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康定情人
13418300000022

第22章

二十四

尼玛和格桑麦朵闲来无事,常常爱到约翰他们家喝酒聊天。

这一天,尼玛他们又来到约翰家喝酒,四个人坐在酒桌旁边喝边聊。约翰又兴奋地说到生意上去了。他建议,干脆到王老板家里去喝酒。不过尼玛不好意思再到王老板家去喝酒了。王老板这人客气,他坐在酒桌旁陪大家喝酒,却让素娥闷在屋子里,去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家乡菜。而且尼玛坐在一边也不好玩,他睁着一双眼睛,呆呆地看着王老板他们发愣。他们聊的全都是生意,和当兵什么的不沾边。尼玛坐在酒桌边想了半天,也找不到什么新的话题。

这时候尼玛已经醉了,只好说,去王老板家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四个人爬坡上坎,到王老板的家去了。

一到王家,王老板等他们坐定,又在桌子上摆上好酒好菜。尼玛醉了,醉了只好呆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尼玛看见王老板的嘴唇在动,像是又在说:“素娥,上菜。”

可是王老板并没有这样说,而是说:“你们看我们家的小妹,今天的脸比我们这些关中汉子的脸还红。”

素月不好意思地笑。

尼玛又听见约翰笑着说:“素月不光能喝酒,还能像喝酒一样花力气打扮自己。”

约翰说完,王老板从怀里取出旱烟袋,挖了一锅烟,点上,吧嗒吧嗒地吸几口,又张嘴说话了,他一说话,就像谈生意一样滔滔不绝起来。

他说,素月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子就是应该花力气打扮自己。过去,素娥在陕西关中老家的时候,你们都想像不到日子过得有多穷。只是小妹素月的年纪很小,小孩子就是过着穷日子也不会明白穷到底是个什么滋味。我那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光棍汉子,但我认识了素娥,长得好看心眼儿又好。她不嫌我穷,相好上了。我们在东北和康定这个藏族地方都有些做小生意的穷亲,我和素娥不愿意呆在家捱苦日子,两下一合计,相跟上就到你们这里来了。我们没有白来,没有来错,在这里安身立命,也赚了点小钱,发了点小财。我是一个讲义气重感情的人,有了点钱赶紧就存在康定城的票号里,素娥她们老家的人可以在就近的镇子上兑换成银子。情形就是这样,素月不懂事的时候苦日子像流水一样全都度过去了。素月长成少女,我们早已在康定城站稳脚跟。我们在康定城赚到了钱,陕西的家里也一天天富裕。素月是他们家里最小的女儿,家里不让她吃亏,更不让吃苦了……王老板说起自己的经历跟说书人一样。说着说着,他有点激动了。

听到这里,尼玛也有一点感动,没想到,陕西汉人这么大老远跑到康定城来做生意,还真是不容易。尼玛用醉眼看看素月,想伸出手来指一指素月。是的,只有素月这个女子与众不同,只有她是相跟上骡马队到康定城来玩一玩的。尼玛听素月说过,大哥大姐老不回去,她才要来的。她那时候想,他们在康定这个藏族地方一定玩得十分高兴,玩得高兴,把老家给忘记了。除了寄钱回去,都有好几年没有回陕西老家去过。于是素月相跟上骡马队来到了康定。素月一到王老板这里来玩,就认识了新鲜好玩的约翰。约翰当时正在发愁,他们一碰面,也相跟上成了相好。成了相好就呆在这里不想走,在康定这个藏族地方安家了。

这不,尼玛看见王老板也这样说,我们这么一大家人全都凑在一起,在你们这里安家了。尼玛想,凑在一起没有不热闹的理由,他们想不想老家就不得而知了。约翰和素月两个已经结婚,就等二弟把婚事一办,在这里还不跟他们陕西关中的老家一样。

尼玛这么想,王老板也就是这么说了。只是二弟听见王老板说要自己快快长大结婚,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的红脸膛那么红,那么红的脸膛再红一些也都看不出来。

尼玛歪坐在酒桌边,静静地听着。

漂亮的格桑麦朵也支着下巴,静静地听着。过去,她只知道锅庄里的兴衰,王老板讲的却是汉人怎样闯荡和安身立命做生意的历史。相信如果意西曲珍在场听了这样的故事,她一定会发出这样那样的兴亡之叹吧!

素月也在聆听,看她认真而专注的样子,我们就不能因为她只是到康定城来玩,就说她没有想法。素月有她自己的想法。她想,她确实不太愿意像王老板和素娥他们一样在康定城里辛辛苦苦,一天忙到晚地做生意。人生苦短,去日无多,女人如果一天忙到晚,挣了些钱却像花一样枯萎了。等到人老珠黄,再回过头来想年轻时候,就会想,除了忙生意,连自己怎样变老都不知道,到头来只好自己伤心了。过日子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地过日子,那日子不紧不慢地如影随形地陪伴你。你一天挺辛苦,紧赶慢赶过日子,到最后有可能徒劳无功。因为时间像追不上的马,跑在你的前面。

年轻漂亮的素月就是这样想的。

王老板说完了素月,吧嗒吧嗒又吸了几口烟,要开始和约翰把酒谈生意了。生意人不可能喝了酒不谈生意。

尼玛的酒醒了一半,有点清醒了。刚刚听王老板说这么久,他也想加入谈生意的行列中来。他问王老板:“康定城里有一座关帝庙,我看你们这些做生意的汉人们常常去关帝庙烧香磕头,关公怎么和做生意的扯上了关系?”

王老板郑重其事地解释说:“我们这里过去叫打箭炉,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围炉造箭的地方,蜀国还有个最讲义气的关云长,他的脸和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关中汉子的脸红得差不多。脸红得跟火炭一样。”

听了王老板的话,尼玛想,他也到关帝庙去过,看到过关云长的金身塑像。大殿里,只见关公手执青龙偃月刀,头顶着天脚踏着地,顶天立地的样子。关老爷的确比城里的郭达将军还神气。可是关公这么神气,为什么和这些生意人发生了联系?是的,关公和城里关中汉子的脸一样红,脸一样红就和生意人有联系?这需要王老板解释。

这时,王老板已经说得很激动了:“关公义薄云天,可以为了义气不要自己的性命,我们这些关中汉子做生意也要像关公一样,人红心红!”

约翰听了王老板的话,露出赞许的眼神,看来,过去记住上帝的约翰又记住了关羽,他真的很敬重关羽,觉得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一条汉子。

王老板情真意切地说出关羽为什么来到康定这个藏人地方,大家为什么又要为他修一座庙。而他本人,就想做一个关羽一样讲义气的生意人。是的,王老板和素娥确实不算特别精明的生意人,但在城里,却是最讲信义的生意人。王老板做药材生意不管旺季、淡季都不追涨杀跌,只喜欢开口闭口一个价,明码实价。他说他讲的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道理,不少藏商朋友知道王老板为人耿直,都愿意真心实意地和他做生意。

所以,王老板在酒桌边跟尼玛介绍的时候,说:“陕西街上,只要一个义字,就可以做生意。”

王老板他们这套生意经是要把生意做在明处,约翰他们也在王老板那里学会不少东西。

王老板还说,这条陕西街上,不光我这么做生意,很多商号和铺子都是这么做生意,不这样,在康定这个藏人地方陕西街不会这么红火、这么长久。

王老板说的是实情,这条陕西街上的大商号,像什么世昌隆、集义生等等。每逢节庆,都要到关帝庙前燃起高香,供奉关羽,大家都把诚信二字看得很重。关羽的位置比诸葛亮的位置还高。关老爷十分神气地坐在那里,和红脸膛的财神一样。

但说实话,尼玛觉得,做生意时的讲义气和关公骑马打仗讲义气真的没有什么联系。

这都是生意人的一厢情愿。要是不相信,就去问一问关公,问他愿不愿意和生意人发生联系?关老爷答不答应,没有绝对的把握。素月的看法比起尼玛来就更直接了。素月呆在一旁,好久没有说话,现在却要开口了。素月红着一张俏脸,说:“哼!会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有什么了不起,他讲义气不一定生意人都跟着他讲义气,做生意本来就是要讲义利二字。”

素月还说:“我不喜欢做生意,生意场上哪里去找只讲义气不讲利益的生意人。”

听见了素月说的话,约翰只好低下头喝酒。

素月一句话,说得生意人在酒桌旁都低下头,没有了兴致。

现在,结束生意上的讨论,格桑麦朵要向大家告别了。格桑麦朵说:“都这么晚了,我和尼玛该回锅庄了。”

尼玛他们回家去了。

约翰也和素月一起回家。

刚才王老板他们在酒桌上谈生意,素月却一点都不感兴趣。起先她没有说话,后来一开口,居然泼了生意人几盆冷水。约翰不太高兴了。

是的,自从约翰和素月结婚,两个千里来相会的人一下子掉进了蜜罐里,约翰每天都是一双特别温柔的眼睛。素月觉得,约翰哪一样都让自己喜欢,高高壮壮的样子,走在大街上,小小的素月感觉有人为自己撑腰壮胆。约翰对于素月,更是没有不喜欢了。白天喜欢,晚上上床以后就更喜欢,他就是这么觉得,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每一天都会有一些新的花样。

不过,他们还是有谈不拢的地方。除了和素月谈情说爱,摆一些新鲜好玩的事情,约翰还爱和素月谈生意。他说起陕西街上的生意来,比说起新鲜好玩的事情还兴奋。白天里和王老板没谈够,晚上来找年轻漂亮的素月谈。面对素月的一双娇媚的眼睛,他还是谈得兴奋。没有去想,能不能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