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3754000000011

第11章 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基本要求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会使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因而,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在当前教育经费投资紧张的情况下尤为必要。

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

要确定一位校级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处室,实行统一领导。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和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且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负责制

高校内部要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所谓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分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学校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并将管理的责任分级落实到部门、处室和个人。

三、改革管理体制,加强计划管理

高等学校应将全校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和使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的原则,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杜绝购置环节的盲目性、使用环节的低效性和处置环节的随意性。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职能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验收管理、保管使用、维修保养、清查盘点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稽核制度,制定固定资产报损报废、调拨、转让、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

五、建立经济责任制,强化奖惩措施

要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促使高校内部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对于因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造成高校固定资产损失的责任者,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学校制度予以处罚;对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做出贡献或突出成绩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六、改革核算办法,保证资产保值增值

根据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参考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进行改革,一是取消将固定资产价值一次性计入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即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减值”科目,从而较为均衡地反映每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支出,及时提供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信息,使会计报表比较真实地反映相关信息。二是合并基本建设项目的核算,并增设“在建工程”科目,核算高校进行基本建设(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清晰、完整、全面地反映学校的资产财务状况,掌握未竣工结算的基建项目情况。三是要真正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改良支出应相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七、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由于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一般所占的比重较大,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对高校的发展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审计的重要性。实践表明,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总体价值量大,更新比较慢,与流动资产相比增减变化发生的频率较小,因此,专门对于固定资产审计的工作量相对较少,审计程序与方法也较简单。但尽管如此,在固定资产审计中,也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妥善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尤其要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存在的隐患。

八、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管理能力

高校应当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与人才建设,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并鼓励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实干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走向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有力地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科学化、高效化。

总之,只有确立合理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完整的、科学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适应高校发展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