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难忘又一年
13510700000012

第12章 “不辞长作岭南人”——广东行(2)

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者的突破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信用监管是未来市场监管基本方式和方法。谁在信用监管方面跑在时代的前列,谁必将成为未来市场监管的主力军。企业是市场基本主体,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正是出于未来工商市场监管地位职能的战略思考,2003年,总局根据新形势下加强市场主体全面监管的需要,进行了市场监管制度重大改革和创新,在全系统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2006年总局进一步拓宽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领域,推行了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制度。2007年又在总结前两项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推行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将信用监管的对象从单一的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扩展到市场开办者和入市经营的各类市场主体,在信用分类监管领域和监管机制改革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

2月份“义乌会议”上,伯华局长的重要讲话站在市场监管战略全局的高度和工商系统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义乌会议”结束后,各地按照“义乌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信用分类监管实施方案,成立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领导组织机构,确定了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试点城市,在摸清市场底数、了解市场监管中的需求、建立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研究开发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福建等省市工商部门在过去市场监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义乌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创新开拓,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技术实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总局市场司和信息中心在“义乌会议”结束后立即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广东、上海、江苏、浙江、辽宁等地进行调研,并先后在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绍兴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北京市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有关工作。总局调研工作得到了调研地工商局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广东省工商局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需求、信用分类指标、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确定、监管软件研发等方面全力支持配合总局工作,贡献突出。

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是:第一,确定了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和实施计划。2008年5月总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第二,确定了市场信用分类监管需求,制定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指标》;第三,制定发布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为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确定了全国统一标准;第四,开发研制了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

红盾信用行,就是将市场主体信用分类,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我认为,总局之所以将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列为“四化”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根本原因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推进落实“四化”建设要求,实现“四化”建设目标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

2008年10月11日—12日

11日起,与省局卢炳辉、彭海斌,江门市局林方、湛江市局容新荣、开平市局刘炳列和云浮市局陈德敬同志等一道,在江门和云浮进行考察。“好决策重在执行,好政策贵在落实。”一路上每到一处,炳辉同志都这样说。就“三农”而言,中央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细化、实化,把原则性要求、战略性任务、指导性意见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举措、项目和行动。两天时间,我们先后考察了开平市工商局、开平市长沙镇新民村“红盾服务维权联络点”、新兴县新城镇“新江”农资服务部、新兴县工商局等。

回良玉副总理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三农’对外部的开放度、关联度、依存度显著提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而直接,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状况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而明显,重特大自然灾害、重大动植物疫病、食品安全事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而强烈,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态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远而广泛,‘三农’工作和其他领域、部门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广而紧密。在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既要立足全局抓‘三农’,又要强基固本保大局;既要解决‘三农’内部矛盾,又要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既要注重办实事求实效,又要善于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必须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把握‘三农’发展趋势,明确‘三农’工作定位。”

关于“三农”工作,我和炳辉、海斌同志也谈了很多。我们一致认为,凡是涉及开拓农村市场、增强农村活力的惠农政策,如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等,工商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落实,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凡是与工商部门职能有关的工作,如市场准入、农资打假、农村广告、商标、合同维权等,工商部门都要依法开展好。

新民村的“红盾服务维权联络点”是长沙镇工商所的管区,所长李华植同志,是总局和国家人事部共同表彰的优秀工商干部。据刘炳列局长介绍,近年来,开平市工商局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投入40万元在全市15个镇、街道231个村委会建立了红盾服务维权进社区(乡村)工作站和联络站,将维权网络延伸到乡村,有效地维护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新兴县工商局一楼登记注册大厅和“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我们看望了坚守在岗位上的值班人员,并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在江门期间,我们与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南健同志,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同志、副市长李崴同志以及开平市冯立坚书记、吴平超市长等一同座谈。他们介绍了江门概况。地处珠三角西部的江门,下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这里,有“中国第一侨乡”之誉。

对于这个又称“五邑”的侨乡,我从一位熟悉的青年学者那里早有所闻。1869年完成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是横贯美国东西部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不仅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合众国”,而且它也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为此,成千上万名华工远渡重洋,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其后,华工又参与建设了北美的众多铁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这些华工大多数就来自“五邑”江门。因为条件恶劣,“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都躺着一个中国人的孤魂”。他们在国内家乡被称为“金山客”、“金山伯”,在美国则被称为“苦力”、“猪仔”、“中国佬”,并最终成为一次次排华浪潮的受难者和牺牲品。同样,他们也在加拿大建设了一条维护统一的著名铁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也同样成为一次次排华浪潮的受难者和牺牲品。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功勋,一直未曾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迟至2006年,加拿大总理哈珀透过电视转播,才用生硬的广东话道出一句“加拿大道歉”。哈珀说:“在(太平洋)铁路完工的那一刻,加拿大就背弃了华工。我们感觉到有必要纠正这个历史性的错误。”然而,时隔150年,在美国这样的道歉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因此,当我们置身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我感受的绝非仅仅是“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更是华侨们艰辛与苦难、开拓与奋进。那位熟悉的青年学者曾骑上单车踏访当年华工的出洋之路,他告诉我:在华工出洋的江门广海,有一块石刻,大到每个字有3米高,那是几百年前平倭后的作品,刻的是“海永无波”。“海永无波”许是每一个出洋华工所企盼的,这在当时却无疑只是一种幻想,他们前面的海是凶险的。然而,他们还是四海为家,他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虽然,他们普普通通,虽然,他们绝大多数连名字也没有留。

这就是岭南人的勇气,这就是中国人的博大。

在云浮市,与市委书记王蒙徽同志、市常务副市长姚康同志、新兴县江壮宏县长等进行座谈。近年来,云浮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渐西联,优内拓外,错位竞争,统筹并进”的发展思路,实施“走珠三角经济延伸发展路子”战略措施,大大促进了云浮经济社会发展。

“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12日晨起后,曾往新兴县的国恩寺。这座大寺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禅宗六祖慧能开山创建和圆寂之所,为著名的佛教祖庭之一。穿过寺门,上方是武则天手书的敕赐“国恩寺”题匾。入寺,但闻木鱼声声,但见香烟袅袅。

《六祖坛经》载:“惠(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大家都知道他在湖北黄梅五祖寺的那些智语机锋。五祖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求取什么?”慧能答:“弟子岭南人,来此求‘作佛’。”弘忍听后问:“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无南北之分。”而他写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是深得禅宗要义的传世之偈。

笃信“下下人有上上智”的新兴人慧能,也很受毛泽东同志欣赏。据传主席曾说广东有两个文化人,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就是六祖慧能。1959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同十世班禅谈话时说:从前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王子不做,却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做了群众领袖。我不大懂佛经,但觉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坛经》就是老百姓的。

五祖寺在我的家乡。现在,我来到慧能的家乡,在他创建和圆寂的国恩寺里与现任的方丈如禅大师共话统一战线与政治协商事业,年轻的方丈也是一个政协委员。寺内,一株慧能手植的千年古荔尽管历尽风霜,甚至树干也被火烧而空心,但仍枝繁叶茂,近年来更时有结果。望着这株奇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东坡名句脱口而出。

广东真是一片神奇的地方。

“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长作工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