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时间,我上山砸石头。通常准备一大一小两把铁锤,大的18或24磅,小的二三两重。铁锤按重量分级,足够重的才能称磅,轻巧的只能称“两”。大铁锤的作用是将箩筐大的大石头砸成能搬运的小石片,小铁锤的任务是将小石片砸成合格的道砟。除了这两大件,还得配一把铁耙、一把铁叉甚至一根撬棍。我扛着这些铁家伙去帮父母“打石头”。因为路途远,工具经常硌得我肩膀疼。
那时砸一方道砟可以得两块钱。“打石头”需要一些劳动技巧,一般是用左手五指侧扶石片悬空而立,右手抡起铁棰砸向石块的边角。被砸的石头一般有两种颜色。一种是褐色,顽固、坚硬,不易砸碎。另一种带点青灰色,一片一片的,石质较脆,只要着力点到位,一锤下去就会四分五裂。这样的石头最好砸,砸石头的人都喜欢抢这种青石,可惜并不多见。
我握锤的姿势还算正确,只是每次砸向目标的准确性不强。砸破指头是正常不过的事。令人难受的是碎石屑常溅人眼睛,让人泪流不止。至于划破腿脚,手上起泡的事情也经常发生,那种钻心的疼终生难忘。
砸“野石头”更不容易。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个个有自己的领地,凶桿地保护着自己“势力范围”。有的以赖皮出名,有的以蛮横出名,有的以玩命出名。在山上,为抢石头打得头破血流的事情时常发生。为了避免麻烦,我家总在山上找一处尚未开采、无人占有的场地,翻开泥土和草根,一片片将石头撬出来,扒掉泥土,用智慧和力气投人到取石、砸石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抡起重达18磅、以竹片为柄的大铁锤。有时颤颤巍巍抡起来,砸到石头上却绵软无力。有时砸偏了,不但腿脚倒霉,石粉也极易飞进眼睛。每天回家,手上少不了旧痕新伤。十只手指因搬运石头被磨掉了罗纹,鲜红的嫩肉触之即痛;手掌却老茧横生,荆棘扎进肉里也觉察不到。
为了多砸石头多挣钱,也为了避免和他人无谓的争执,我们家总是最早上山、最晚回家。我喜欢明月高悬的晚上砸石头,虽然山上放炮时会炸飞一些不知年月的荒坟,虽然几年前同学的父亲就在放炮时被炸死,虽然听说山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但从来没让我们害怕。我喜欢晚上一个人不用跟谁抢石头,可以从容不迫地砸石头;我喜欢自己孤独的砸石声在空旷的山上传出回音;我喜欢自己在星空下劳动的样子,喜欢一点点积累起明天的希望。
砸石头最难熬的是夏天,露天的山上热浪逼人,明晃晃的太阳烤得石头冒烟。即便戴着厚厚的帆布手套搬运石头,也能感受到本性清凉的石头上烫人的灼热。汗水滴到石头上,只听“唆”的一声,水印立马变白了,显示出汗渍的模样。晌午无风,空气流动得很慢。要呼吸,就得像缺氧的鱼一样张大嘴巴。
也有快乐的时候。山脚下就是一条通往城区的河,夏天的河水涨得满满的。青山环绕下的河水波光粼粼,总闪着温柔且又慈爱的光。在夏天我们涉水而下,水的凉润令人全身舒畅。我最喜欢在河里洗澡,看着水草在河水里鱼一样飘来荡去,有种悠然的快乐。再抬头看天,天上白云朵朵,变幻莫测。我就那样久久地看着自由飘动的云彩,对外界充满了向往和梦想。
照亮我劳累生活的,除了这些快乐,还有书刊为伴。夏天的中午,采石场孤傲的山上鲜有人声。人们都在午休,要到太阳偏西才肯上工。我就利用这段时间来读点闲书。书是在学校借的。每天中午,我就坐在山上的大树下面,那里地势较高,非常安静。偶尔会有一丝凉风愉快地穿过这里,这里就成了消夏的天堂。晚上回家,我把读书的心得写到日记本上,抄录下书里的名言警句。这些书,还有那些闪光的字句,像星星一样点亮了我青少年时的天空。
但夜晚在家里是不能长时间看书的,父亲怕我眼睛近视,将来难以自力更生、养活自己。我的房间和父母住得很近,他们时刻可以关注我小屋的灯光。要是我长时间不关灯,父亲就会像夜游神般窜进我的房间,不由分说拉了电闸。刹时间,房屋便沉入黑暗,像小船沉进了海底。我心里虽然难过,也不敢说个不字。
为了不让父母恼火,我晚上便不再看书了,尽量用好白天的时间。厂里有一位女职工酷爱收藏书籍,有一些书刊和杂志。从她那,我借到了《三国演义》、《三毛流浪记》、《说岳全传》、《读者》、《收获》等等。有些书我爱不释手,连走路也在看。当读到一些警世名言,我就设法将它们抄在本子上。什么“人生能有几回搏”、“笑一笑,十年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等。那些书籍使我感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读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假若现实世界令我们不安,我们将从阅读中获得安慰。当内在的精神力量越来越强大时,我们足可以抵制一切外在的干扰、苦难和不适。
很多年过去了,我离采石场越来越远了。但我时常想起它。那些石头和山体似乎为了成全我而存在。采石场,铸练了我坚韧不屈的个性,让我收获了命运的启示。如果没有这些生活的经历,我的意志力、自信心、坚忍度不会轻易磨炼出来。艰难是一笔财富,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越发彰显它的价值。我得感谢它——采石场的生活经历。
2010年10月3日
沿着这条山路
被史书称为“荆楚门户”的荆门市,南通荆州,北接襄阳,地处秦楚古道要冲。大巴山和大别山两大山系的余脉于此相会,托起荆门奔腾的群山,向江汉平原延伸出无数个垄岗。荆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尉迟恭在此筑关,关羽在此屯兵,一条古道见证了荆门的历史沧桑。那条令我念念不忘的山路,地处城南虎牙关的关坡之上,长不足千米,宽不足三米,时刻萦绕在我的心间。
我记忆中的这条山路,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春天,红椿树、油松树在路畔绽出嫩叶,显示出欢快、挺拔、向上的样子。布谷鸟掠过天际,以歌声迎接君临的春天。刺竹、槐树、楝树、山楂树争先恐后地披上新绿,呈现出生机益然的景象。满山的鸟雀忙着安家乐户、生儿育女,在忙碌中开始幸福安康的生活。
夏天是花的世界。山楂树和野蔷薇开出或红或白的花朵,散发着甜甜的香味。走过这条山路,人们会放慢脚步,做愉快的深呼吸。动物的快乐显而易见。画眉在“唧唧”歌唱,野鸡在“珍珍”呢喃;大大小小的蝉儿,“知了,知了”叫个不停。沿着这条山路,能看到夏枯草、蝉蚁、金银花等中草药,予人以意外的收获。
秋天沿着这条山路,不时能看到野果,在坡地上红得耀眼。经过秋风洗礼的栗子树,一部分栗子巳滚落在地,另一部分还在树上飘荡。令人眼馋的酸枣、山楂和棠棣果,随便采摘便能装满衣兜,让人品尝秋天的味道。
银装素裹的冬天,是另外的模样。沿着草地走来,脚下常发出“咯吱、咯吱”的碎响;一旦走上泥路,脚下却是“扑哧,扑哧”的声音。抬头看看两边的峭壁,女贞树孑然屹立,四季常青。野兔和家犬跑过山涧,孩子们在雪地里抓鸟鹊,居然是另一番景象。
关于这条山路,曾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人说,这山路是连接荆州和襄阳的要冲。自古以来,走过了无数的高官显贵,走过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有的说,关羽当年在此练兵,精兵强将从这列队。关羽败走荆州,就是从这逃到麦城,最终将星殒落。有的说,唐朝名将尉迟恭曾用这条山路修筑虎牙关,敌军总也不破。还有的说,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在城南的团林驻防,这就是他的前沿阵地。岳飞曾在此观敌瞭哨,挥毫泼墨。
流传最多、最靠谱的,是三国故事。在山路两侧,众多的三国遗址中有关坡、望兵石、响岭岗和“掇刀石”。通过这条山路都可以轻松抵达。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端伸向山下的虎牙关水库,另一端爬上山梁后开始分岔,向西经过几上几下绵延几华里的岭岭洼洼,就到了响岭(荆门南)火车站。
相传,响岭有两条龙,一条土龙,一条石龙。响岭岗北高南低连绵逶迤,土地肥沃,故称土龙。上世纪初,响岭岗荒山秃岭,一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飞禽走兽频繁活动。清朝末期在掇刀石重修“关帝庙”,所用的大杉木,都是从响岭岗采集的,可见它的蓊郁与丰富。响岭岗本无名姓。当年关羽驻扎于此,每天拂晓都要骑着赤兔马从东边的山坡跑上这座山冈,马过之处,铃挡响亮,由此被称响岭岗。关羽屯兵的东边山坡叫关(老爷)坡,曾观望援兵的石头叫望兵石,立刀之地谓之“掇刀”。
令人遐想的是响岭的地域文化。响岭岗,是一座地下楚文化的宝库。1982年,村民平地造田时在岗南发现了不少东周遗址,分布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文化遗存的堆积厚达1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陶、铜、铁、玉等近千件器皿。其中战国早期的大铁釜,是十分罕见的早期铁容器,对于研究我国铁器的产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遗址周围,还先后发掘出100多座春秋战国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楚人用器和骨架,对研究楚国的历史面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平铺在响岭岗两侧的,是宽阔的河谷地带,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脚是响岭火车站(现荆门南站),西面可达当阳、宜昌,公路穿境而过,便于物资的交流和聚散。小时候,我曾赶过这里的庙会。有划旱船的,有烤烧饼的,有炸油条的,有卖纸扎的,有摆摊推销小电器的,还有搭台演戏摆把式的,吆五喝六的场面热热闹闹。
沿着这条山路,行走在响岭岗和关坡之间,在一个山坳的工房里,便是我20年前的家。那里曾是采石场的仓库,房子一建一排,我们叫它排房。为了生存,父母曾在那开过荒、种过地、养过猪,开过豆腐坊和小卖部。特别是开豆腐坊的日子,初始毫无资金,全凭石磨和气力吃饭。直到两年后,豆腐坊有点积累才用上了电磨,但劳动强度仍旧繁重。父母每天总在凌晨四五点钟起床,磨豆、倒浆、煮沸、点卤,要忙到早上七八点钟。然后挑着担子沿着山路,赶早去叫卖热气腾腾的豆腐。
这条山路,延伸着家中与外界的联系。我家的物产,得沿着这条山路挑出去卖。居家需要的物资,也得沿着这条山路从外界挑进来。载物走过这条山路,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辛劳,还得咬着牙走下去。有时肩扛手提,有时得用自行车、板车去推。家里喂了几头猪,得从山外买饲料,夏秋季节尤为频繁。夏天翻山,道路尤其难走。推着自行车,突然后面滑了下去,车把便猛然翘起,失去了重心,让人防不胜防。有时突然窜出一条“土聋子”(七寸蛇)来,昂头傲视,不避行人,逼得我们落荒而逃。
沿着这条山路,我外出求学。一步步走进小学、中学、大学,走进省会、走到更远的地方。由于山路连接了荆门南站通往城区的公路。虽有些费力,但是必经之路。即便大雨连连,甚或冰天雪地,也得坚忍不拔地沿着这条路出门去。我到城里读书,基本上周日下午,都要用腿丈量这条路。等到下周再沿着山路回家。周复一周,年复一年,一晃就是10多年。
走过这条山路,也有浮想联翩的时候。特别是走累的时候,坐在这条山路边,看着它,笑对它,喘喘气,喝口水,看看远处的风景,仿佛满山苍翠徐徐人怀。阳光下睥睨着远山近景,听风吹树叶,群鸟欢唱,劳累顷刻间烟消云散。有时也想想前人故事,想起关羽、岳飞、尉迟恭等人的壮举,对历史便多了向往。有时想得多了,想得远了,思绪仿佛在时空中散开,任意流淌在浩渺深邃的天地间,竟是另一番景象。
面对这条山路,我曾这样想过,路是前人走出来的,前人走出来的路,很快消失在历史的红尘里。只有那些深人人心的道路,或许会成为灵魂的依托。走过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我走向知识的海洋,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我感谢这条山路,让我走得如此平实。以至于在岁月的回眸中,那条山路老在我眼前荡来荡去,一旦回想就像翻开厚重的书本一样。
2011年3月3日
虎牙关
虎牙关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在荆门,它曾是唐朝将士眺望江汉平原的望远镜,也曾是三国蜀汉政权的桥头堡,还是很多人立足荆门城区的根据地。它曾经是荆门繁华城区与偏僻乡村的过渡带,也是荆门南边山区与平原的分界线。
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们一道到虎牙关的沟沟坎坎里捉蜈蚣。任凭它爬得贼快,我一个上午也能捉出十几条。那无数的山沟里,长满了茅草、荆棘、山楂和酸枣树。在暖暖春日的照射下,虎牙关绿色的树林和深深的草丛里,常有云雀优美地浅唱。还记得一种叫做竹叶青的蛇,身板细长,宛若碧玉,滑如游丝。人们还未走到它的跟前,它已经惊慌失措地逃跑了,让大家虚惊一场、心有余悸。
那时节,虎牙关的鸟雀叫得清脆悠扬。你在这个沟坡上,远远就能听见它们在对面的树林里叽叽喳喳、叽里咕噜、嘀嘀切切地叫。那啼叫长短音结合,显得勻称、端庄和秀丽。它们的啼叫往往令我们兴奋。有时我们屏心静气靠近它们,脱下自己的外套想罩住几只,却总是徒劳。为了捉住鸟雀,我们总是不顾危险的,有时是在綃壁之上,有时是在怪石下面,有时是在荆棘丛中,披挂之后,会留下满脸的划痕。偶尔捉住几只,我们会过年般高兴,小心翼翼地绑了它们的双腿,揣进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生怕大人看见。
如今的虎牙关巳经被房地产商过度开发,失去了它原有的野趣和模样。但我仍然觉得虎牙关应是荆门不可多得的地标之一,是荆门最美丽、最神奇的地方之一,值得好好打理和建设。虎牙关上,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虎牙关下,公园玉立、道路纵横、气象万千。在虎牙关上极目远眺,看荆楚大地,城市田园,尽收眼底。山上层林尽染,氤氲聚散;山下流水潺潺,车水马龙。任凭你走向虎牙关的每个处所,都会听到穿越千年的英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叹。
一座荆门城的历史,实际上与虎牙关密不可分。虎牙关所在的荆门山,是荆门之所以得名的原因所在。想当年,虎牙关是六百里秦楚古道最南的关隘,无数的人们从此路过,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还有那数不尽的车、马、牲口踩过虎牙关的山梁,一路前行,沉默走过,一度成为虎牙关独特的风景。虎牙关,见证着太多的历史沧桑和悲欢离合,还有那无法考证但确实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作为一个古老的关隘,无数人在风餐露宿的长途跋涉中,因疲惫和劳累在虎牙关喘气、颤抖。我甚至可以想象古时的情景:虎牙关,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战马跟着踩踏上去。鲜血,缓缓渗人虎牙关黄色的泥土中。战争,让虎牙关充满了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