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文化书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
13637000000007

第7章 千字文(3)

齐桓公任管仲为宰相发展经济,富国强兵。齐国临海,于是就晒盐捕鱼,又发展商业,使齐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桓公匡合”中的匡是匡正,合是联合。齐桓公匡正天下之乱,联合各路诸侯。他北伐山戎以救燕国,平定狄乱以助邢国、卫国,曾解周王室之祸,定周襄王之位。公元前远缘远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的联军,征伐南方的楚国,迫使楚国订定了盟约,阻止了楚国的北进。真正是匡合天下、济弱扶倾。

【原文】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密勿,多士寔宁。

【译文】

汉惠帝做太子是靠绮里季为首的“商山四皓”的出山辅佐才幸免废黜,傅说因商王武丁梦中感召而受重用,辅佐武丁使商朝中兴。这些人物才能出众,勤勉努力,正是依靠了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

【赏析】

这里讲的是商山四皓和傅说,五位志士能人。绮是绮里季,加上东园公、夏黄公、用里先生,一共四个人。秦朝末期,天下大乱,这四个德高望重的老头儿,为避乱世隐居在商山,所以人称“商山四皓”。

楚汉相争,刘邦想请他们出来辅佐自己打天下,四人不出。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立了吕后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就是后来继位的汉惠帝。刘盈生性柔弱,刘邦不喜欢,欲废,改立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找张良出主意。张良就想方设法,请出商山四皓与太子刘盈同游。刘邦看到后,知道羽翼已成,于是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因为以绮里季为首的商山四皓的出山,帮助汉惠帝夺回了他太子的位子,故称“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傅说是继伊尹之后,商朝第二位奴隶出身的贤臣。傅说是古代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出身奴隶,曾在傅岩山一带劳动,因发明了“版筑法”(干打垒筑墙)而闻名遐迩。武丁是商朝第22位君主,在位59年。继位前,武丁被父亲送到下面去体验生活、增长才干,故而结识了傅说。傅说知识渊博,很有雄才大略,但他是奴隶身份,无法重用。武丁继位做了商王,很想振兴殷商,苦于没有良相辅佐,就想到了傅说。有一天上朝的时候,他说:我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给我派了一个能臣,帮助我复兴殷商。这个人现在傅岩山修路,长得是什么样,等等。商朝人都迷信,敬重鬼神,于是傅说被拜为相,辅佐国政。这就是“说感武丁”的来历。山西省平陆县至今还保存有傅说当年的版筑遗址、傅说庙、傅说墓等古迹,供后人凭吊。

【原文】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译文】

春秋时期的晋、楚两国先后称霸,赵、魏两国首先受困于连横的策略。

【赏析】

五霸之首是齐桓公,第二位就是晋文公了。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晋文公,名重耳,为晋献公之子。在位期间,他重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发愤图强,国力日益强盛,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周王室发生内乱后,周襄王逃出避难。

晋文公利用这一机会兴兵勤王,护送襄王回国,提高了晋国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夺霸主地位在城濮大战,楚国战败,晋文公当上了霸主。

五霸中的楚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所以发展很快。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继位,公元前611年,庄王集中力量伐灭庸国,又吞并麋国。此后,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兵备,使楚国达到国富兵强。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秦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为主盟,楚庄王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赵魏困横”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说客苏秦、张仪所实行的合纵和连横的故事。苏秦、张仪与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代人,同是鬼谷子王诩的学生。

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回来后“头悬梁,锥刺骨”,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研究三略六韬等谋略学。一年后再次出山,改变策略,说服了赵王、燕王。结果是“并相六国”,当了六国的辅相。苏秦提出“合纵”战略,就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防御秦国。他的“合纵”战略受到普遍欢迎。结果“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有二十九年没打仗”。六国合纵之后,秦国处于长达十余年的四面围困的局面援苏秦死后,秦惠文王想改变这一局面,但苦无良策。就在这时,张仪拜会了秦王,陈述了“近交远攻、远交近攻”的连横破纵之策,秦王闻而心悦,肃然起敬,特拜张仪为上卿。张仪是魏国人,是苏秦的同学。张仪的连横策略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友好,谁也不要侵犯谁,大家联合起来对付秦国是不可取的。这样是逼着秦与六国为敌。六国被张仪说服,都与秦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于是苏秦的“合纵”政策被拆散。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惠文王曾御诏“张仪为秦建功树勋如天之覆地之载,日月常昭,永著千秋”,封张仪武信君,采邑五城。

【原文】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译文】

晋国向虞国借路消灭了虢国,结果在胜利回归途中连虞国也一起给消灭了。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被推为盟主。

【赏析】

“假途灭虢”的故事见于《左传·僖公五年》。虞国与虢国领土接壤,晋献公向虞国借道去消灭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看出其中有阴谋,就力谏虞侯说其中有阴谋。虞侯不听劝谏,宫之奇说:虞国算完了!于是就率领全族人离开了虞国。同年十二月,晋国灭掉了虢国,回兵的路上就把虞国也给灭了。

“践土会盟”的故事发生在晋文公时期。晋献公晚年,景国发生了内乱,公子重耳等人流亡国外19年,才有机会重回晋国即位,即晋文公。他任用贤良、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使晋国的国势日渐强盛。晋楚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战。晋文公下令退避三舍,以守当年流亡楚国时的诺言。晋军才一交手便自败退,楚人不识是计,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晋文公凯旋回国。僖公28年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慰劳晋军。晋文公也趁此机会,在践土召集诸侯会盟。就这样,晋文公凭借自己的实力,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五霸的第二位。

【原文】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译文】

萧何遵循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的律法制订九章,韩非却自死在他自己主张的苛刑之下。

【赏析】

这两句话说的是历史上的两个名士:萧何与韩非。萧何,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治国良相,曾与张良、韩信、陈平等人一起辅佐刘邦战胜了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司马迁评价他“以文无害”、“奉法顺流”,因萧何遵循简约的原则,制定了汉律九章,故称“何遵约法”。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本是韩国的贵族子弟,有口吃的毛病,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不及韩非。韩非看韩国渐渐衰弱下去,屡次上书韩王,无奈韩王不采纳。韩非痛恨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任用贤能富国强兵,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国家养的人并不是所需要的,而要用的人又不养,所以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他的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一见如获至宝,立即攻打韩国,要夺取韩非。

韩非到秦国,秦王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他的理论制定秦朝制度以及各项政策。但没等始皇重用他,受李斯、姚贾等人嫉妒和诽谤,在狱中服毒自尽而亡。由于韩非子最终死在自己制定的繁苛的刑法之下,司马迁说他“明知游说帝王之难,还写了部《说难》的专著,但他本人却逃脱不了游说君主的灾祸”,所以称为“韩毙烦刑”。毙就是自毙,自己倒毙、死亡的意思。

【原文】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译文】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留垂青史。

【赏析】

“起翦颇牧”,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白起、王翦是秦国的名将,廉颇、李牧是赵国的名将。白起,有战神之称。是秦国眉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十六岁从军,历经70余战,从无败绩,是秦国的军事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秦国与赵国长平一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败于统率秦师的白起,此后的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抗衡了。

王翦,是关中频阳县(今陕西富平县)人,曾率军破赵国都城邯郸,灭燕、赵等国。最后又以秦国的优势兵力灭了楚国,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将相和》的故事,说的是廉颇和丞相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的出身没有廉颇高贵,只是代表赵国出使秦国,完璧归赵,才当了丞相。廉颇因此看不起蔺相如,不但言语冲撞,走路也是每每蔺相如给他让路。

有人问起此事,蔺相如说:我并非怕他,而是怕将相不合,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廉颇听到后很惭愧,亲自负荆请罪,才有将相和的故事。李牧是赵国守边关抗击匈奴的名将,曾奉命常驻守在雁门,防备匈奴。他廉洁奉公,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年一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他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侵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他戍边保民的战功。

【原文】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译文】

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及九州各地,天下数以百计的郡县,归功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成果。

【赏析】

中国有“九州分野”的概念,九州成了中国领土的简称。

最早是帝喾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时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后仍确定为九州(兖冀青徐杨荆豫梁雍),并铸九鼎,以永定九州。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推位让国”禅让制度的最后一位受益人,禹以后开始了“夏传子,家天下”的历史。“九州禹迹”一层意思是说,中国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另一层意义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后,第一次开始丈量中国的土地。

【原文】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译文】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帝王都在泰山祭天,在云山和亭山祭地,向上苍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赏析】

岳指五岳,宗指宗主,五岳的宗主是泰岱。岱是泰山的名字,也叫岱山,位于山东泰安州,简称泰山。五岳以泰山为尊,《诗经》就有很多歌颂泰山的诗句。

历代的帝王在政权更替、新君登基的时候,首先要来泰山举行祭拜天地的封禅大典,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就在泰山、云山和亭山。祭天的仪式叫做“封”,祭地的仪式叫做“禅”。封和禅一般都是同时举行,但是封重于禅。

【原文】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巨野洞庭。

【译文】

在中华的版图内,有雁门关、古长城、鸡田驿站、赤城山等北方著名边关;有昆明滇池、河北碣石、巨野大泽、洞庭湖等名山大湖。

【赏析】

这里描绘了祖国河山之壮丽,风景之秀美,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方都比不了的。这些旅游胜地令人百看不厌。

【原文】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译文】

中国疆土辽阔无边,连绵遥远,江河源远流长,湖海波澜宽广,名山奇谷幽深秀丽,高山深谷高峻幽深,变化莫测,气象万千。

【赏析】

这里描写祖国的疆域辽阔,连绵遥远,山高峻而谷幽深,景致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同时也暗含着赞美中国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诸子百家,蔚为大观。

【原文】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译文】

农业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播种和收割都务必要抓紧农时,不可错过时令。

【赏析】

治国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立国,以农为本,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现在仍然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自古至今,中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以农为本。

【原文】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译文】

一年的农活春天就要整治农田,播种各种谷物。

【赏析】

俶,就是开始,载就是从事,南就是向阳的方向,亩是土地。“俶载南亩”就是说要在向阳的土地上开始从事农耕了。

我,指的是我自己,艺是种植、栽培的意思。黍稷是古人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黄米(黏米)叫黍,谷子(小米)叫稷。黍稷在此代表了五谷。《三字经》里提到六谷:“稻粱菽,麦黍稷”,五谷不包括水稻,中国在上古时代没水稻,水稻后来从南方引进。中国北方早期没有水稻,只有五谷。

【原文】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译文】

等到谷物收获季节,要用刚熟的新谷向官府交纳赋税,朝廷应当以各地税收的情况对当地官员进行评估,好的给予勉励,奖赏升职,差的给予处罚或降职。

【赏析】

庄稼熟了,把新收获的庄稼交给国家叫做纳税。赋和税是两个概念。缴现金的为纳赋,赋字是贝字旁。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少,故此用来做流通的货币。

缴纳现金的叫赋,缴纳谷物的叫税,二者不一样。劝是勉励,赏是奖赏,黜是惩罚。“劝赏”是对农户的奖惩制度,“黜陟”是对政府官员的撤职、升迁制度。

【原文】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译文】

为人处世要像孟轲夫子那样,高尚纯洁,要像史鱼那样秉性刚直。

【赏析】

孟子,名轲,山东省邹县人,是儒家的亚圣。古时候读书不能直呼圣人的名讳,碰到圣人的名字,要读“某”,所以这里就要读“孟某敦素”。敦是推崇、崇尚,没有染过色的丝是生丝,叫素。“孟轲敦素”的第一重意思是说,孟子崇尚质朴的本色。

第二重意思是要我们恪守伦常之理,素位做人。素位就是你的本位,是做人的本分。史鱼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史鱼是著名的史官,为人正直,看不惯朝中丑恶的现象,以正直敢谏而闻名。

【原文】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译文】

做人要想达到中庸的道德标准,就要以勤奋、谦逊、谨慎为自身行为准则,要耐心地聆听别人的话语并思考是否有它的道理。

【赏析】

庶几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庶几中庸”,就是近乎中庸之道的意思。一个人要像孟子推崇的,为人要有质朴的本色;又要像史鱼一样具备方正秉直的品德,达到中庸的标准就很近了。

【原文】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译文】

要善于聆听别人说话,看别人面孔,善于察言观色,从表情分析出心理。

【赏析】

聆,是仔细地听,专心地听。听别人讲话要仔细地听,就是聆音。察是审察、考察,理指的是话里面的道理,即话里面更深一层的含义。鉴,本义是铜镜子,引申为观察、鉴别的意思。貌,容貌和外表。“鉴貌辨色”是通过观察人的容貌来辨别内心的活动。

【原文】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译文】

先辈们留给子孙的最好的是家语忠告,勉励他们要谨慎小心地立身处世。

【赏析】

贻的本义是赠送、送给,引申义为遗留、留给。厥:代词,嘉,美好,猷,即谋略。“贻厥嘉猷”就是将美好的谋略遗留下来。“勉其祗植”的勉即勉励,其:代词,指子孙后辈。“勉其祗植”就是,勉励子孙们要谨慎小心地立身处世。

【原文】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译文】

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讥讽或告诫,要及时地反省自身是否有过失;上级对自己的恩宠,达到顶点时常常会物极必反。

【赏析】

省,即反省,躬,自己的身体,引申义为自己、自身,反躬自身。讥,讥讽、嘲笑;诫,告诫、劝慰。“抗”通假“亢”,极,极限。荣宠增加到了极点,物极必反,所以说殆辱近耻。

【原文】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