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钱玄同文选
13411100000037

第37章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一九一九年初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中国字形变迁新论

自来讲小学的人对于汉字古今的形体,立上十种名目就是——1.结绳;2.八卦;3.古文;4.大篆;5.小篆;6.隶书;7.草书;8.八分书;9.楷书;10.行书。

这十种字体的来源,说是都有一个人创造的,并且还有创造的理由同施用的范围,其说如下——

《易?系辞传》说:

上古结绳而治。

《庄子·胠箧篇》说: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以上是说从容成到神农用结绳。

《说文序》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以上是说伏羲造八卦。

《说文序》说: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

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这是说第一个造字的人叫做仓颉。自从仓颉以后,直到周宣王以前,增加的字,改变的字,很多很多,这个长时期中所造的文字,都叫做古文,何以知道都叫做古文呢?《说文序》又说: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

秦……初有隶书,……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八日隶书。

照这两段的话看来,分明是大篆以前的字都叫做古文,所以唐张瓘《书断》说:

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

以上是说仓颉造古文。

《说文序》说: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汉书?艺文志》说:

《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以上是说史籀造大篆。

《说文序》说:

其后(指孔子死了以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以上是说李斯等人造小篆。

《说文序》说: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又说:

左书,即秦隶书,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汉书·艺文志》说:

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晋卫恒《四体书势》说:

或日,下土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小篆,……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

又说: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囚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

以上是说程邈造隶书。

《说文序》说:

汉兴,有草书。

汉赵壹《非草书》说:

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分飞,故为隶草,趣急速耳。

晋卫恒《四体书势》说:

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

唐张怀瑾《书断》说:

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是也……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按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上下牵连,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也。

又说:

草书者,后汉徵士张伯英之所造也。

以上是说史游造章草,张芝造草书。

至于那八分书、楷书、行书的来源同创造的人,自来各人各说,没有定论。八分书的异说更多,现在也不能一一胪举,但就《宣和书谱》里所说的引他几句:

魏江式《求撰集古今文字表》说:

为八分之说者多矣,一曰,“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字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此蔡希综之说也。一日,“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此蔡琰述父中郎邕语也。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西汉之末,有颍川刘德升者,实为此体。

以上是说王次仲造八分书同楷书,刘德升造行书。

我对于这字体的名目,创造的时代同创造的人,都有点怀疑。

文字本是语言的符号;语言用符号写了出来,则可以行远传久。原人脑筋简单,除了饮食男女以外,没有旁的思想,所以用不着有这种符号。到了人智渐渐开展,人同人有了交易货物的事情,就不能没有一种写契约的符号。

《易·系辞传》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这结绳同书契的最大用处,就是做契约的符号,所以《周易集解》引《虞郑九家义》说: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周易正义》引郑玄的话说:

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既有了符号,自然这符号不仅为写契约之用,要同异地的人谈话,可以用这符号来写信;要使将来的人知道现在社会的状况,可以用这符号来做史,于是符号的用处,就渐渐的多起来了。

但是古代国家没有统一,交通也不便利,经书里所谓“诸侯”,所谓“万国”,其实就是各种部落。各部落各有符号,彼此必不能相同;而且一个部落里的符号,也未必能够完全一致;所以决不能指定一个人,说是这符号都是他造的。

《易,系辞传》叙结绳只说“上古”,叙书契只说“后世圣人”,这话最为谨慎,并且最为通达,因为并非一人一时所作,本不能指定某人某时,到了《庄子?胠箧篇》里,就多了甚么容成氏、大庭氏……这些人名,庄周的文章,本来寓言很多,那些人名,往往随意假造,等于亡是公、乌有先生。我以为这一段话,决不能认做确实的历史,吾友胡适君说,“《胠箧篇》说‘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自田成子到齐亡时,仅得十二世,可见此篇决不是庄子自己做的”,这话

也很有理。

仓颉作书契的话,晚周人书里已有说的,《荀子?解蔽篇》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篇》说: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

《吕氏春秋?君守篇》说:

仓颉作书。

似乎古代确有仓颉这个人,并且确是造字的人,但是就照《荀子》的话说,仓颉以外,造字的人还有许多,怎么可以归功于仓颉一个人呢?吾师章太炎先生的《检论》里有一篇《造字缘起说》,他说道:

《荀子·解蔽篇》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依此,是仓颉以前已先有造书者……夫人具四肢,官骸常动,持莛画地,便已纵横成象,用为符号,百姓与能,自不待仓颉也。《吕览》云,“未有蚩尤以前,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因知未有仓颉以前,民亦画地成形,自为徽契,非独八卦始作,为文字造端而已。今之俚人,亦有符号;家为典型,部为徽识,而彼此不能相通,……夫仓颉以前,亦如是矣,……字各异形,则不足以合契,仓颉者,盖始整齐画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非羲农以前遂无符号也。

章先生这一段议论,很可以打破“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这句话。我的意思,以为说仓颉造字,同说尧舜禅让,汤武征诛,周公制礼作乐这些话差不多,都不过是春秋战国以来的传说,未必是当时的实事,但看仓颉这个名字,就有点可疑,“颉”字是个谐声字,“仓”字照《说文》说,“从食省,囗象仓形”。这“食”字已是一个两体会合的字,这两个字,恐怕都不是初造字的时候就有的罢,若是不敢过于疑古,则《荀子》所说章先生所发明的话,也还可以信从,比到那说“仓颉是第一个造字的人”的议论,要高明得多了。

结绳和书契,究竟是怎样的分别呢?——现在是还寻不出甚么确实证据,我一个人的臆想,以为就符号的形象说,结绳是用绳子结成许多无意识的花样,书契是用绘画来表语言的意思;就记符号的器具说,结绳是拿绳子来打结,书契是拿刀在木头上刻字,或者是这样的分别,也说不定。

至于八卦这样东西,据我看来,断断不是文字,《说文序》里说的一段话,是抄《易?系辞传》的,但是照《易传》看来,并没有把八卦算做文字,《易传》是先说伏羲作八卦,其下叙述各种器物的起源,说他与某卦的卦象有合,讲到文字,只说上古结绳,后世易以书契,绝未曾牵到八卦,这就可知《易传》并没有把八卦算做文字。《汉书?艺文志》叙小学的一段,也没有一个字提到八卦,不知许慎做《说文序》,何以起头就抄了一段《易传》,把八卦算做古代的文字,并且“以垂宪象”一句以后,就接着说道,“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上文才说作八卦,下文忽接着说结绳到了末期,不够应用。那八卦到甚么时候废止,结绳怎样的起源,一字不提,这不知还是许慎记叙疏舛呢?还是今本《说文》传写有误呢?

有人据了《易纬乾坤凿度》的话,说八卦就是“天”、“地”、“风”、“山”、“坎”、“火”、“雷”、“泽”八个字的古文,来证明八卦是文字,我说,这种证据,全不足信。纬书本是阴阳家的妖言,他的说话,岂能当作信史看?那部《乾坤凿度》,别的且不说,单看那起首所题的著作者,什么“庖牺氏先文,公孙轩辕氏演古籀文,仓颉修为上下二篇”,这种款题,也就够好笑了。据这种书来讲古事,无异据《封神传》来讲殷周之际的历史。

又,法国人Laconperie说,八卦就是巴比伦的楔形文。还有一段考证离卦的,拿了许多同“离”字音近的字来讲离卦的六爻,说每爻的爻辞,就是许多同“离”字音近的字的训诂。这许多字,最古都写作“

?瘙 椊 ”。日本人白河次郎、国府种德著《支那文明史》,很信这个话。近来中国人如蒋智由、夏曾佑诸君,也信这个话。在我看来,这实在是勉强附会。那巴比伦的楔形文,其实还是一种象形字,不过因为用三角锥镌刻,不能圆转如意,所以变成一直一横的形状,正同龟甲文里的“日”字刻成六角形,“秦权”里的篆文笔笔都断的一样。那八卦却是用一一两个记号组合成功的,哪里会同巴比伦的楔形文是一样东西呢?

况且所以要造字的缘故,总是因为人同人有交际。那么初造的字,总该是同人有密切关系的。名词当是“牛、羊、米、禾、门、户、舟、车、耳、目、口、首”这些字。此外那代词、介词、连词、感词就算不必特造,借用同音的字,却也还得要有几个云谓词、区别词,那才可以成话。假如只有“天……泽”八个字,请问怎样应用?

所以我就各方面看来,认定这八卦断断不是文字,不能混到文字变迁的范围里来讲他。

文字不是一个人造的,同八卦不是文字,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来讲造字的时代同字形的变迁。

文字的创造究竟在甚么时候,离开现在约有多少年代,这话简直无从回答。不要说那容成用结绳,仓颉造书契的话难于凭信,就退一步讲,承认这些话是靠得住的,这年代也还是无从考证。这个缘故,因为中国历史上确实可靠的年代,要从周共和元年算起(公历纪元前841年)。以前各人各说,都是随意造造,没有一说可信的。所以若是承认旧说,则大篆小篆以后的字体,还可以说出他的创造离开现在有多少年代;要是说到结绳同古文,仍是无从说起。若据近人所说,黄帝到现在有四千六百多年,就断定仓颉是公历纪元前二十七世纪的人,那是断断不可的。

近人所说,根据《通鉴辑览》,那是合宋元明以来种种妄说的年代加起来的,历史上的证据,一点也没有。

我以为古代的文字,要是得不到实物,即使旧说有年代可考,尚难凭信;何况年代也无可考,则无论如何说法,总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们不必依据伪书,学痴人说梦,但就着现有的古代实物来考字形的变迁,庶几真相渐出,不至于再给古说蒙住。将来地底下发见的古物,必定一天多似一天,或者那所谓羲、农、黄、唐、虞、夏时候的文字,同那结绳的形状,可以发见于二十世纪。那么,于字源学上就可以有绝大的发明了。

讲到字形的变迁,我以为这纯是任自然的趋势,逐渐改变的。改变的缘故,必定因为旧字有不适用的地方。所以总是改繁为简,改奇诡为平易,改错落为整齐,改谨严为自由。但旧字虽因有不适用的地方而改变,却并非全体不适用。所以字形虽然时有变迁,而当变迁的时候,决不是把旧字完全改易,那平易适用的,还是因仍旧贯;——断没有旦暮之间能够尽弃旧字,改写新字的道理;更没有一个人重造一种新字,就能够同法律一样,限定期日,强迫全国遵用的道理;尤其没有特造一种新字,专限用于某方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