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个神话,其实更像是一个关于财富的寓言。它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财富是可以从小本钱投资经营而累积起来的。拥有小本钱的创业者,往往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坐拥百万财富的大赢家,只要具有稳定的气质和拼搏的精神。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从小本生意开始创富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杭州的吴莹靠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服装创业,已经拿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订单,卖包子馒头的刘会平不光在上海滩站住了脚,还发展了十几个加盟连锁店。
无独有偶,河南郑州有个被称为“花生米大王”的农民,他销售的花生米价廉物美,在当地很有影响。这个只有20多岁的个体户农民,是从身背一袋花生米来到武汉做生意,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他将这袋花生米卖掉后,发现花生米在武汉十分热销,但是卖花生米的人却不多。经过一番思索,他便购置了上千斤花生米。运到武汉后,他发现如果同别人一样的价格经营,自己根本不行,因为一无资本,二无店铺。于是,他就将这上千斤花生米低价出售了。他虽然赚得不多,但周转快,总会有些赚头。于是,他大胆购进了10万斤花生米运到武汉,然后将零售价从每斤的110元降低到095元。消息一经传出,人们纷纷来购买,一些大店铺也纷纷到他那里进货。从此,武汉的花生米价格也稳定了下来。后来,他的花生米生意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不单是这些善于经营的商场知名人士从事小本生意可以发家,普通的创业者倘若掌握了小本经营的秘诀,同样可以致富。
在热如火炉的广州火车站,奔波的旅客都能买到一碗冰凉可口的大碗茶喝。这种大碗茶仅仅卖3毛钱,不仅喝得舒服,而且价钱便宜。大碗茶,就是用碗盛茶水,卖给过往的行人,这种生意只需很少的本钱就可以做,购买设备需要几百元钱,再配上几张桌椅便可开张了。
由于旅游观光的人不断增多,火车站、公园内、街道旁、商店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虽说矿泉水、汽水好喝,但毕竟花钱又多,也不解渴。因此,口渴了喝大碗茶的人实在不少。只要位置选得好,每天赚几十块钱就不会太难,遇到节假日还会赚得更多。
别看卖大碗茶生意小,但北京大碗茶商社就是由一群居委会的老太太靠卖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逐渐积累建成的。如今,它已发展成拥有上千万元资金、几十个联社的大商社,坐落在前门边的商社大楼更显得气派非凡。
香港铜锣湾街头有一家规模很小的“阿二靓汤”店。这种汤,实际是用香妃鸡、香油鸭等清炖出来的汤汁,每碗汤的定价不过12块港币,纯属小本生意。别看这种汤本小,对铜锣湾的人来说,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由于汤汁非常讲究、制作精细,汤汁风味也是独具风格、清爽可口,非常符合市民的口味。因此,店铺刚开张顾客就络绎不绝,财源接踵而至。
据“阿二靓汤”店的创始人唐先生介绍说,他们看中这行小本买卖,主要是看到一些商家都热衷于开大饭店、做大生意,赚取高利润,给市场留下了这块空白。然而香港有许多广东人,他们非常喜欢吃煲汤,如果占领这块空白领域做小本生意,只要料理得当,肯定能赚到大钱。于是,他便开办了这家“阿二靓汤”店。由于他的小本生意在管理上采取中西合璧的方法,经营中式食品,还根据食客的不同要求推出了大锅煮的汤和小煲垠的炖汤。大锅煮的汤每碗12港元,小煲垠的汤每碗30~80港元。因为“阿二靓汤”店的汤汁很符合顾客的口味,所以一时间声名远播。唐先生的经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还有,重庆有位杨先生,靠经营辣子海蟹这样一道普通的川菜起家,竟炒出了亿万家业。
几年前,杨先生还和普通人一样,过着稳定的工薪生活。后来他逐渐发现,郊外旅游作为一种时尚,已经在重庆人心中根深蒂固,重庆人还喜欢到郊外尝鲜,觉得郊外的菜品味道更独具特色。
于是,杨先生便从重庆人的饮食需求出发,在市区附近开设了一家小餐馆,选择经营项目时,他几经思索,最终选定了海蟹,因为这道菜是广大重庆市民喜欢吃的。
为了自己的菜品没有强硬的竞争对手,杨先生不仅在选料上大动脑筋,选择新鲜可口的海蟹,还在味道上下了一番工夫,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研究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杨先生制作的辣子海蟹味道好,一时间声名远播,几年时间,他的店铺由原来的5张桌子,发展为在全国拥有56家连锁店、5000多名工人的大型企业集团。
生意的“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有的生意大但不一定能赚大钱,而有的小生意却能赚大钱。这种小生意,因为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会越做越大。
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只要有钱赚,不分大和少,小生意同样可以带来大财运。如果我们抓住身边的小钱,不让赚钱的机会溜走,总有一天会赚到大钱的。
这些“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的普通老百姓有很多共同点,年龄集中在25~35岁,普遍具有外向型的性格特征,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业资金80%源自个人家庭的积蓄或者家庭借款。成功的行业集中在餐饮业、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具有投资门槛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
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本钱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勇气小、信心也小,不敢也不善于以小博大创造财富。正如专家指出的,那种认为“创业是伟大的”思维定式是一种误解,社会同样需要平民创业英雄,关键是“勿以本小而不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越是小的东西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任何一个小的项目只要耐心开掘都能发财致富,对普通百姓尤其如此。
决心创业的奋斗者,如果你现在也还只是拥有一点点小本钱,如果你是如此强烈地渴求财富,那么就立即行动吧,以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支撑,并以正确的方法为指导,就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你的财富梦。
4.小小梳子,无限财富
一技之长是创业的硬件,是一个人谋生的基本条件,是为你打开财富之门的一把钥匙。
小玥出生在农村。由于家穷她17岁就放弃了学业回家务农,她还自学得一手好画。
23岁的时候,恋爱受阻,渴望改变生活的她便想去走万里路,她就带着父母给的50元钱,在流浪中寻梦,寻找自己的画家和诗人梦。在20世纪80年代初,流动人口还不是很多,她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盲流”。
辗转漂泊到异地的小玥,有一天,给一个年轻人画了一张像,赚取了2元钱。她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2元钱。她给了我新生活开始的希望。而且,我一生有三个重要的2元钱。”
她挥舞着左手说,“第二个2元钱是我从深圳花2元钱买了一把木梳子,让我从此做了木匠。第三个2元钱,是我做的木梳子,第一次卖时卖了2元钱。这三个2元钱组成了我的创业史。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外流浪两年后,最终选择了回到老家,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职业,做了木匠,开始创业。
“当时三十几个工人都不知道梳子怎么做,用半年时间研究,终于做了出来。”小玥的第一批产品出厂了,拿到市场上整整一天的时间,她的业务员喊破了嗓子,却只卖掉了一把2元钱的梳子。这2元钱,是她人生中重要的2元钱,是这份事业的第一步。
1994年,小玥正式注册了梳子商标。经历过艰难的推销之旅,销毁过价值30万元的不合格产品,搞过无数次技术改革,创办过宣传漫画报……1997年,她的小木梳终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就在她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她后继乏力。
这是当时中国所有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共同的难题。1997年8月19日,经过一番努力和奔波,终于获得了银行的支持,她的知名度也空前高涨。但市场似乎并不给这个“第一品牌”面子。此刻她的销售模式主要依靠商场铺点。然而,她的名声大振之后,其他木梳企业也开始苏醒,商场终端竞争激烈起来。
就在小玥发现商场这条路不仅走得慢,而且有日益走下坡路趋势的时候,她无意中尝试建起来的几个专卖店,营业额却节节飙升。与其深陷于商场肉搏,不如另辟一条蹊径,在专卖店上做文章,同时他重新规划企业战略,撤出各地商场柜台,将商业模式转向专卖店连锁加盟的方向。
1997年3月,她的企业与第一家加盟连锁店签约,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之路。特许加盟让公司走上了产销可控、渠道可控、品牌可控的长远发展道路。
到2000年年初,专卖店已星罗棋布地开了接近100家。然而就在这年春天,专卖店加盟速度骤降,各地加盟商开始有了抱怨。抱怨的核心是效益:其一,由于产品单一,风格单一,顾客来到店里的选择并不多;其二,梳子价格很高,但针对高品位、高消费群体的品牌附加值并没有做足。其三,梳子虽好,店堂装修却很一般,常常埋没于商街而吸引不了眼球。其结果,是各地加盟店生意平平淡淡,利润勉勉强强,投资回报率不高,有的甚至亏损倒闭。
这其实是中国所有连锁加盟企业都必须遭遇的一道坎,能否迈过这道坎,既要看企业家的能力,也要看企业家的态度。小玥能力出众而态度坚决,她说,公司有钱了,我们坚决不买高档办公楼,坚决不买豪华别墅小轿车,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一硬一软”之上:硬是好的设备,软是能干的人;硬是产品的质量,软是产品的文化含量。
花了一大笔钱,在绝对一流的“能干人”帮助下,小玥既传统又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的新店面设计方案很快拿了出来。自己试装了一个店,大获成功,销售额比老店竟多了一倍有余。
新的店面设计古朴、典雅,充满个性和传统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手工造”的悠久韵味,大大提升了梳子的品牌文化含量。推出之后,立即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含量的烘托,也似乎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口口相传之下,2000年年底,要求加入特许经营网络的人数是从前的几倍之多。
2001年,创业不到8年的小玥公司有了成为“百年老店”的雏形。“其实从第一家连锁店建立到现在,我一直在和‘浮躁’较劲。大家都想一举成名,比比皆是的就是浮躁。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做疏导,我坚持的东西就是——诚实。”
做了十几年梳子,至今还没有一把让她完全满意。“所以我的梳子还要继续做下去,我要做最好的梳子。”小玥的心路远大。
不要小瞧自己的一技之长,有时一技之长也是你发财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