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3754000000044

第44章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评价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评价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的积极作用。评价的结果,可以使人们进一步掌握评价对象及其运行规律,促使人们改进生产关系的结构和生产组织,以提高生产水平并获取更大的利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括成绩和效益的意思。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在公共部门中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则是一个包含多元目标在内的概念。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的情况下,而取得的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成绩和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成绩而没有效益,或者只有效益没有成绩都是没有意义的。绩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化。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高校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判和评价。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以期对政府拨款、高校领导决策以及改进高校内部管理,推动高校固定资产的科学规范使用,提高固定资产投入效益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之前,需要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对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超产权理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进行分析,试图确立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毛程连教授认为,公共产品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关系最为密切,公共产品理论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一)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则称为准公共产品。正是由于公共产品或服务存在着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而就导致了社会极为需要此类产品或服务,但市场尚无法提供此类产品或服务,或者无法正常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此种条件下,想要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政府的介入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和解决办法。公共产品理论认为,私人产品或服务尽管也可以由政府来生产和提供,但在目前已知的技术水平和资源状况下,政府的效率尚不如市场高。公共产品理论提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市场和政府活动的原则界线,并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毛程连教授强调公共产品理论在提出它的判断标准时,立足点是基于基础经济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即从社会经济整体的效率来判断某一经济事实的好与坏,而不是就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一部分或者单个企业与个人的角度来判断问题。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任一经济现象,终究会有利的方面和有弊的方面。也就必然会同时出现得益的群体和受损的群体。如果理论的探讨不是立足于统一的整体标准之上,而是从各自不同的利益、立场出发,那么必然会无法做出正确的理论判断。

(二)对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

高校固定资产首先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而存在和产生的,对于这一明显的公共领域国有资产进行绩效评价,公共产品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原则性的判别标准。即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时,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就达到了最优的状态。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确认并给出评价,毛程连教授给出一些方法。

1.在收益确定和评价的方面,毛程连教授认为公共项目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比一般企业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要困难得多。一般企业的收益可以通过货币计量,而公共项目有着其固有的收费困难性,尽管其社会经济效益可观,但却很难以货币价格进行量化。毛程连教授提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完善的民意表达和民众监督制度。在公共产品提供的最优标准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民意表达机制衡量公共产品的提供是否达到最优。当民意实现了“一致同意”的状态时,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效应,无法进行帕累托改进的情况下,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在公共项目的建设、使用、维护等各个过程中都应建立完善的民意表达和民众监督制度,使得整个资产管理的过程获得尽可能多的民意支持。二是将公共项目的收益通过某种类比的方法转换成可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2.在成本确定和评价的方面,毛程连教授认为公共领域绩效评价的主要难度在于,对事后成本的评价大于企业成本的评价。公共项目往往是单一的,缺乏相比较的参照系,而收益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这一问题难度。毛程连教授提出三种方法:一是考察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是否经过了充分的民意表决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这两种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对不同公共项目之间的本身所消耗的投入和机会成本衡量取舍。只有足够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有效降低公共产品的投入成本,同时保证其充足的成绩和效能。二是对涉及公共产品提供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因素逐一分解处理,比照其他经济领域的可比参照系用以鉴别所发生的成本是否合理。三是在公共项目所要求实现的成绩和效能既定的情况下,具备多个备选方案的时候,应进行科学、规范、仔细的成本测算,并选择效能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代理人拥有相对比较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基于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拥有着充足的精力、丰富的能力来代理行使委托人的权利。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冲突。没有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制约,很难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和权利。恰恰,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如股东与经理、经理与员工、选民与人民代表、原(被)告与律师,以至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都可归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因此,为了预防和惩治代理人的损害委托人的行为,同时保障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权益,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行业规则和制度安排,才能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延续代理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委托人也有必要采取必要的策略,一方面是对其代理人进行激励,力求实现激励相容;另一方面对代理的过程实行监督,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作用。

(二)对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

在我国,高校的运作过程天然存在着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是上级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社会大众与高校管理者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只不过,第一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显性的,第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是隐性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规范、使用有效、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委托代理机制的运行优良的结果,反之,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产权不清、家底不明、使用效率低下则是委托代理机制运行失灵的结果。解决委托代理机制失灵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理清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从资金来源上看,高校固定资产的形成、补偿和扩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从隶属关系上看,高校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主办,而财政部门又是国家拨款的职能机构;从人事安排上看,高校主要领导的升迁、任免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也能起到充分的管理和控制作用。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第一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呈现为显性,并被过于强调和重视;而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社会大众作为其中的最终受益人、成本承担人和最终委托人,与高校之间的代理关系,因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加之社会大众的利益又极为分散、能力较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未能足够彰显出来。高校在公共项目运作过程中掌握着丰富的信息、优势的资源、充分的自主,也就降低了委托人对其的监督和控制,也导致高校缺乏规避风险、提高资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人应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指标的设计应兼顾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大众以及高校三方的利益。绩效评价的结果应当及时履行向社会告知的义务,只有将利益、权力和义务,按照政府、高校和社会大众三环紧扣的方式,才能有效规避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监督人失效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规范、有效,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三、超产权理论

(一)超产权理论概述

超产权理论是基于对产权理论的有效性的怀疑而提出来的。超产权理论不满意产权理论提出的通过产权改变,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引入利润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超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

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产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通过产权变动可以生成、启动企业内部利益激励机制,从而有可能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努力水平与企业绩效,但产权变动只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然而,产权理论仍然存在着其不足之处:企业的绩效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资产被私人拥有后便有了排他性,保证了资产及资产带来的收益不被资产拥有者以外的其他人侵占;占有剩余利润是资产拥有者追求效益的基本激励动机,企业家对剩余利润占有份额越多,企业提高效益的动机也越强;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向公司制方向演变,企业产权归属将出现多元化、公众化、证券化、混合化和虚拟化的趋势,企业产权归属变得更为含糊;解决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激励问题,但没有涉及精神激励。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企业激励机制得到了改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产权改革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改变了企业治理机制。但是,改变产权不等于企业治理机制就一定会往促使企业效益提高的方面转换,市场竞争才是企业治理机制向效益方面改善的根本保证条件。竞争会迫使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针对产权理论的不足,泰腾郎、马丁和帕克等学者,以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超产权论。他们认为超产权论比私有化产权论更具内在逻辑性和解释说服力,并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产权论的基本观点。超产权理论认为,利润激励与经营者努力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并非必然存在。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的作用。

超产权论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企业治理,二是竞争理论。企业治理主要包括信息非对称下的合同激励机制理论、信息非对称下的经理聘选理论、监督机构和产权结构等。竞争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竞争激励论,它是除了利润激励之外的隐含激励,也就是由竞争诱导的激励,其动力源有三个,分别为信息比较动力、生存动力和信誉动力;二是竞争激发论,企业之间利益的对抗性、信息的非对称性及潜在违约性(短期内的违约利益可能超过长期的践约合作利益),这三个要素激发了竞争;三是竞争发展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份额的变化与绩效的相关程度就越高,这种环境下最利于锤炼企业的发展力,真正优质的企业由此脱颖而出;四是竞争信息完善论,通过比较竞争促使信息产生,以便于企业所有者或经理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对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

超产权理论主张采用市场竞争的观点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绩效。高校固定资产的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约束,它既不属于私有制也不属于公有制,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不能完全循着中央企业或民营单位的评判路径来判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相同,但形成机制和评价目标不同,并且某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不允许企业单位介入。

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经营性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方法引入到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上来。我们将高校的运营成本与竞争性领域同类参照物作比较,以鉴别所发生的成本是否合理。以人工成本为例(如电脑工程师、会计师),本职工作内容与其他行业中的专业人士差别不大,其薪酬不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中同类专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也同样适用上述的判定方法。如果公共项目中所采用的固定资产的购置价格明显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那么,该部门的成本控制较劣。因此,引入竞争机制、对高校固定资产运作的绩效进行横向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的固定资产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无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