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O2O死生启示录
13923600000001

第1章 代序:OOO,O你个头啊

O2O,这个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英文单词,在2014年的创投市场从头火到尾。创业者往自己身上狂贴O2O标签;投资者放出大话,称非O2O项目不投。于是,美甲、家政、车后市场,后来甚至是按摩,理发都出来O2O。一想象那O出来的场景,直让人瞠目结舌,一身冷汗。

互联网下沉导致互联网化渗透各行各业,O2O成了闭环形成的桥梁。但是我们想说的是:O2O不是万能药,不仅听多了烦,更要谨防一窝蜂后惨死路边。在本书中,我们将死掉了的O2O一个个陈尸手术台,以法医的视觉进行病理解剖,并形成一份验尸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更为O2O的未来提供了一条经过验证的可行路径——重度垂直。

O2O定义不同,理解也会有偏差。1.0版本,即online to offline and offline to online。基本上涉及到线上线下运行的项目基本都可称之为O2O。

2.0版本,将O2O进行了系统划分。一类是实物类O2O,苏宁、万达等很多厂商和零售商都在搞,核心是线上线下产品体系打通,做全渠道分销;另一类是服务类O2O,线上做一个面向用户的平台,给线下实体商业引流。

3.0版本的O2O,是指在未来工业4.0大趋势下,物联网充分成熟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线上线下实现更高层次融合。

本书主要涉及的是2.0版本中的服务业O2O。即最初靠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进行导流的那些服务类企业,如今已经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升级换代,导流方式更加高大上。当下盛行的美甲、外卖、家政等项目,莫不如是。

O2O本身就不是个新鲜事物,其核心在于商务电子化和运营数据化。对于服务业O2O项目来说,线上的入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何迅速地聚合目标受众人群,形成入口优势和品牌势能,积攒做大的资本,是创业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你的项目出现在未来的死亡名单上。

——创业家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