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凤凰山传奇
133300000005

第5章

建文帝二年(1400)发生的事情打破了天下的太平,也打破了小山村的平静。朱元璋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的叔叔们个个手握兵权,封疆为王;人人不将当皇帝的侄子放在眼里,都有取而代之之意。二十几岁的朱允炆面对叔叔们的责难束手无策。他的老师黄子澄、大臣齐泰、方孝孺等人建议“削藩”。朱允文行使的削藩之策大大刺激了久作造反准备的燕王朱棣,为了保护他的当前地位同时也为了篡夺皇位,朱棣就想提前起兵造反。朱允文对朱棣也早有防备,推行削藩之策时就在德州、河北一带部署了五十万大军预防燕王朱棣造反;同时将朱棣的两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留在南京作为人质。朱棣为了要回自己的两个儿子以解后顾之忧,曾经装疯来麻痹朱允文!朱允文曾一度相信朱棣已疯,对朱棣放松了警惕!将朱高炽、朱高煦放回北平照顾朱棣。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立时认为时机成熟,立即就举兵造反了。朱棣反迹一露,朱允文立即拜李景隆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主持“平北”军务;又派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为辅,进军北平。可惜的是,朱允文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错在选择了马谡式的人物----李景隆作为领军元帅;二是错在为求“仁德”之名向全军下发了“不许伤害皇叔”的圣命。就是这两个错误,直接造成了江山易主的结局。

李景隆率军包围了北平城,攻城部队眼看就要攻下城池;李景隆怕战功落入他人之手,关键时刻下令部队停止攻城。他本来认为北平城兵少将寡、极易攻克,准备第二天亲帅大军攻进北平,使这一天大功劳落于己手。北平军利用这要命的时间,立即修复破损的城墙。天公作美,当夜北风大作、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北平军连夜往城墙上浇水,使北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冰城”。李景隆望着这座无法攀爬的冰城,连肠子都“悔青”了。他仰头望望大雪飞舞、北风呼号的老天,只好垂头丧气地下令大军南移与北平军对峙。

此时朱棣并不在北平,主持北平防务的是他的大儿子朱高炽。朱棣离开北平来到了关外,用黄金白银、珠宝玉器、绫罗绸缎、高官厚禄买通了五万“朵颜三卫”骑兵,并胁迫宁王与他一起南下造反。朵颜三卫是朱元璋时期降服的蒙古骑兵,朱元璋将投降的蒙古人安置在长城以外的草原上,组成“三卫”骑兵,守护大明疆土。这些蒙古骑兵,人高马大、作战勇猛,常年在边疆作战、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

正是天福、人意(李景隆)救了朱棣!朱棣把这五万精兵作为“奇兵”埋伏在城外,配合着城里的六万精兵与南军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抗争!

朱棣的援兵来了!李景隆得到消息就派大将陈晖,率一万骑军前往阻击朱棣援军;可笑的是,下达阻击命令,却没有明确的阻击地和阻击目标。事实上,李景隆也不知道朱棣和援兵在那里;陈晖一头雾水地“忠实”地执行着李景隆的命令。他率军盲目地去寻找敌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疲惫的骑兵终于发现了目标;急忙追赶,追上时却掉进了朱棣设的伏击圈。经过毫无悬念的战斗,一万人马只冲出了陈晖等十几人;其他人不是做了“刀下之鬼”就是做了降兵伤卒。

大战开始了,在距北平二十里的“郑村坝”双方摆开了战场。朱棣面对六十万强大的明军,使用了中军突破的“穿掘”战术。朵颜三卫不愧为天下精兵,勇猛冲杀直奔李景隆的中军。只杀的人喊马嘶、天昏地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斗中,明军曾几次将朱棣围住,但都因为有皇帝的“不许伤害皇叔”的军令,刀不能砍、枪不能刺、箭不能射!只能眼看着朱棣手持宝剑左劈又砍、前冲后闯。朱棣就像穿上了现代的“避弹衣”,纵横无敌、越战越勇。夜色降临,双方各自收兵准备明日再战;此时的李景隆已被日间的战斗吓破了胆,为了躲避朱棣的进攻,竟然做出了“连夜撤退”的荒唐命令。更可恨的是,李景隆连夜逃跑,竟没有通知围困北平城的部队!最后的结果是十几万围城的部队被朱棣里外夹攻吃了个干干净净!李景隆逃到了德州驻防,变攻为守等待着朱棣的进攻。

朱棣接收完李景隆送去的战争“礼物”,马不停蹄率领十几万大军乘胜推进;在德州的白沟河又摆开了决斗的架势。李景隆与郭英、吴杰的兵马合兵一处,再加上朝庭的援兵共有六十万大军;任命平安(曾是朱棣的部将,不但勇猛且熟悉朱棣的战法)为先锋,重用勇将瞿能为中军主将;郭英为左翼;吴杰为右翼。想一战败敌,洗刷自己“无能”的耻辱。大战开始,南军显现出人多势众的优势,将“靖难军”(朱棣起军,为了名正言顺,欺骗百姓跟从;打出了陈****常用的“悲情”牌,装出一副被逼无奈的样子,给自己南下夺位行为取名为“清君侧”;为自己的造反军取名为“靖难军”)团团围住厮杀,一度将朱棣围了个水泄不通。朱棣的勇将邱福、朱能拿出吃奶的力气保护着朱棣向外突围,仍不能成功。眼见朱棣插翅难飞、在劫难逃。

朱棣此时已是山穷水尽,无计可施;眼看着自己的兵将越来越少,明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已是万难逃出升天。人急了往往会想一些馊主意,往往就是这些馊主意起到意料不到的作用。朱棣想起了小时候的“诈术”,也不管管用不管用就飞马跑到一个高岗上,杂手舞掌装作指挥“伏兵”出击。朱棣是希望让李景隆看到自己的动作,而李景隆也恰恰看到了朱棣的动作。这种骗小孩子的伎俩就恰恰有像李景隆这样的“白痴”元帅相信;李景隆怕中朱棣“埋伏”,立即下令退兵;白白的放过了这次捉拿朱棣的大好机会。

朱棣再整人马,借着明军后退之势,发起了进攻。明军回头再战,仗着人多势众,又一次将朱棣包围起来;大将安平一马当先,直冲到朱棣马前;眼看就要生擒朱棣!就在这危机关头,老天爷第二次改变了朱棣的命运。突然之间,在朱棣身后卷起一阵西北大风,直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明军将士都睁不开眼!这阵大风又偏偏将李景隆的帅旗拦腰折断。李景隆不愧是一个“军事白痴”,偏偏相信鬼神“护佑”之说,调转马头一路狂奔,连几十万大军也不顾了。明军失去了元帅顿时混乱,人人如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队形大乱;一时间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乱哄哄的东跑西窜。朱棣借机反攻,明军六十万大军如待宰的羔羊一般任由“靖难军”像砍瓜切菜一样的杀伐。明军六十万大军就这样被打的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降的降。李景隆就像“解放军”说的蒋介石那样“成了运输大队长”!撇下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士兵、马匹,一个人跑回了南京。

朱棣一鼓作气,遇城拔城、遇县攻县,不几天的时间就攻到了济南城。此时的天下人心惶惶,朝庭如热锅的蚂蚁----坐卧不安、谈虎色变。就在这危急时刻,凭空出了几位英雄暂时稳住了天下形势,使朱棣的“靖难军”受到了巨大挫折和伤亡!这几人就是----鉄铉、盛庸和我的几位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