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歉的力量
13475400000002

第2章 另类的强者哲学(1)

如果把《流星花园》里那句人尽皆知的台词改成“警察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话,要道歉来干嘛?”可能会更贴近生活现实。生活、工作当中处处都会有矛盾产生,如果事无巨细都麻烦警察先生,那警察可能会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职业。当然,这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并不能道歉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大概没有什么能比这种举动更可以挽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一句抱歉,有时能阻止一场战争——这便是道歉的力量。

1、强者以道歉挽救颓势

2006年的世界杯点燃了上亿足球迷们的激情,不过本该最为精彩的终极对决中,令球迷们真正记忆犹新的并非意法两国的精彩球技,而是两队队长的“激情碰撞”。

法国队队长席丹当时的作法令全世界球迷哗然不以。大家真的无法想象,在他球员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同时也是世界杯的决胜一役中,他竟然会用自己的光头去顶撞对方球员,从而被裁判无情地罚下场去。

最后一场本该完美的谢幕演出居然出现如此闹剧,遗憾的绝不仅仅是席丹本人。若非被罚出场,本届冠军肯定非法国莫数——法国人民如此以为。于是,猜疑、指责、黑幕之说一时间纷纷流传,掩盖了决赛的精彩,也遮住了法国队灵魂人物席丹的光环。

所幸的是事情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因为席丹在决赛后不久便及时通过媒体向所有人解释了自己顶撞马特拉齐的原因,并且为自己的过激行为向全体法国人民致歉。

且不论席丹在决赛场上行为本身是对是错,单是他向全体国民致歉的行为,就足以让喜爱他的球迷感到欣慰。虽然“撞人事件”令席丹的球员生涯留下了一丝遗憾,但他及时补救致歉的态度,却维持了他在球迷心中儒雅的形象。很受伤的法国人没有继续为难席丹,他们原谅了他。

有人以为,道歉终究是弱者的行为,是示弱的表现。他们甚至觉得,道歉就是在向世人宣称“我错了”。这当然是那些颇觉得自己完美无缺的人无法容忍的。鉴于此,这群人的态度十分明确:头可掉、血可流,若是道歉面子丢。丢面子可就严重了,所以怎样也要死撑下去。说不定别人还真就以为自己没错了,于是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

他们的如意算盘当然可以打响,前提是只要周围的人智商统统低于60。这当然不可能!因此抱有此类侥幸心理的人只能落得被人藐视的下场。

比如席丹,如果他只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而拒不道歉,法国人民会饶了他吗?他们会想:无论原因如何,你撞人是事实。做错了还不肯道歉,说明你的人品有问题。

若真是这样,那席丹的下场可以想象:从受人景仰的天堂瞬间跌入万人唾骂的地狱。不过席丹终究道歉了,而通情达理的球迷也宽容了许多:天下谁能不犯错,只要勇于道歉,就说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会改正的。既然都已经道过歉了,再因为这件事而继续纠缠和诋毁他那就太不厚道了。于是,犯了错的席丹还不是一样的受人景仰,甚至更被人赞美为知错就改。

会道歉的不只是席丹。还有饱受“拉链门”困扰的克林顿,若非当初面向国民的诚恳道歉,想他今天也不会生活的如此舒服。

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强者是不怕道歉的。善于说“Sorry”,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因此被冠上大度、负责的美誉。当然,获得原谅和理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那些死扛着不道歉的人,例如辱骂犹太记者的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发动战争的乔治·布什、临下台也要跪拜战犯的小泉……他们的拒不认错,不仅没有换来民众的同情,反而毫不留情地让自己的支持率节节下跌。无论是政客或是平民,不懂得说“抱歉”,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看来坚强的表面,恰恰正式软弱不堪的内心的最后防线,不会道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弱者。

世事当然并非如此绝对,有些人尽管道了歉,可同样没有能够赢得他人谅解。这并不是道歉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他没有学会恰当运用道歉的力量。若不加选择的盲目道歉,结果自然不会像前面说得那样完美。

无论如何,在恰当的时机说抱歉是每一个强者或渴望成为强者的人必须学会的本领。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会说“Sorry”的人,才是真正勇敢、负责的强者。

实战练习、测测你的“道歉智商”有多高

以下6点是懂得道歉的基础标志,对照自己平时的表现,看看你符合其中的几点?

——同别人产生冲突时,你会第一时间检讨自己,而不是责备他人。

——不会惧怕在别人面前说“对不起”。

——出现矛盾或者犯了错误,你通常会很快为此道歉,而不是采取拖延战术。

——道歉时语言、态度得体,不卑不亢。

——不仅仅使用语言道歉,根据情况你还会选择不同的“道具”进行辅助。

——道歉的态度真诚(至少应当让对方觉得你很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