允炆是一个好皇帝!我不反对朱允炆当皇帝!朱允炆是不同意奸臣们这样做的!他是受到了“奸臣”的胁迫!他现在已经被奸臣“软禁”啦!他已经失去了自由!谁是奸臣哪?就是齐泰和黄子澄!我不是造反,我是去救皇帝!我要不去,皇帝就被奸臣害死啦!你们不要反对我!反对我就是反对皇帝!反对我就是阻止我去救皇帝!民众们,醒醒吧!不要被奸臣所蒙蔽,上了奸臣的当!不然的话,就害了皇帝!害了大明江山!害了天下百姓!求求你们,打开城门放我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