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树林大部分地区,由树枝交织而成的林冠很密,阳光无法透入,只有某些以针叶树为食的鸟类在那儿繁殖。
阔叶树林供给多种不同的食物,因此区内的鸟类品种繁多。可是针叶树林里的食物种类有限,就以产球果的树而言,即使有勉强可食的部分,也都坚韧且含树脂,因此不易采食,而且不合多数鸟类的口味。
除西伯利亚东部盛产落叶松外,最普通的针叶树是云杉。北美洲以黑云杉和白云杉为主;西欧最普遍的针叶树是挪威云杉,而西伯利亚云杉则多产于俄罗斯和西伯利亚西部。针叶树林中冷杉也很多见。
这个北方地带只有约50种鸟生长繁殖,都成了吃针叶树的专家。很多雀科和鸦科的鸟都长有坚硬或形状特别的喙,以利取球果中的种子;有些松鸡更能消化针叶和叶芽。科中的喙鸟,主要吃云杉、松和落叶松的种子。它们以在食物不足时便做周期移徙闻名。我们可以更正确地称这种移徙为流徙:离开原来的正常分布区移徙到其他地方去。
就吃种子的鸟类而言,球果歉收的年头便是饥荒或大规模流徙的年头。但是松鸡可以全年都留在针叶树林里,因为它们吃的是树上那些不虞匮乏的针叶。
松鸡并不是典型的树林住客,有些生活在荒野、沙漠,甚至冰冷冻原等空旷地方。住在树林中的松鸡为数不多,其中仅有4种能完全适应针叶树林的生活。
欧洲和西伯利亚的雷鸡,是松鸡中最大的一种,也是能赖针叶树的叶和芽维生的4种松鸡之一。雄雷鸡可长到3英尺长,17磅重。在冬季中,雷鸡差不多全靠吃针叶树的叶维持生命。针叶的营养价值很低,雷鸡为了摄取所需的营养,必须吃大量针叶,因此除了睡眠之外,几乎终日吃个不停。
北美洲的蓝松鸡较雷鸡为小,但觅食习性相同。冬季时蓝松鸡可能在几天之内啄光一棵树上的针叶。
有些松鸡特别喜爱某种树。加拿大的云杉松鸡和西伯利亚的镰翅鸡,都专吃成熟的云杉树的叶和芽。
雌雄松鸡多半只在交配时才聚会。雄性不但任育雏的工作。在繁殖季节时,一只雄松鸡可与数只雌松鸡交配。这种杂交行为常引起雄松鸡间的激烈竞争。雄松鸡比雌松鸡大,羽毛也较为鲜艳。雄松鸡为争配偶,用张开的尾巴和有色的肉垂耀武扬威,还发出特殊的声音;蓝松鸡喔喔低鸣,云杉松鸡则拍打双翼。
交配之后,雌松鸡在地上做窝,每次产卵6到15枚不等。雏鸡几乎一出壳便要自己找昆虫的蛹充饥,没有食物只能活几小时,幼松鸡不大能耐寒;天气又寒冷又潮湿时,很多幼松鸡因离不开其母温暖的身体而饿死,那些冒险出去觅食的也很快便冻死。
在寒带生活的各种松鸡,经演化后,长出羽毛遮蔽鼻孔和腿部。冬天时,成年的松鸡在趾缘长出细羽毛,使它们能在积雪上站稳脚步。雀科各种鸟类的喙,形状各有不同,以适应啄取本身所需的食物。吃种子的鸟通常有短小而粗厚的喙,与强壮的颌肌连结一起。喙缘很锐利,内部边缘往往还有锯齿。
雀科中几种交喙鸟的喙,更有进一步的适应变化:闭合时上下喙尖交叉。颌肌能使喙锋施力达每平方英寸100磅,藉以切开松毯果坚硬的种鳞,啄取里面的种子。其他吃种子的动物,要待毯果裂开后才有食物可吃,交喙鸟就凭此本领占了便宜。它那窄长而有非凡尖端的喙,非常适宜从针叶树的毯果中啄取种子。
欧洲人称普通交喙鸟为红交喙鸟。红交喙鸟产于北方和高山的针叶树林里,但白翼交喙鸟和鹦鹉交喙鸟的产地则主要局限于北方的针叶树林里。鹦鹉交喙鸟原产地是欧亚大陆,其他品种在美洲和欧亚大陆都有,甚至在中美洲希斯盆约拉岛也有白翼交喙鸟。各种交喙鸟在各自的分布区内,无一定的居住地,随着毯果收成的丰歉而转换繁殖地点。大丰年过后往往会耗尽树木的生产力,引致来年毯果歉收。在这样的一个丰年中,交喙鸟的种群量便大为增加;但在紧接而来的歉年中,过剩的幼鸟必须自行觅食,否则就要挨饿。严重的歉收有时会引起体大移徙就是所谓流徙;它们任意乱飞,拼命找寻食物,其中很多会因此死亡。流徙后,它们有时会在新地方定居下来。
另外有一种叫做松部燕雀,有时会利用强有力的颈和厚厚的喙敲破毯果啄取种子。不过,这种鸟却不像交喙鸟那样专靠毯果维生。松部喜群居,出外觅食时成群成队,每群有时多至100只。它们像交喙鸟一样,似乎只在食物告尽时才迁居他处。
有两种星鸦也是用坚硬的喙敲破毯果啄取种子的。这些会贮藏食物度过冬天的小乌鸦,也啄食坚果、浆果的昆虫。北美品种的克氏星鸦,羽毛灰色为主,翅膀和尾巴有黑白两色。欧洲地区的星鸦则是褐色的。