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余光中诗书人生
13462800000062

第62章 “红旗下的耳语”

余光中对“文革”文学的研究,另一重头戏是评金兆的小说。

金兆,1931年广州出生。1950年从香港回国升学,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在北京大学任助教。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从北京返回香港。他在余悸难安的同时,把26年在内地的生活经验写成小说。从1978年5月在台湾《联合报》发表《芒果的滋味》到1980年止,共刊出12个短篇,后结集为《芒果的滋味》,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

一直关注祖国大陆动向的余光中,把金兆这些作品作为了解内地社会的最好教材。他将这些作品全部读完后写了《红旗下的耳语》,按时代的背景将金兆作品分成三类:第一类的题材来自“文革”以前,包括《又是中秋》、《母女》、《外孙》、《交心》、《顾先生的晚年》。第二类描写十年动乱,包括《先君遗像》、《芒果的滋味》、《考试的风波》。第三类描写“文革”后期和“文革”之后,包括《离婚》、《红华侨》、《丘家兄弟》、《追悼会圆满结束》。

金兆的小说极少写风花雪月,缺乏卿我柔情,主要是写红旗下的耳语尤其是政治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性的矛盾和善恶爱恨的交缠。余光中复述了这三类作品的故事及其主题后,作了逐篇的评点。他认为,题材广泛,手法丰富,是金兆小说的一大特点。海外作家反映大陆社会的小说,以张爱玲和陈若曦的五部最著名,可惜张爱玲只写到1952年为止,陈若曦要到1966年才出现,这中间的14年基本上是空白期,现在由金兆来承前启后,加以弥补,可扩大海外读者对大陆社会的认知。在金兆的12篇作品中,有四篇写的是反右派和反修正主义运动,这些题材过去很少人写到。

余光中的强项是诗、散文、评论、翻译。他不以小说创作著称,但对小说技巧仍有钻研。他在阅读与研究金兆作品过程中,对小说家的技巧做了很好的剖析:通常小说家的看家本领,在对话和叙事,这两方面写好了,小说便逼近戏剧。叙事之中往往附带了写景,抒情,和议论,但不能太多,否则情景太多,就近于诗,议论纵横,又近于散文;似诗,则太朦胧,似散文,但点题太明。金兆的小说最长于对话,对话之中最长于思想斗争的述语,每能刺中教条之弊。在剖析极左思潮方面,他下的功夫比陈若曦较深,但有时落入言诠,稍欠含蓄。成语用多了,会妨碍思想和经验的精确性与独特性。金兆的叙事尚为称职,成功的时候也颇有可观,但抒情与写景则非所专擅,不能减低气氛与感性,也损及故事的地方色彩。不过,不像陈若曦有丰富创作经验的金兆,能写出《顾先生的晚年》这样深沉的作品,其潜力不可低估。而他的初步贡献,也足于使人刮目相看。

内地的“文革”文学研究之所以成为弱项,一是因为“文革”文学和“文革学”一样,多年来是一个学术禁区。一旦禁区打破,又找不到相关的史料。或有这些史料,却没有解密,无从查阅。另一方面,还因为人们对常态性的文学较重视,而余光中作为中国台湾的学者型作家,他对非常态的文学十分关注,且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必要的理论准备,并有与陈若曦、金兆这些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因此,他不但对内地而且对海外的伤痕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能上升到一定的学术层次。尤其是他比较海内与海外、张爱玲与陈若曦、陈若曦与金兆之间的异同,这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拙著《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设有余光中的专章,但来不及把这一点写进去,现在算是一个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