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3754000000005

第5章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有关管理主体对高等学校购建、使用和处置固定资产等行为进行审批、登记、清查、评估、统计、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维护高校资产安全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果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主体明确、客体确定、管理方式多样性的特征。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

这是依据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所确定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三级主体。政府财政部门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宏观主体,对高校固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高校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高校的固定资产实施监督管理,高校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政府财政部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研究制定本级高等学校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组织本级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3)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高校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高校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高校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4)负责本级高校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5)建立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高校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6)研究建立高校固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高校固定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高校的主管部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依法履行以下职责:(1)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所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组织所属高校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3)审核本部门所属高校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4)负责本部门所属高校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高校固定资产配置,推动高校固定资产共享、共用;(5)督促本部门所属高校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6)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7)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高等学校依法享有资产的使用权,并实施以下管理工作:(1)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2)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3)办理本单位固定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4)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5)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6)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客体——高校各类固定资产

主要包括各种来源形成的、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存在于不同部门或单位(包括校办企业或被投资单位)的、存放在不同位置的归高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审核、登记、清查、评估、统计、监督等

主要结合高校固定资产从形成、使用到报废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及其管理需要,实施具体的管理方法,以促进固定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和规范处置。

审核,包括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处置申请、调剂建议等有关材料的审核,以及资产财务账目的审核等。其目的是把好政策关、法规关和技术关,是固定资产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手段。

登记,主要是指对内进行固定资产账、卡、条形码、管理信息系统的登记,对外进行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无论从法律角度或者高校内部管理而言,登记均具有公示效力,是对固定资产权属、使用者、存放地点等信息的确认。

清查,即对固定资产实物和价值量的清理和核查,一般采取以账对物、以物查账、账卡物核对等方法。通过清查能够发现账外资产、闲置资产、长期挂账资产、有账无物资产等问题,并掌握资产的完好性、利用率和合理维护保养等情况。

评估,是指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进行评定估算,从而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投资价值、有偿使用价值、出售价值、租金和抵押价值等,杜绝固定资产低价入股或贱卖、高值低估或低值高估等可能引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有效维护高校固定资产所有者的权益。

统计,是对固定资产投入和增减变化等情况进行定期信息汇总,以形成全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存量及结构系统的数据资料,便于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监督,是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对高校固定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察和控制,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维护固定资产安全、有效使用的一项工作。通常审计监督、公众监督、行政监督等是常用的监督方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一)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之一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与学校内部其他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还涉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条件下,讲求资产管理的效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高校资产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资产、财务等职能部门,更被列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行政领导的重要工作。加强日常基础管理,重视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建立监控机制和考评制度强化资产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管理育人”方面就包含了对固定资产的考核评价指标。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受发展历史、体制与条件等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较为薄弱。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要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注重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得到有效的使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从经济意义上进行的管理,强调管理的成本—效益对比,更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指导人们在固定资产的购建、分配、使用、消耗等诸多过程中,对各个具体运转环节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可见,只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为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培养具有现代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各高校管好用好资产,防止资产流失,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在高校的经费支出中,设备的购置和维修费用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由于现代化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固定资产增长率逐年增长,相关费用也随之大幅度上升。而且,高校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数量大,加之有些设备特别先进、精密、价格昂贵,如何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用,资产的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出现资产的流失、浪费、低效等问题,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才能使其发挥出更高的效益。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由高等学校的功能与性质所决定,其固定资产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高校资产的主要供给者是政府财政,对其资产的管理实际上是对国有资产存量配置和增量投入,以及对财政支出效果的监督和控制,而另一方面高校的资产又是高校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物质条件,对其资产的管理是对社会事业的管理。因此,认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可以分别立足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级上进行分析。

(一)从宏观上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保障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特殊主体,已逐步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既要努力办好高等教育事业,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又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优势地位。因此,高校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知识经济发展势头,在利用国有资产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等院校在科技产业、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大量新的资产,如何明晰其产权并使其在良性运作中保值增值,如何盘活现有资产,如何对多渠道投资办学中如社会各界参与办学而增加投入的货币资金、房产、设备等实施有效管理,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只有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才能既保护高校国有资产不受侵害,同时又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并促进高校取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全面发展的需要。植根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社会越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旺盛,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就越强烈,高等教育事业的扎实、稳定发展就越重要。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为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供物质保证,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奠定可靠的、雄厚的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的高校经费投入机制下,高等学校发展中更多的资金保障要来自于高校凭借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办学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取得的学杂费、科研经费、社会捐赠收入等予以供应,因而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严格管理,能够促使高校树立资产观念和效益观念,力求在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缩减办学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事业效果。

(二)从微观上讲,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高校发展的“硬”实力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实现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我国近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践的回顾和分析能够看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与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教育支出需求量剧增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与此同时,高校内部固定资产闲置、浪费、流失等所反映出的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极大地制约着高校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虽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针对性地提出了逐步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政策,但高校能否管好用好固定资产,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而增强办学实力,则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因此,高校从做好固定资产的当家人的角度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扎实进行日常管理,摸清固定资产管理的隐患所在,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优化配置资产和进行资产总量控制总体调剂方面开展有益的尝试,才能达到学校管理者所追求的最佳效益,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持,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政府提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科学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这一改革目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当其冲。因为产权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是核心,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事权、责任等都需通过扎实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必须进行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开展产权登记,明确法律权利与责任;合理有效节约地使用资产,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维护所有者权益。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又是与学校各项工作相互交叉和融合在一起,在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监控等手段规范资产管理的同时,学校的其他工作也与之相协调得到调整和促进,不仅使各部门、各个工作人员的业务职能更加明确、合理,而且工作积极性将大为改观,这对于学校整体管理效能来说影响深刻。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成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起到联动、促进等积极作用。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事业效果的需要。我国高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由来已久,在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可能还将持续,因此,因教育资源短缺高校面临办学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生存、竞争,并且得以发展壮大,这是高校面临的巨大考验。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求发展,惟一的选择就是向管理要效益,这也是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直接要求。高校的固定资产按其不同的使用价值和用途广泛地分布在各个部门,被各类工作人员使用于各项繁杂的工作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须重视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才能真正使国有资产管理从每一个环节上创造效益,并落在实处,使学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而仅靠某一个职能部门或专职人员的力量决然不行。固定资产管理又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与学校其他工作相协调,进行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手段创新,才能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实现学校管理者追求的最佳效益,使学校在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优良的事业效益。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为高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与其他工作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工作,由于它涉及学校内部的其他各项管理,涉及学校的规划和建设,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总是一些与学校整体管理相关的“大”问题,所取的进步总是反映着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和各类人员的积极贡献,而凡是关系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决策都与国有资产管理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因此,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在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事业效果得以提升的同时,总结一些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良好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