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O2O死生启示录
13923600000002

第2章 那些O着O就OVER了的企业

小米的雷军大手一挥:“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作为励志名言的批发者,马云也不甘示弱,大声地喊出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雷布斯”与“马教主”的话,给O2O创业者们提供了精神支柱与理论依据,再加上大把挥舞钞票的“天使”提供了物质基础……此时不飞,更待何时?

然而,雷军并没有告诉你:风停了或风弱了——风总会停的总会弱的,猪会如石头一样从天上坠落地面,血肉模糊。从Open到Over ,是O2O另一面血淋淋的真实。

还好,马云说了:“多花时间看别人如何失败,学习别人失败中的经验,成功的经历是瞎扯的。”下面,我们就来看肥猪们是如何纷纷坠地的。

1、餐饮类?

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623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资本市场对于餐饮O2O也是青眼有加,随着饿了么于2014年5月份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融资,美团不久后也获得7亿美元D轮融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表1-1为O着O着就Over了的餐饮类企业名单。

表1-1 餐饮类O2O死亡名单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运营情况

O2O定义不同,理解也会有偏差。1.0版本,即online to offline and offline to online。基本上涉及到线上线下运行的项目基本都可称之为O2O。2.0版本,将O2O进行了系统划分。一类是实物类O2O,苏宁、万达等很多厂商和零售商都在搞,核心是线上线下产品体系打通,做全渠道分销;另一类是服务类O2O,线上做一个面向用户的平台,给线下实体商业引流。3.0版本的O2O,是指在未来工业4.0大趋势下,物联网充分成熟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线上线下实现更高层次融合。本书主要涉及的是2.0版本中的服务业O2O。

O2O定义不同,理解也会有偏差。1.0版本,即online to offline and offline to online。基本上涉及到线上线下运行的项目基本都可称之为O2O。2.0版本,将O2O进行了系统划分。一类是实物类O2O,苏宁、万达等很多厂商和零售商都在搞,核心是线上线下产品体系打通,做全渠道分销;另一类是服务类O2O,线上做一个面向用户的平台,给线下实体商业引流。3.0版本的O2O,是指在未来工业4.0大趋势下,物联网充分成熟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线上线下实现更高层次融合。本书主要涉及的是2.0版本中的服务业O2O。

饭是钢外卖网 北京龙行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O2O模式的外卖网站。 已关闭

好这口 面向中高端用户,提供最具特色的美食、景点、娱乐、酒店信息的服务平台, 已关闭

品品美食 提供美食记录、发现与分享的一站式体验,帮助用户寻找真正的美食。 已关闭

食神摇摇 一款餐厅推荐软件,帮助用户解决“吃什么,去哪里吃”的难题。 已被收购

通过对这些死亡企业的病理学解剖,我们发现他们有如下病症:

(1)深陷“平台黑洞”

必须不断地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饿了么、到家美食会、美团等不断掀起用户抢夺战。但用户能够持续选择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甚至淘宝、百度都有可能成为直接竞争对手。这类项目难度系数较大。

(2)虽有空间但运作难度大

挑食火锅、8号虾馆、叫个鸭子、爱鲜蜂等都是基于特色产品而形成的O2O模式,但也均面临着物流和规模化的压力,就看谁能蓄谋突围了。

(3)行业壁垒过低

创业者所选领域是否是刚需决定了议价能力。因此,细分领域的用户量和需求频次就决定了项目质量。比如大厨上门做菜的这个项目,面向的人群比较垂直,但是流量有限,做大不易。

2、生活服务类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一部分生活服务类的项目开始跃出水面,并开启了高效融资之旅。目前生活服务类O2O项目众多,既有传统企业向O2O转型的,如e袋洗、e家洁;又有大企业的重点布局如58同城的58到家在家政领域的发力,还有诸多创业新秀在家政、维修、搬家等具体细分领域掘金。新人的灿笑,掩盖不住旧人的哭泣。表1-2为O着O着就Over了的生活服务类企业名单。

表1-2 生活服务类O2O死亡名单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运营情况

家装360 2012年10月成立于北京。装修服务网站,对接用户、装修公司、设计师等。 已关闭

身边家政 2013年5月成立于北京。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直接对接客户与小时工并进行撮合。 已关闭

美装 2013年6月成立于北京。属于家居装修服务网站。 已停止运营

邦家政PH+ 2013年11月成立于厦门。是一个在线家政服务平台。 已关闭

通过对这些死亡企业的病理学解剖,我们发现他们有如下病症:

(1)整体市场的竞争环境不容乐观

58到家、阿姨帮、泰迪洗涤、e袋洗、闪送等,拼到最后都是看烧钱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运营能力。

(2)掉进消费频次低的黑洞

一个强需求胜过一个好产品。细分市场虽然有机会,但也要看是否是大刚需、高频次的消费。比如地板打蜡,一年一个家庭最多给地板打一次蜡。用户群基数小,消费频次低。这样的项目如果作为单独项目去运作,其下场可想而知。当然,放在整个家政平台上运作是可行的。

3、出行类?

2014年腾讯支持的滴滴与背靠阿里投资的快的在全国轰轰烈烈地上演补贴大战,据统计,两家烧钱的金额高达24亿元。随着百度谷歌参与的Uber进入中国市场,汽车出租市场硝烟弥漫。旅游和汽车相关的创业项目虽多,但是目前已经巨头林立的竞争环境下,死伤者也大有人在(见表1-3)。

表1-3 出行类O2O死亡名单

从死亡名单可以看出,汽车后市场与打车平台一样,是一个拼资源,拼流量的血路战场。

(1)门槛有点高

对于初创者而言,汽车领域O2O创业是有较高门槛的。尤其是汽车平台类项目,BAT三巨头分别涉猎了滴滴、快的、Uber三家打车项目。即使是易到用车、一号专车也逐渐形成气候,因此打车平台基本上没有机会可言。

(2)遭遇“重装对手”

围绕汽车行业做周边相关产品的O2O项目,可避开巨头的竞争压力。但是,对于服务O2O新手来说,传统线下汽车从业者转而做线上也会是强大的重装对手。因此,有选择地规避潜在的重装对手、依据用户痛点做产品、迅速累积流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4、美业类

随着雕爷的上门美甲的迅速崛起,以美甲为首的美业O2O市场被逐步Open。上门美发、美妆、上门按摩spa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传统的美业是否连上网就能成功转型O2O呢?美业O2O大部分发起于2013年,短短一年内,就有多个项目宣告Over(见表1-4)。

表1-4 美业类O2O死亡名单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运营情况

简部网 成立于2013年6月,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本地美发预约指南 已停止运营

美丽专家 成立于2013年1月,是与美容美丽相关的生活应用。推荐和分享所在城市的发型师、整形医生、牙医等生活服务类专家 已关闭

Show发 2013年8月在深圳开始运营,用户可利用App在线预约发型师。

? 已停止

通过对这些死亡企业的病理学解剖,我们发现他们有如下病症:

(1)上门不见得是刚需

像之前的描述一样,所有服务类的关键就在于流量。因此切入细分领域,迅速做起流量来,是创业者最需要打磨的功夫。美发行业虽然有很高频次和需求,但是上门美发这一O2O项目,是否真的是刚性需求,恐怕还需要创业者三思。且不说剪完头发留在家里地板上的一地狼藉,就说你能否请来理发店里真正的“大牌”上门都是难题。即使请来了,家人特别是老公(老婆)也不见得会乐意。

(2)成本与收益难平衡

诸多上门服务,虽然丢掉了店铺等租赁成本,但也背负线上运营与线下到达的成本。如果背负的重于丢掉的,或者尽管丢掉了重的但是收益随之更轻了,都难免“一死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